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尽量接近原文:
---
“军统六哥”郑耀先与军统副局长戴笠(职务军衔中将)、代理主任秘书毛人凤(少将)交情深厚,三人称兄道弟,表面上看似位高权重。对于不了解那段历史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误以为郑耀先在军统局的地位甚至高于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或行动处少将处长程一鸣。但细究史料便会发现,郑耀先其实不过是个“小特务”,他的地位远不及那些核心高层,戴笠和毛人凤要对他下手时,根本无需请示蒋介石。
如果郑耀先真是个忠实的军统特务,他被捕后甚至不配进入战犯管理所服刑。他在军统内部的军衔只有上校,最后的公开职务不过是渣滓洞看守所(原著中称为中美合作所)里一个无权无势的闲散特务,身份非常边缘。
戴笠虽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军统局全局工作,但在其下属特务的生死权上并非绝对主宰。比如军统东北区区长、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这样的高级特务,戴笠和毛人凤都无权私自处置,若想动手,必须先报请蒋介石批准。
毛人凤曾经想杀马汉三、刘玉珠(男性)、乔家才(《潜伏》剧中人物,和吴敬中一样痴迷古董)。他为此两次向蒋介石递交报告,但蒋只批准枪决马汉三和刘玉珠,乔家才则被特意保留下来。沈醉回忆道:“马汉三和刘玉珠贪污财物惊人,重达数十斤的金佛、无数珠宝和贵重物品堆积如山。毛人凤趁机第二次上报蒋介石,虽然乔家才未涉贪污,只是组建小集团反对他,但毛人凤硬将乔家才列为第二大恶人,恨他为首反对派。毛人凤本想蒋介石在报告上批个‘可’,好一起处理三人,没料到蒋介石认真审阅证据,认定乔家才无死罪,且多年表现良好,故只批准杀马汉三和刘玉珠,留下了乔家才。”
电视剧《风筝》中,毛人凤佩戴少将军衔的设定是准确的,毛人凤称呼郑介民为“局座”也符合实际,但郑介民和唐纵挂少将军衔则不完全准确。戴笠去世后,唐纵以国民政府参军处中将参军和内政部政务次长身份代理军统局正局长职位,随后郑介民以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后改为国防部二厅中将厅长)身份兼任军统局最后一任正局长。军统改名保密局后,第一任局长仍是郑介民。
按照当时组织建制,军统(保密局)正局长必须是中将军衔,甚至有前任局长加上将衔。在军统(保密局)内部,戴笠、郑介民、唐纵、毛人凤都是顶级特务人物。其次则是督察室和八大处,处长级别一般是少将,各大区和省站站长同样需要少将军衔。直到保密局时期,极少数上校才有机会担任站长——如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唯一的上校章微寒,他担任保密局浙江站站长。
沈醉回忆:“章微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动自首投诚的,虽曾犯过错误,但还是得到了照顾,因此被选调到北京来工作。”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条件相当优越,但入所有严格门槛:文职厅长级以上、武职少将军衔以上方有资格进入。章微寒因其投诚身份和特殊背景,成为唯一特例。而郑耀先的少将军衔是后来郑介民虚授的空头军衔,蒋介石那里根本未曾备案,因此郑耀先在渣滓洞看守所的职务也只是副所长或科长、行刑队队长等级,根本不够资格进功德林。
即使是曾担任看守所所长的徐百川,也未能进入功德林。因为在军统(保密局)内部,他不过是三流特务,且不受重视。
渣滓洞看守所是徐远举和周养浩领导下的三级单位。徐远举在被捕前,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二处少将处长兼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也是大屠杀命令的传达者。1948年11月27日上午,徐远举召集雷天元、龙学渊及行动组长熊祥,指示他们让渣滓洞看守所所长李磊和白公馆看守所所长陆景清立即行动,杀害了关押在两所看守所内的300多名人员,随后焚毁渣滓洞看守所。
袁农自称从渣滓洞逃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像他这种级别的被捕者,通常都是被分批单独带走枪决,不可能在其他囚犯掩护下逃过机枪扫射和火焰焚烧。
1975年12月在安徽合肥获宽释的林茂,回忆《红岩》作者罗广斌幸免于难的原因:“1948年6月,我奉国防部二厅命令,从重庆行辕二处调任陆军第十训练处第二组组长。政工组长谷若虚和四组长邓乘桴曾在茶馆谈及罗广斌,请我向二处处长徐远举为罗司令官说情释放他。1949年7月中旬某晚,我与杨元森、徐远举等跳舞后去徐家打牌,借机对徐远举说:‘罗广斌之事,罗司令官十分关切,望早作处理。’徐远举回答:‘请罗司令官放心,我会择机行事。’”
1949年11月25日,十五兵团司令罗广文在南川白马山被解放军击败。林茂再次受罗广文之托,于27日找到徐远举:“徐说:‘今晚交代三件事:第一,我把罗广斌交给你,务必送至罗司令官;第二,乡下有300支手枪,准备用200支及3万发子弹给你部队,限明晨拂晓前到童家桥取,逾期另派他人;第三……’(细节已忘)我答:‘我正忙寻找部队和罗司令官,难以交付罗广斌。’徐说:‘那我自己办,但其他两事务必按时完成,否则我不负责。’”
关于罗广斌得救原因,回忆录说法不一,暂且不提。接下来,回到郑耀先为何只能算三流特务的问题。
郑耀先的级别,自然无法与郑介民、毛人凤、唐纵相比,即使跟徐远举、周养浩、沈醉比较,也至少低一级。按军衔算,他顶多算三级特务,按权力和信任度算,只能是四级或五级。
军统(保密局)等级森严,局长或主持工作的副局长独享一级权威,难有人敢挑战。连沈醉也只敢在背后管毛人凤叫“毛座儿”,借他胆量而不敢当面称呼。副局长只能勉强与局长平级或略低一半级,局本部八大处长非亲信难以担任,为第二级。在局本部之外,还有各大区,大区管辖若干省站,大区长和省站站长通常都是少将,但外部少将地位略逊本部少将。
像吴敬中、沈醉这样老牌特务即使只是站长,也不一定给大区长面子,但面对局本部处长则极力结交。而郑耀先这样“技术派”“行动派”的特务,一般不受重视。
对比之下,郑耀先“军统六哥”的称号早已过时,他既不属于军统(保密局)核心圈,也非地区大员,实际上就是用完即弃的工具。
如果郑耀先像吴敬中那样善于人际关系,或像程一鸣那样低调处事,或许还能升职为处长或站长,但他早已塑造了“嚣张”形象,若改为谦逊反而引起怀疑。
郑耀先的坚韧值得称赞,但他的潜伏能力远不及余则成和许忠义,更与唐生明、袁殊相距甚远。这样的问题也引发读者深思:您认为郑耀先在军统(保密局)算几级特务?若他换个潜伏面貌、调整行事风格,是不是能发挥更大作用?
---
如果你需要,我还能帮你调整语气或进一步丰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