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9周年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口号。它曾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悬挂在1945年4月23日召开的会议会场正上方,成为那个历史性时刻的象征。几年前,我亲自前往延安,站在当年的会场位置,注视着这幅标语。奇妙的是,凝视这句话的同时,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氛:革命的巨轮正在推进,身边是曾经指引中国走向胜利的英雄们,正如火如荼地听着报告,彼此讨论,兴奋的神情和不屈的信念写满了他们的面庞。会标不仅是对会议主题的简洁总结,更仿佛是这一切精神和力量的汇聚点。没有它,会议的氛围和凝聚力恐怕会显得有些暗淡无光。
这句标语,背后凝结着中国共产党24年的奋斗与血泪历史。通过无数次的实践和挫折,毛泽东的伟大思想得到了全党的认同。正如刘少奇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所说:“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最伟大的理论家与科学家。”毛泽东的思想不止是革命的指引,他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向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刘少奇称之为“毛泽东道路”,这种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这会标的存在,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共识:毛泽东不仅是党的核心领导,更是中国民族、甚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领袖。这是全党共同审慎选择的结果。无论是毛泽东的政治勇气,智慧,还是他那无人能及的眼光,都使得他成为了无法被替代的领导核心。正因为如此,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才会自觉地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团结,凝聚力量,共同朝着胜利的目标前进。
今天的我们,应当深深感恩于这些前辈们的共识。正是因为他们高举毛泽东的旗帜,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也才有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正如著名党史学者陈晋同志所言:“毛泽东时代的社会变革,是中华民族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它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的旗帜,不仅是中国走向富强的象征,更是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关键。
历史的法则是公正的。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只要我们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革命的火焰不断燃烧,直到今天。未来的历史同样会证明,毛泽东的旗帜不可轻弃。一旦丢失了这面旗帜,中华民族将面临巨大的灾难,国家的主权将岌岌可危,任人宰割。
历史也早已警示世人:挑战毛泽东的伟大,最终只会自取其辱。毛泽东无愧是世界公认的伟大人物。他的伟业、思想、精神,至今影响深远,任何时代的挑衅者都无法改变这一点。曾经有那么一些短视的力量,妄图通过编造谣言、铺设道路来削弱毛泽东的影响,但最终却只能落得个自取其辱的下场。毛泽东的伟大,正是在人民群众心中深深扎根,这是一种无法撼动的信仰。
韶山每年吸引了超过两千一百万人前来瞻仰,毛泽东的诞辰那一天,成千上万的人民自发聚集,庆祝和纪念这位伟人的诞生。这个情景,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感受到那股发自内心的崇高敬意。那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历史人物,更是对毛泽东精神的真实而坚定的信仰。正如陈晋所言:“毛泽东至今仍活跃在中国人的心中,存在于中华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不朽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历史的记忆中,更浸润在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你在现代中国,尤其是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毛泽东的形象无处不在。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学生,甚至是无业者,都在不经意间与毛泽东的思想产生共鸣。有人研读他的著作,吟唱他的歌曲,临摹他的书法,背诵他的诗词,讲述他的革命事迹,听他的录音,看他的影像,与他一同分享心情,一同奋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毛泽东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幸运,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伟大礼物。今天的中国,走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依然不忘毛泽东的旗帜,继续在他的引领下,不断向前。
让我们继续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他为指引,奋勇前行!
注: 本文部分观点来源于陈晋的著作《读毛泽东札记》。
作者简介: 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解放军原后勤学院教授、博导,《毛泽东精神》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