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剑门蜀道·万古长青——薛从伦中国画作品邀请展研讨会”在深圳市旭生美术馆举行。研讨会由深圳市宝安区文联主席史文集主持。
南都N视频记者在研讨会现场了解到,画家薛从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传统水墨画研究院院长。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西北风”推出个人画展,在国内巡回展出后,引起了美术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黄土高原最有代表性的实力派画家。上世纪90年代来到深圳。其作品曾参加中国青年美展,中国体育美展,2001年全国中国画展,2010年中国山水画作品展,朝圣敦煌全国美展,百花奖全国中国画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连续参加中国香港“当代中国画坛精英作品展”等国内众多国际国内展览,并应邀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举办个人展览。
“他是中国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有意思的个案”
深圳市宝安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阎敏表示:“他画面的气息、画面追求的意境,以及他的手法和达到的效果,震撼到我了!原来在各种展览上看他的作品都是单幅的,这次看到他的画有整体的感受,首先感觉气势恢弘,有种壮丽的冲击,扑面而来的气势非常的强烈。画面山水出自于传统,有宋画的构图,对山的塑造、纪念碑式的山的耸立,让人看了感觉到艺术家对自然、对山的敬畏。‘剑门’的定位也找得挺好。剑门除了有其地理特色以外,还有历史上很多传说故事,在中国文化里面也是有它的特点,人们很自然会想到雄强、壮美、金戈铁马,剑门的定位与山的精神相连,艺术家从这里面提炼雄强、力量、壮美的意识很强,画面呈现的气息也体现了这一点,让我感受到国画不仅塑造了我们的语言,也能塑造我们的性格。”
广东美协副主席、深圳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认为:“‘蜀道’不只是地理的概念,薛从伦选择‘剑门蜀道’为创作题材,更像是对文化血脉的寻根,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高度的攀登。我对他最主要的印象,就是雄浑跟灵秀的统一。画面构图很雄浑,仔细品味他的笔墨,又会感觉很灵秀,从中可以感受到文人画的灵动或者清雅,‘大山水’和‘小笔墨’的统一是很重要的特色。另外,他也把历史跟当代结合得很好,他的笔墨中有历史的厚重感。除了‘剑门蜀道’宏大叙述以外,他可以把自己对生命、对自然的哲学思考融到自己的创作中,可以说是中国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有意思的个案。”
“他在传统文化和新国画的融合方向上表现了深圳文化融合的特色”
深圳美术馆公教部主任游江认为:“薛从伦的一系列作品用精准的水墨营造出虚实相生之境,笔墨鲜活大气,他的一系列作品以剑门蜀道的古柏为主要题材,在构图上常以巨幅的古树为主体,少有留白,是满构图的表现。着色以黑白为主,辅以绿色的梯田做点缀。用笔上,他是书画用笔,苍劲有力。在立意上,薛老师也是挖掘了古柏等景物的内在人文精神,营造出了雄浑壮阔又不失宁静悠远且充满历史厚重感和生命沧桑感的意境。今天现场的几幅作品特别让我眼前一亮的,远远看去似乎是山水作品,其实他是画的古柏,已经在讲述古老的故事,古柏苍松有如山水画,展现出笔墨上和意境上传承的历史过程。”

深圳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覃京侠表示:“看薛从伦的画想到正在深圳美术馆展出的黄宾虹的展览,黄宾虹先生一直致力于从中国传统文脉里面寻找出精神的力量,这在薛老师的笔下也有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在看到古柏的时候,还有后面的山川的时候,其实它有同样抽象的精神,这个精神是山川的内核,我想也内化了薛老师这么多年在山川中游走的生命状态的融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生气和灵韵和黄宾虹先生所提倡的文化力量,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格外强烈的冲击。”
深圳美术馆学术研究部副主任邓丽君认为,薛从伦的画是对剑门关包括蜀道几千年来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一种见证。“薛老师从兰州离职之后来到了深圳,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薛老师在深圳这样一个文化创新融合的地方,包括宝安作为深圳产业、文化发展非常积极向上又非常有代表性的区域,薛老师能够选择来宝安进行文化的创作交流,也可以看出薛老师在传统文化和新国画的融合方向,表现了我们深圳文化融合的特色。”
“他心中的风景,山水都是有生命力的”
深圳美术馆馆长朱建军表示,“薛老师的作品,‘蜀道难’,将李白先生的诗歌转化成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如果没有大量的写实,没有大量野外的行走,我想不会有如此高质量的精品,不管是松柏,还是奇峰、瀑流,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大量的写生。这不管是文人、普通人,我想脚力是必需的。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主题,探讨的是如何将李白的‘蜀道难’转化成薛老师画面上的表达。其实探讨的是如何整合各类力量,包括我们市美术馆的力量,还有宝安区,还有非国有博物馆的力量,一起做好深圳美术事业。”

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广东美协副主席梁宇认为:“薛从伦用笔,笔笔见墨、墨中见笔,他的绘画气象万千、壮美秀丽,中间有偶然性,也有偶然中的必然,都在他的笔端掌控着,薛老师的作品确实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他对墨的挥洒我特别喜欢,他表现的气象我也特别喜欢。刚才有位说的,他心中的风景,山水都是有生命力的,从这方面看到薛老师艺术的高度、题材的广度以及技术的厚度,我们都能通过他的作品深深感知得到。”
薛从伦表示, “我是宝安人,这片土地我来得比较早,离开得也比较匆忙,但是这种匆忙是暂时的。暂时的离别,就等于我把情和根留在了宝安,我的房子也在宝安。作为新一代的宝安人,能够在宝安这块土地受到宝安人民的邀请回到家乡举办这样的汇报展,从内心来说,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但是家里面很温暖,精彩之余必须要在温暖的家庭里来分享在外游子在艺术道路上经历的一切,无论是快乐还是辛苦,无论遇到颠沛还是其他的困难,作为宝安本土的艺术家我一直在坚持,这份坚持更多是体现出了传统文人所坚持的一种气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