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编辑部走过五年,继续讲述革命故事
自2017年起,红船编辑部在红色文化领域已走过了五年零八个月,正迈向第六个年头。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红船编辑部专访了超过200位革命先辈及开国元勋后人,倾听他们讲述父辈的英勇岁月和历史中那些用鲜血与生命刻画的真实人物与事件。这段岁月的经历,已成为红船编辑部最为持久的讲述内容,并将继续传承下去。正值五周年之际,红船编辑部推出了“专访回顾”专栏,系统呈现“红船专访”中的经典旧作。尽管这些文章已经发表过,但它们依然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与价值。
注:该文首发于2021年7月27日
贺庆积:铁血将军与永不褪色的传奇
1955年,首批798名开国少将中,只有15位将领荣获三枚一级勋章,贺庆积便是其中之一;同年,首批1042名开国将军中,有9位是独目将军,贺庆积亦位列其中。贺庆积在战时曾参与反“围剿”、抗日作战、攻占长春、以及战斗黑山等多次重要战役。生死间往返,他凭借过人的胆略与指挥才能,屡次战功赫赫。王震曾赞他为“想拿下哪个山头就拿下哪个山头”的硬骨头。
今年7月20日,红船编辑部邀请贺庆积的儿子贺东胜,分享父辈的革命历史与他那段光辉岁月。
贺东胜回忆道:“小时候,父亲偶尔会提起他的革命经历,但当时年幼的我无法理解这些故事对他那一代人意味着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通过资料和文献更全面地了解了父亲以及他那一代人所经历的艰苦岁月。”
从营长到师长的传奇
1928年春,朱毛红军进入永新地区,贺庆积18岁时担任乡政府苏维埃主席。1929年9月,他调到赣西南红军学校学习,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他先后担任安福县少队部主任、永新、宁冈、安福三县暴动委员会特务营长等职,开创了自己的军事生涯。1932年,他调到红八军工作,成为红6军团17师51团指导员,带领所属连队成为模范连。
1934年,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贺庆积负伤仍然指挥1连击退敌人多次进攻,直至随部队成功返回湘赣苏区。伤愈后,他升任51团作战参谋,随红6军团与红3军会师。
1935年6月,红2、6军团与敌41师在忠堡激战,连续两天未能突破敌阵地。王震亲自到前线指挥,贺庆积亲率突击队攻入敌阵,活捉敌军师长张振汉。王震因此称他为“要哪个山头就拿下哪个山头”。战斗胜利后,贺庆积临危受命,接任了51团团长职务,并迅速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
长春争夺战:负伤失明,仍坚守岗位
1946年春,贺庆积被任命为东北局吉林军区副司令员。长春争夺战爆发后,他指挥东南纵队与敌方进行五天激烈战斗。尽管他的头部受重伤,左眼被炸伤失明,贺庆积依然坚守岗位,指挥部队成功占领敌人最后一个据点——银行大楼,为长春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伤愈后,他迅速回到原部队,担任三五九旅副旅长。
1947年2月,三五九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一师,贺庆积升任副师长,并在几次战斗中表现英勇,最终晋升为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师长。
黑山阻击战:为了阵地,誓死捍卫
1948年10月,贺庆积的部队奉命在黑山、大虎山一线阻击敌人,保护主力部队回师。黑山地势险要,敌我力量悬殊,面对五个军十余万敌军的猛烈进攻,贺庆积和他的28师顽强抗击,坚守三天三夜,成功阻挡敌人前进。在重炮轰炸与敌机轰炸的情况下,28师官兵依然死守阵地。战斗中,101高地成为焦点,虽然几次失守,但贺庆积坚持反击,最终夺回失地,为阻击敌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贺东胜回忆起这场战斗时说:“父亲深知这一战可能是‘人在阵地在’,他完全做好了为祖国献身的准备。”
《大决战》:历史的泛泛呈现
贺东胜提到,随着建党100周年的到来,热播剧《大决战》再次引起了大家对三大战役的关注。虽然剧集总体上较为优秀,但他认为,在一些关键战斗的描写上,存在着某些历史还原的缺失,特别是黑山阻击战,仅仅提及而未做深度刻画,这对观众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存在误导。
主动选择辽宁省军区:将个人荣誉置之度外
1955年,贺庆积荣获少将军衔,虽然他凭借多年战功本可以得到更高的军衔,但他对此并不执着。贺东胜回忆道:“父亲曾说过,‘大将也好,小将也罢,少将不当又何妨!’他对这些荣誉始终不在意,反而更关心如何为人民服务。”
尽管很多人建议他留在北京总部工作,贺庆积仍选择到新组建的辽宁省军区担任司令员,甘愿为基层做贡献。
作为父亲,他严格却充满慈爱
贺庆积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在家中也是一位严父。他教导子女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不做歪门邪道的事,特别反对子女涉足经商。他总是告诫孩子们:“要努力工作,把自己的路走好,切勿打着我的名号谋取不正当利益。”
对于子女,贺庆积十分严格,他从不为自己的孩子谋取任何职务上的便利。即便如此,贺东胜仍深感父亲对家庭的深厚爱护与榜样作用。
最后一面未能见到,终生遗憾
贺庆积于1998年11月12日在沈阳去世,安葬在黑山烈士陵园,与曾并肩战斗的战友们长眠。尽管他早已决定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黑山,但遗憾的是,贺东胜未能在父亲最后一刻陪伴在身旁。贺东胜说:“父亲去世时,我在北京工作,没想到他会走得那么快。”
“父亲,我们未能告别。” 这是贺东胜对父亲的深情告别,承诺将继续传承父亲的革命精神,坚守红色基因,为后代铭刻历史。
贺庆积生平简介
贺庆积,1909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少年时期接受了革命家庭的熏陶,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次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军和解放军各级指挥职务,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直至解放后担任东北军区重要职务,始终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