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一个盛大统一王朝,历经二十一位帝王,存在了近三百年。唐朝的建立标志着一个强大帝国的崛起,它不仅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也与亚欧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唐朝的影响力远及海内外。许多地区,尤其是海外的国家,普遍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尽管如此,这个强大的帝国的所有皇帝,几乎都不是通过正常的继承制度登上宝座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帝王们是如何获得皇位的。
1. 唐高祖 李渊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北周的关陇贵族家庭,拥有显赫的家世,早年继承了唐国公的封号。大业十三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趁机起兵于晋阳,成功南下攻占长安,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后来得知炀帝被弑,李渊遂迫使杨侑禅位,自己建立了唐朝,成为了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政治改革,奠定了唐朝的基础。公元 627年,李渊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岁。他的庙号是高祖,葬于献陵,之后改谥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2. 唐太宗 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唐朝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帝王之一。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子,年少时便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平定四方割据势力方面。武德九年,他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通过亲手杀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最终顺利登上了皇位。李世民即位后,推行贤良政治,实施许多宽政措施,史称“贞观之治”,使唐朝进入了历史上最为盛大的盛世之一。他治下的北方各民族融洽相处,甚至被尊称为“天可汗”。李世民享年五十二岁,于贞观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庙号为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3. 唐高宗 李治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登基时年仅十六岁,他的父亲李渊的皇位继承并非通过传统制度,而是通过权谋和政治斗争。他即位后,继续执行父亲和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方针,有了“贞观遗风”。但随着身体的逐渐衰弱,李治的健康开始影响到政务的处理。武则天逐渐崭露头角,最终通过权力斗争逐步掌控了朝政,甚至一度在李治病重时直接取代了他的权力。高宗在位期间,国家遭遇了一系列外部与内部的危机,然而他依然在位长达二十六年,享年五十六岁。他的庙号为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4. 唐中宗 李显
李显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第一次即位时年仅十岁。在武则天的支持下,李显在683年登基,但由于当时权力完全掌握在武则天手中,他的治国能力始终未能得到展现。仅仅一年后,李显被废除,流放到庐陵王地位。705年,李显再次恢复皇位,成为唐中宗。尽管如此,他对政权的掌控力始终较弱,最终因陷入宦官、太皇太后的权力斗争中,最终去世。李显的庙号为中宗,享年五十五岁。
5. 唐睿宗 李旦
李旦是唐朝的第五位皇帝,前后两度登基,共在位八年。初登基时,李旦通过母亲武则天的支持成为皇帝,然而,武则天的即位让唐朝历史发生了剧变,最终将唐朝政权转移至“武周”,将李旦降为皇嗣。李旦在政治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后来他参与了政变,恢复了唐朝的正统,重新登基,成为唐睿宗。在他后期,李旦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唐睿宗享年五十五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6. 唐少帝 李重茂
唐少帝李重茂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在母亲韦皇后的支持下即位。然而,李重茂只在位了短短一个月,便因堂兄李隆基发动的政变而被废除。李重茂被迫离开皇宫,后来被任命为房州刺史。年仅二十岁时,他因病去世。李重茂的短命统治,使得他成为了历史上最短命的唐朝皇帝。
7. 唐玄宗 李隆基
李隆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长达四十四年,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作为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通过唐隆政变成功登基。李隆基即位后,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升了唐朝的治理能力。尤其在前期,他开创了“开元之治”,国家经济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李隆基晚年沉迷于享乐,政务由宦官和权臣掌控,造成了唐朝的衰退。最终,他在安史之乱中被迫逃亡,权力逐渐流失。李隆基享年七十五岁,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8. 唐肃宗 李亨
李亨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他在安史之乱期间登基。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因战乱逃亡,李亨被一批将领推举为皇帝,成为唐肃宗。李亨即位后,支持安史之乱的平定,成功恢复了唐朝的政治局面。在位期间,他致力于重建中央集权,强化了军事力量。李亨后期因健康原因退位,成为太上皇。享年五十六岁。
9. 唐代宗 李豫
唐代宗李豫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是在唐肃宗李亨病重后登基的。李豫的登基受到宦官势力的支持,并在此后的治理过程中与宦官、权臣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尽管面对内忧外患,李豫仍努力稳固朝政。李豫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