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0日电(许婧)2025年恰逢上海戏剧学院建校80周年校庆,今年10月,上海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
2012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设“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并携手上海戏剧学院推出“青年艺术创想周”。自2019年起,“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持续得到上海戏剧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支持,“扶青计划”秉持着滋养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初心,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育孵化最具活力的原创艺术,助力中国原创、青年表达走向世界主流舞台。

本届活动以“破界·共融·生长”为核心理念,集结全球19个国家与地区的226部申报作品,推出6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2项视觉艺术项目及1部特别推荐作品,并首次设立“融合”品类,探索科技与舞台艺术的创新结合,为上海注入一场跨越国界与学科的艺术浪潮。
本届“扶青计划”特邀21位来自7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领军人物组成艺委会,包括柏林剧团艺术总监奥利弗·里斯、国际作曲与指挥大师谭盾、艾夫曼芭蕾舞团创始人鲍里斯·艾夫曼、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等。艺委会深度参与作品孵化、评审与指导,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从创作到市场的全链条支持,构建专业、国际化的艺术扶持平台。
舞台艺术板块以创新视角重构经典,展现青年艺术的多元表达:舞蹈剧场《春之祭》由浙江音乐学院青年艺术家程龙执导,以经典音乐为基底,融入东方哲学与数字科技,对百年名作进行当代解构。
实验川剧《芙蓉大饭店》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绎”团队创作,以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为灵感,通过沉浸式小剧场与先锋川剧元素的跨界融合,叩问人性与道德困境。
电子音乐剧场《星潮胜览》由上海音乐学院及其他各类艺术院校的青年艺术家共同创作,团队尝试用开放的方式面对跨文化、跨媒介的合作挑战,构建一场跨越文化与时空的声景航行。
多感官实验戏剧《风之痕》由未置艺术小组打造,演出融合肢体、物件、诗歌、声音、影像与互动装置,唤醒观众对“风”的集体记忆与感知。
音乐剧《消灭多余的我》由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青年艺术家李霖霖担任编剧、导演,该作品讲述了三个在混沌中苏醒的灵魂的奇幻历程,表达了其对生命轨迹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探索。
视觉艺术板块聚焦不同议题,推出多个展览,如:由岳文婧/王浩然创作的书法装置艺术《逆墨》,融贯东西方美学精神,将墨韵与光影交织成一场关于存在与表象的哲思对话。极具仪式感的书法字体,将经典戏剧文本解构为流动的视觉诗篇。当灯光在纸墨间游走,汉字不再是平面的符号,而化为悬浮在时空中的灵动的剪影,投下瞬息万变的文字景观。这既是对书法笔触的当代转译,亦是对戏剧文本的多维诠释,在虚实相生的美学境界中,引领观者步入一个让语言挣脱重力、让思想获得形体的超验场域。每一次光痕的流转都在重新定义阅读与凝视的边界,邀请我们在字符的舞蹈中,窥见潜藏于笔墨深处、照亮存在本真的永恒瞬间。

2025年,“扶青计划”延续其孵化与展示的核心使命,精心遴选了数十部邀约剧目,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多个剧场空间轮番上演。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构思新颖,充分展现了青年艺术家在戏剧、舞蹈、音乐剧及跨媒介实验等领域的探索精神。剧目包括探讨人性与生存困境的《呼吸》、以独特视角叙事的《汉代“顶流”》、深入个体情感世界的《一个被命名的夜晚》、以及改编自历史人物故事的《鱼玄机和她的男人们》等。此外,亦有《怅》《一厘米之外》《隙语》《骤雨》《惜鹤》《未葬时区》《三点二十》等充满哲思与诗意的作品,以及《yongmuk:1004》这样的数字艺术装置项目。这批剧目共同构成了本届“创想周”最核心、最富活力的演出板块,为观众带来一场场青年艺术的思辨与感官盛宴。

本届新增“一带一路”特别展演单元,推出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话剧《妈妈》,拉蒂米尔•马蒂诺维奇与黄蒙拉钢琴、小提琴音乐会等。旨在挖掘共有的文化元素,促进跨文化合作与人才共育,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的文化动力。
为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届青年艺术创想周还推出系列讲座与工作坊,邀请众多来自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媒体传播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和业界领袖,围绕主题乐园演艺、城市演艺生态、心理剧创新、网络视听创作等议题展开分享,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产业洞察与灵感启发。
华强方特集团高级副总裁、《熊出没》总导演丁亮,分享“主题乐园中的舞台表演”,揭秘大型IP与实景演出的融合之道;开心麻花核心管理人汪海刚,则以“从‘舞台’到‘生态’”为题,剖析中国城市演艺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中国心理学会的梅建与纪汉平教授,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心理剧的创新与创作”,为艺术表达注入深层的人文关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董涛,解读“媒体融合背景下网络视听艺术创作”的现状与未来。这些讲座旨在搭建一个多元对话的平台,拓宽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与思维边界。
12年来,“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原创艺术作品孵化平台,为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提供了全方位成长的优质土壤,助力青年艺术人才的相互合作,搭建国际交流的广阔桥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