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年农历四月,正值曹操率军大举进攻徐州之时,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密谋联手,联合兖州的地方豪强与士族,秘密迎接吕布入驻兖州,发动了一场突然的政变。兖州政权瞬间倾覆,原本属于曹操掌控的八郡中,除了济阴郡的鄄城、东郡的东阿县和范县依旧为曹操所控,其余郡县纷纷脱离,曹操的势力遭遇重大挫折,事业陷入谷底。
对陈宫和吕布来说,此时的形势可谓极为有利,仿佛胜利就在眼前;然而对曹操而言,却是逆境重重。但随着曹操迅速调整战略,经过将近两年的激烈鏖战,最终击败吕布和陈宫,将兖州重新收复于手中,令局势反转。
为何当初占据明显优势的吕布和陈宫,最终会败给曹操?深究其根本,关键在于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多次失误,败北实属必然。
陈宫与张邈等人秘密串联,将反曹势力整合,趁曹操毫无察觉时突袭发起政变,成功夺取了兖州。这一手棋走得相当高明,既反映出兖州豪强士族对曹操的极度失望,也说明陈宫一方的筹谋精准且有预见性。
不过,尽管战术层面有亮点,战略层面却明显存在致命缺陷。初期形势大好,却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走向衰败,最终被迫丧失兖州。吕布与陈宫在这场兖州争夺中,战略部署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未能有效阻断曹操的回援路线。
曹操的主力军几乎全在他身边,随军攻打徐州,留守兖州的并非精锐。吕布和陈宫在拿下绝大多数兖州领地后,理应且必须立即在徐州通往兖州的关键道路上布置重兵截断曹操援军,否则曹操必定会迅速回援。
以关羽为例,南郡失守后他回援时却被东吴将领陆逊以攻心战瓦解,至麦城时兵力锐减至数百。东吴更占领夷陵道、临沮等要道,切断关羽回益州的路。可吕布和陈宫却沉迷于占城池,忽视了曹操必然回援的事实。
正是这一战略疏忽,使曹操得以顺利回援兖州,吕布等人没有足够时间攻克鄄城、东阿、范县,给了曹操翻盘的机会。
假若吕布和陈宫能派出精兵在东平等险要地带设防,阻断从亢父、泰山至鄄城及濮阳的关键通道,哪怕不能完全截断曹操援军,也能拖延足够时间,兖州的战局或将大不相同。
这失误为曹操夺回主动权铺平了道路。
其次,没有迅速攻占鄄城。
虽然兖州的行政中心是廪丘,但曹操的军事和政治重镇却是鄄城,那里关乎曹操家眷与重要人物的安全。
陈宫等人发动叛乱时,身处鄄城的荀彧及时识破阴谋,派人求助夏侯惇,令其放弃辎重直奔鄄城救援。在夏侯惇支持下,荀彧成功斩杀了叛乱者,击退企图攻城的豫州刺史郭贡,稳住了鄄城防线,保证了曹操后方安稳,使他能够安心带兵回援。
这就像二十多年后关羽被东吴夺取江陵家眷,导致军心大乱的惨痛教训相反。荀彧和夏侯惇的及时应对,避免了曹操家眷落入敌手,稳定了军心。
在战略层面,荀彧与夏侯惇放弃濮阳,坚守鄄城,成功掌握先机。而吕布贪恋濮阳,放弃鄄城,失去了夺取曹操核心后方的关键机会。
若吕布和陈宫能迅速拿下鄄城,控制曹操家眷,势必动摇曹操军心,战局结局难料。
这个战略失误,失去了扼杀曹操援军士气的关键良机。
最后,吕布军粮草短缺是根本劣势。
表面上看,吕布和陈宫控制的兖州领土广阔,拥护者众多,远胜曹操仅有的三个城池。但实际能为吕布卖命的兵力并不比曹操多多少。
两军在濮阳鏖战超过百日,双方粮草均告告罄,兖州正遭遇严重灾荒。黄巾军的骚扰加剧了这一局面,叛乱频发,百姓无暇种粮,生计困顿。
吕布军无粮可吃,曹操军同样如此,双方都被迫暂时撤退寻找补给。
曹操虽仅守三城,人口众多却依旧能不断搜刮粮草,甚至程昱用将东阿县百姓做成肉脯混入军粮,展现了他的铁血手段。曹操凭借这种坚韧顽强,与吕布拼消耗,最终挺过危机。
反观吕布,明明领地广袤,却无法有效调动兖州士族的资源。兖州士族作为背后大佬,掌握着行政与粮食供应大权。吕布若无他们支持,粮草供应就成问题。
公元194年9月,吕布军粮急缺,曾向乘氏县李家豪族讨要粮食,李家应付了几样肥牛、酒菜、胡饼,却在吕布放松警惕时突袭击败吕布军。
这暴露了一个事实:兖州豪强虽口头支持吕布,却不愿为其出力,许多人处于观望态度。吕布虽然是他们推举的兖州牧,但并非真正的绝对主宰。
当粮荒来临时,兖州豪族不支持吕布强征粮草,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军粮短缺,无法有效补给。
相比之下,曹操虽势单力薄,却能不断从三城搜刮粮食,硬生生撑住战局。最终,吕布因缺粮渐失战斗力,兵力大减,尽管地盘广阔,却无力自持。
因此,在这场兖州灾荒危机中,吕布的实力逐渐被削弱,战局逆转,最终败于曹操。
这也揭示出,尽管拥有明显优势,吕布和陈宫因战略失误和后勤短板,导致两年争夺战逐渐失势,不得不逃出兖州。
以上是从战略层面对吕布和陈宫失败原因的深度分析。
不过,除了战略失误,吕布和陈宫在战术上也多次出现错误,直接导致败给曹操。
战术层面,吕布和陈宫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关键战役。
首先是濮阳之战失去斩杀曹操的绝佳机会。
濮阳县豪族田氏与吕布合谋设计反间计,成功诱使曹操入城伏击。计划执行得几近完美,曹操几乎陷入包围,却因吕布疏忽未能果断行动,曹操得以逃脱。
这次伏击战是吕布最接近决定性胜利的一战,但因失机而功亏一篑。
其次是巨野之战导致吕布大败。
吕布粮草紧缺,乘县豪族李家袭击吕布军,迫使其撤退至山阳。吕布派薛兰、李封两员将领驻守巨野抵御曹操进攻,但二人实力不足以匹敌曹操。
曹操每次亲自率兵出征,士气高昂,能集结全力攻击敌军薄弱环节。而吕布藏身山阳,却让弱将把守关键巨野,导致曹操趁机集中兵力,击溃对方。
巨野之战后,薛兰等阵亡,吕布损失惨重,不仅失去战略要地,也让军力大幅削减。
最后是定陶之战的失利断送了吕布的最后翻盘希望。
曹操在击败吕布,夺取巨野与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