原创 从专行诰词到分押制敕,谈北宋外制官在诏令颁行程序中的职事变化
创始人
2025-09-19 03:01:26
0

宋太祖自登基以来,为了避免重蹈前朝的覆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收回精兵、削弱地方权力、控制钱谷等,从而将皇权加强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这些调整,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在宋代基本得以解决。虽然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但在制度设计上,过度的权力制衡却也导致了各方势力间的相互牵制,造成了行政效率的低下。宋代官僚机构的膨胀,如同煮汤时盐多了加水,水多了再加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官员数量增多,事务繁杂,导致衙门的参照工作不断增加,导致行政程序出现滞缓。”

到神宗时期,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愈发严重,许多案件甚至经过五到七年才能做出决策,“天下文书,甚至有些要经过五、六年的时间才得以裁决”。因此,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以及宋神宗的元丰改制便应运而生。本文的重点不在熙宁变法,因此暂且按下不表。元丰改制的核心内容可归结为两条:一是改革官阶制度,二是恢复三省六部制。与此同时,外制官——如知制诰、直舍人院等职务由于与三省职能重叠,最终被撤销,从而带来了他们职权的变化。

唐宋时期的“外制官”制度,本质上是皇权与相权斗争并相互妥协的产物。长期以来,发出政令的机关由于其特殊地位,实际上控制了国家的政权,因此成为了皇权与相权争夺的焦点。在唐朝初期,中书舍人掌握草诏出令权,地位极高,但实际上中书舍人隶属于三省六部的行政体系,属于外朝官员,且其职责侧重于协助宰相处理政务,这在当时并不利于皇权的增强。为此,唐初的皇帝便开始通过亲近大臣来削弱中书舍人的草诏出令权。

至唐玄宗时期,为避免受制于相权,开始任用翰林学士来帮助皇帝发布政令。这样一来,发布政令的体制就形成了“双轨制”:翰林学士代替皇帝草拟并发布政令,称为“内制”;而中书舍人则代替宰相草拟通过宰相发布的政令,称为“外制”,两者合称为“两制”。在唐宋时期,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分别代表皇帝和宰相的意志,草拟政令,并通过各自的方式将皇帝的意志转化为正式的公文。尽管这两类官员的品级不算高,但他们和皇帝关系紧密,因此,他们常常能影响皇帝的决策,甚至有时会代表皇帝或政府处理各种临时事务。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时期的“两制”虽未成熟,但这一体制逐步得到完善,尤其在唐朝后期。经过五代时期的延续,北宋前期,这一体制发展到了顶峰。随着内制官和外制官的地位交替变化,体现了皇权与相权斗争的波动。

“两制”官制的本质是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历代皇帝都试图通过分割中书舍人的权力来削弱相权。因此,中书舍人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作为内制官的翰林学士的地位则逐渐上升,尤其在皇帝对翰林学士的选拔上,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名义上翰林学士的地位不如中书舍人,但其实际权力却大为增强。

到了北宋时期,外制官的主要职责已经变成了起草大部分官员的任命文书,这种职能被称为“专职诰命”。外制官不再参与决策或谋划重大政令,而只是处于人事任命程序的末端。与唐朝前期相比,外制官的地位已经下降许多,但皇权与相权的博弈并未结束,外制官的角色也并未完全消失。

北宋时期,尽管外制官的职权有所削减,但他们并未甘于仅仅作为起草诏令的官员。通过不断努力,外制官最终在仁宗时期成功争取到了对人事任命的封驳权,特别是在对某些任命的反对中,他们的影响力逐步增大。举例来说,苏颂等三舍人在神宗熙宁三年多次通过缴还词头的方式,试图迫使宋神宗及王安石改变对李定的任命,虽然最后王安石的任命依然通过了,但这场权力斗争却明显彰显了外制官影响力的提升,尤其是苏颂因罢免知制诰之职而离开,进一步说明了外制官在政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元丰改制后,外制官职能和职权有所改变。中书舍人继续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外制官在管理上的权力变得更加集中。外制官的封驳权,甚至成为了官制中制度化的部分。根据《神宗正史·职官志》记载,元丰改制后,外制官的职责和权限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明确。特别是他们在审核人事任命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外制官的职能扩大了,但仍未改变其作为“起草诏令”的初衷。元丰改制并未对皇权构成威胁,虽然在形式上,外制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但实际职权仍然是服务于相权,最终未能挑战皇权。随着制度的演变,外制官地位的变化与相权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宋神宗在实施元丰改制时,试图按照《唐六典》构建完备的官制体系,旨在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支出,尤其在财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神宗时期官俸支出大幅减少,每月节省了约二万贯,改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不可否认,裁撤冗官、提高效率等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却也导致一些部门职权的被动扩大,从而使得一些官员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尽管元丰改制对于官制的规范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制度改革并未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反而进一步推动了相权的强化,这显然不是宋神宗的初衷,但却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结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战乱不断,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从“乱世奸雄”曹操到礼贤下士的刘备,再...
原创 甄...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提到了三位清朝的妃嫔,分别是温僖贵妃、孝懿仁皇后和舒太妃,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三...
原创 警...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整体的语义不变,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改写版: 1...
原创 唐... 文丨古书奇谭 编辑丨古书奇谭 唐朝末年,民众的生活已陷入极度困苦,百姓们因天灾人祸而苦不堪言。然而...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7...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记者从7月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将于7...
原创 刘... 拨开历史的云烟,走进诗词里的故事人生,欢迎关注玲子。 写在前面: 如果要说,白居易是刘禹锡晚年时...
交子千年——亲见“千斯仓钞版”... 千斯仓钞版 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元1024年1月11日),薛田在益州(今四川成都)设置交子务。...
朱元璋亲自给燕王剥橘子,马皇后...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原创 雍...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内容总字数变化不大: --- 著名的...
现代艺术背后的创作人生 该书作者五十多年来,接触了许多欧洲现代艺术家,书中收录的都是他精选出的最好的传记作品,内容涵盖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