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年,曹魏政权内部暗流涌动,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政变悄然上演,这便是著名的高平陵政变。主角之一司马懿,那可是个相当有故事的人物。他出身世家大族,家族世代为官。早期,司马懿在曹操麾下效力,不过说是效力,其实多少有点被迫的意味。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而曹操为了让司马懿为自己所用,也是费了一番心思。司马懿这人确实有大才,在曹魏政权里,对外能帮着稳定江山,对内还积极兴修水利,老百姓们对他印象都不错,渐渐的,司马懿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可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司马懿心里慢慢就有了自己的盘算,他盯上了曹魏的天下。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觉得机会来了。当时掌握曹魏兵权的是大将军曹爽,这曹爽也不傻,看出了司马懿的野心,就想办法排挤他,给司马懿安排了个太傅的职位,明面上看着挺高,实际上没啥实权,把司马懿的太尉录尚书事的职务给削了。司马懿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没吭声,选择了隐忍,找个借口说自己病了,在家一待就是好几年,对外营造出一种自己快不行了的假象。
曹爽呢,一开始还半信半疑,时不时派人去探探司马懿的口风。有一次,曹爽派了李胜去看望司马懿。这司马懿也是个戏精,李胜到的时候,他故意装作病得很重的样子,丫鬟喂他喝粥,他手哆哆嗦嗦的,粥都洒得到处都是,说话也是有气无力,颠三倒四。李胜一看,心里就信了几分,回去跟曹爽报告说司马懿估计没几天活头了,曹爽这下彻底放松了警惕。
公元 249 年,机会终于来了。曹爽陪着曹芳去高平陵祭奠先帝,司马懿一看,好家伙,这可是天赐良机啊!他立马从床上 “蹦” 了起来,召集自己暗中培养的势力,迅速控制了洛阳城。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了,曹爽在外面得到消息,整个人都懵了,完全不知所措。这时候,他身边有个叫桓范的人,脑子还比较清醒,赶紧劝曹爽,说咱不能就这么认栽了,赶紧带着皇帝去许昌,那儿有兵有粮,咱们还能号召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曹爽呢,虽然手里有牌,但他这人胆小怕事,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选择了投降。他想着,就算没了权力,司马懿怎么着也能让自己当个富家翁吧。
可他太小看司马懿了,司马懿哪能留着他这个后患啊。曹爽一投降,司马懿就以谋反的罪名,把曹爽及其亲信都给杀了,而且还诛了三族。桓范也没能逃过一劫,不过桓范有个儿子叫桓楷,当时不在洛阳,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灾难。
这桓楷可没忘了家族的血海深仇,虽然他知道自己现在势单力薄,根本没法跟司马家抗衡,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复仇。于是,桓楷隐姓埋名,跑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开始默默积蓄力量。他一边小心翼翼地生活,一边寻找机会培养自己的势力。
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桓氏家族在桓楷的经营下,慢慢有了起色。到了桓温这一代,桓氏家族已经发展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这桓温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野心勃勃,就像当年的司马懿一样,对朝政大权虎视眈眈。桓温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家族的势力,在东晋朝堂上一步步站稳脚跟,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他多次北伐,虽然北伐的结果有胜有负,但这一系列行动让他在东晋的威望越来越高,逐渐架空了司马家的权力。
后来,桓温的儿子桓玄更进一步。公元 403 年,桓玄直接废掉了晋安帝,自己称帝,建立了桓楚政权,彻底颠覆了司马家的统治。从高平陵政变,司马懿漏杀桓楷,到 67 年后桓玄灭了西晋,这中间的因果循环,实在是让人感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能想到,当年一个小小的疏忽,竟然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连锁反应。
好啦,今天关于高平陵政变和西晋灭亡这段历史故事就给大家讲到这儿啦。要是您觉得这故事有意思,别忘了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一下,祝您往后的日子财源广进,事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