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土 编辑/两把刀
——·前言·——
陈锡联是毛主席最为宠爱的将领之一。通过一件事可以看出伟人对他的深厚感情:1973年,陈锡联被任命为首都军区司令员。这项重要的职务能交给陈锡联,可见毛主席对他不仅有极高的信任,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喜爱。
为什么说这一任命显示了毛主席对陈锡联的喜欢与信任呢?
因为作为首都军区的司令员,这个职务的意义非凡。除了需要确保首都的安全外,还要保证领导人的人身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选一位值得信赖的人担任这一重要职位。这个人不仅要具备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还必须拥有极高的忠诚度和可靠性。毛主席选择陈锡联担任此职务,足以证明他对陈锡联的极度信任。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如此信任陈锡联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他的军事能力,二是他的政治素养,三是他对党和革命的赤胆忠心。
陈锡联1915年出生于湖北红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陈锡联有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外号——“小钢炮”,这源于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敌人的炮火猛烈,红军的旗兵几乎被打倒。当时,陈锡联毫不畏惧,奋勇冲上前,亲手扛起红旗,冲锋在前,带领士兵们重新鼓起斗志,最终取得胜利。此后,他的勇猛表现被战友们广为称赞,一位营长曾这样形容他:“别看他年纪轻、身材不高,但在战场上却毫不畏惧,总是冲锋在前,简直就是一颗小钢炮!”这个外号也因此流传开来。
1933年,四川军阀田颂尧发动“三路围攻”,陈锡联受命执行一项夜袭敌军的任务。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陈锡联带领部队成功夜袭敌人,重创敌军,缴获大量物资,士气大振。这次战斗,陈锡联的机智和勇敢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
不久后,敌人又发动了“六路围攻”,使用了他们自称为“神兵”的战术。面对敌人如此强大的攻势,陈锡联毫不退缩,亲自抱起机枪,带领部队进行反击。他大声鼓励战士们不要惧怕,最终成功击溃了敌人的“神兵”,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1937年,陈锡联担任129师769团团长,指挥夜袭阳明堡机场,成功摧毁了大量敌机。这场战斗被英国战地记者誉为“神奇的战斗”,也标志着129师在抗战中的第一个重大胜利。陈锡联因这场战斗一举成名,成为全军的焦点。
战友们称赞陈锡联为“打仗数第一”,评价他擅长打硬仗、恶仗、苦仗,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些评价无不凸显了陈锡联卓越的军事才能。
尽管长期担任军事指挥员,陈锡联始终未曾忽视政治工作。他常常对部下强调:“政治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体现了他在军事指挥之余的深厚政治素养。陈锡联不仅在重大历史关头能冷静分析、作出正确决策,而且始终保持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
陈锡联的革命信念非常坚定。他曾先后服务于两位伟大的元帅:红军时期,他隶属于红四方面军,随徐向前元帅南征北战,积累了大量军事和政治经验;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先后归属129师和二野,受到了刘伯承元帅的深刻影响。这两位元帅对陈锡联的评价极高,充分证明了他无比坚定的革命忠诚。
通过这三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毛主席为什么如此宠爱并信任陈锡联。1955年,陈锡联荣膺上将军衔,成为全军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