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戈尔巴乔夫与赫鲁晓夫安葬在了一起,苏联在哪里安葬?
创始人
2025-09-18 23:01:49
0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在俄罗斯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这里不是普通的安葬之地,不是单凭财富就能入住的殿堂。契诃夫、果戈里、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乌兰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如果将这里安葬者的名单列出,几乎涵盖了半个俄罗斯的文化、艺术、科学和政治界的灵魂人物。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这里还安葬着三位中国人,其中包括王明和他的妻女,彰显了这座墓地的国际影响力。

戈尔巴乔夫去世后也被安葬于新圣女公墓,而这里还安葬着另一位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这两人是唯一两位未被葬入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对此,我个人有些感慨,如果赫鲁晓夫还能有发言权,想必他绝不会对戈尔巴乔夫的到来表示欢迎,毕竟两人政治理念和命运迥异。

赫鲁晓夫的墓碑采用黑白花岗岩雕刻,形成强烈对比且极具个性化的艺术风格。为何设计师选择这种黑白相间的方案,却始终没有明确的解释。设计师本人对此守口如瓶,而赫鲁晓夫的档案中也没有任何相关线索,因此这件作品背后的寓意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

研究者们对赫鲁晓夫的评价颇为分歧。一些学者高度评价他,认为他曾为苏联改革找到正确方向,是苏联的“邓小平”,为国家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的失误和鲁莽也曾给革命事业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失。因此,黑白相间的设计或许象征着他一生功过参半的复杂形象。

还有人认为,设计者及其家属坚信赫鲁晓夫由党的最高领导人突然变成养老金领取者,是一场阴谋。墓碑中的黑色代表当时不公正的待遇,白色则寓意公正评价终有一天会到来,是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念。

另有观点认为,黑白的设计体现了赫鲁晓夫性格的两面性。他一生既有鲁莽冲动,也有狡黠深沉,时而果断大胆,时而犹豫不决。黑白相间正是他矛盾性格的具象表达。

还有人将黑白解读为黑夜与白天的象征,寓意赫鲁晓夫的功绩将与天地共存,永远被铭记。

相比之下,戈尔巴乔夫的墓碑则设计成一台20世纪80年代末的老式电视机,屏幕中雕刻着他宣布苏联解体的历史性画面。这是对他的纪念还是讽刺,见仁见智。

戈尔巴乔夫与赫鲁晓夫有两点相似:他们都是苏联历史上的“改革派”,但他们的改革最终都失败了。赫鲁晓夫当上最高领导人时,戈尔巴乔夫还只是莫斯科大学的一名学生,刚加入共产党。而当赫鲁晓夫下台时,戈尔巴乔夫已开始在地方政府担任领导。两人相隔近30年执政,但其改革历程惊人相似:都在几年内遭遇强烈反对,被各种势力联合压制。

我曾在文章《从勃列日涅夫女儿的腐败谈起》中引用过一组数据:1981年至1985年间,苏共中央开除党员42.95万人;1986年至1989年,又开除49.84万人。短短十年间,近百万党员被开除。这种力度空前的反腐并没有挽救苏联,甚至可能加速了其解体。原因何在?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这种反腐是基于权力斗争而非法治原则。权力为基础的反腐只会导致权力进一步集中,缺乏监督,腐败空间扩大,成本下降,结果是腐败愈演愈烈。第二,当权力阶层普遍腐败时,任何试图根除腐败的努力都会被腐败体系本身所吞噬,苏联的崩溃几乎成了腐败者的必然选择。腐败者掌控的新国家,自然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进步,这也解释了独联体国家普遍存在民主法治不健全、寡头腐败横行的现象。

赫鲁晓夫去世三十年后,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三十年后,戈尔巴乔夫离世。古语有云:“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复杂,也让人对这两位领导人的命运产生更多感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本周新书推荐 2025年第38... 18 星期四 2025年9月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月15日-9月...
原创 沙... 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让俄国割让了多少领土?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且似乎与我们关系...
把课堂搬进宇宙与林间!“小译林... 近日,“遇见自然: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在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顺利举办,译林出版...
原创 二... 好的,我帮你对每段内容进行语义不变的改写,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保持总字数变化不大: --- 二战期...
古代学者对古罗马奴隶制的反思 描绘罗马奴隶的马赛克 ,突尼斯,公元 2 世纪 / Wikimedia Commons 古典世界中已...
原创 美... 好的,下面是我根据你的要求改写并增加细节描述后的版本,保留了每段的原意,同时扩展了一些内容来增强描述...
原创 秦... 关于秦始皇,历来有无数讨论与猜测,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几大话题包括: 1. 他复杂神秘的身世之谜。 2....
原创 历... 在《杨门虎将》《杨家将传》《包公案》《三侠五义》等经典小说、戏曲和评书作品,甚至现代的影视剧中,侠肝...
茶室客厅字画傅继英书法“富贵平... 文/梨花 画作/傅继英 在傅继英老师的笔下,“富贵平安”四字不仅是一件书法作品,更是中国人千年不变的...
原创 1... 1961年4月29日,在遥远的南极大陆,新拉扎列夫科考站的驻站医生列昂尼德·罗戈佐夫正面临着他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