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国民党悍将胡琏以及他家族的一些故事和背景。
胡琏,1907年出生在陕西华州,现今的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他的祖上原本是中等地主,家境尚可,但由于经营不善,胡家不得不一块一块卖地,到胡琏出生时,家里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尽管如此,胡家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家人比普通农民见识要广,所以尽管贫困,他们还是咬牙坚持把胡琏送进了学校。
但即便如此,胡琏小学毕业时已经18岁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让他很难再继续学业。为了让儿子有个未来,胡琏的父亲为他安排了一门婚事,这就是胡琏的原配妻子——吴秀娃。吴家虽然同样贫困,但比胡家稍好一些,而吴秀娃也并未抱怨,嫁给了这个仅有小学文凭的丈夫。
胡琏结婚后没多久,就加入了陕西军阀冯子明的部队,开始了文书工作。当时,做军人是一份收入颇丰的职业,像冯子明的部队里,一个排长的年收入甚至超过了一个拥有百亩土地的四川地主。尽管如此,胡琏并不满足于在部队里做文书工作,他听说了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辞去工作,决定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吴秀娃对丈夫的决定全力支持,甚至将自己的嫁妆卖掉,为胡琏筹措路费。然而,随着胡琏在国民党军队中逐渐崭露头角,取得更高地位,他对吴秀娃的关注渐渐淡了,最终将她遗留在陕西老家,从此不闻不问。也许从这一点来看,胡琏在家庭上的确显得有些薄情寡义,成了一个典型的“渣男”。
胡琏成功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四期,而这也引发了一些疑问:为什么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人能进入如此重要的军校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国民政府预见到北伐战争即将展开,对于北方考生的录取标准相对宽松,基本上只要考生不是完全空白的白卷,都会被录取。就连黄埔一期的陕西考生中,有人数学考了零分,照样没有被淘汰。
1926年,胡琏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先后在国民党第20师、第11师、第18军等部队中担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胡琏真正的飞黄腾达,开始与陈诚结下了深厚的恩情,陈诚对他极为赏识。而胡琏能得到陈诚的器重,也有一段小插曲。
当时,胡琏因为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被升为营长,但他并未被调入陈诚所掌控的第11师,而是调去了陈诚收编的杂牌部队。按照陈诚的惯例,他会派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去杂牌部队担任高职,并通过架空指挥权来吞并这些部队。然而,胡琏却让陈诚感到惊讶,因为他拒绝了去杂牌部队当营长。陈诚从未见过有军人不愿意升职,因此他亲自召见胡琏询问原因。胡琏直言:“我宁愿留在第11师当兵,也不愿去其他部队当官,因为‘我爱第11师’。”这一番话让陈诚感动不已,从此将胡琏视为自己的心腹,给予了他更多的提拔机会。
胡琏的军事生涯一飞冲天,到了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的1944年,他已经成为了陈诚麾下的第18军军长,而陈诚的核心部队便是第11师和第18军,外界称之为“土木系”,其中“土”代表第11师,“木”代表第18军,合在一起就是“土木”。
胡琏的“狡如狐、猛如虎”这个评价,不仅来源于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也凸显了他在军事上的独特魅力。虽然他本人可能有些自夸,但胡琏的确在解放战争时期多次成功避开了解放军的围歼,并在金门战役中给解放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相较于其他国民党将领,胡琏的“猛如虎”之称或许并不完全适用,但他的“狡如狐”与“稳如龟”却形容得相当精准。
据曾与胡琏交过手的解放军将领回忆,胡琏行军缓慢,每次行动都保持紧密队形,避免与敌军展开大规模的拉锯战。一旦敌军来袭,胡琏的部队会像刺猬一样紧紧聚集,防守非常坚固。由于第18军装备精良,胡琏采取这种“龟速”战术,反而使解放军难以通过运动战来消灭他,而必须进行硬碰硬的攻坚。正因如此,解放军在与胡琏交战时总是力有不逮。
金门战役之后,胡琏长期驻守金门,甚至被誉为“金门王”。他为金门的民生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1977年6月22日,胡琏因心脏病在台北逝世,享年70岁。
关于胡琏的婚姻问题,许多文章曾提到他与原配吴秀娃离婚,然而根据胡琏留在大陆的侄子的回忆,这并不真实。吴秀娃一直住在胡琏的老家,照顾他的父母。
胡琏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最初分配到国民党第20师,后来他因工作表现得到了曾粤汉的赏识,曾粤汉还将自己的妹妹曾广瑜嫁给了胡琏,而胡琏则隐瞒了自己早前结婚的事实,欣然接受了这门婚事。
说到曾粤汉,他也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淞沪抗战时,曾粤汉担任国民党第十四师42旅旅长,可是当部队面临战斗时,曾粤汉因战斗压力而面色苍白,手抖不止,甚至多次向上级请示是否可以不参战。最终,替代他前往前线的郭汝瑰对曾粤汉的表现极为不满,认为他是个胆小怕死的旅长。
尽管如此,曾广瑜依然是胡琏的贤内助。当胡琏的原配婚姻被揭露后,曾广瑜不仅没有发火,反而对吴秀娃保持着尊重,甚至时常给她邮寄礼物。抗战期间,胡琏为了不让两地分居的妻子独守空房,曾广瑜则将自己的堂妹曾广仙介绍给胡琏,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几乎没有矛盾。
胡琏的子女中,只有长子胡之光有所成就,他曾留学美国,并在台湾科技大学担任教授,但在学术上并未取得显著成绩。
由于胡琏长时间驻守金门,胡家在金门地区积累了极高的威望,形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金门豪族”。胡琏的孙女胡敏珍如今也在金门皇家酒厂担任推广部经理。
有趣的是,胡敏珍成为台湾统一促进党主委(常委),并且在多次公开场合表达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的立场。她积极投身两岸关系的推动,或许这也是胡琏将军在九泉之下最欣慰的事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