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朝历史上,有一位“负心汉”让人印象深刻,他让自己的妻妹怀了身孕却不想负责,结果将母子俩抛下,任凭她们过着困顿的日子,最终只能依赖他人接济。而这个“不靠谱”的父亲,却有一个异常出色的儿子。凭借着自己的英雄事迹,这个儿子不仅成为了皇帝的宠臣,还赢得了全国百姓的崇敬,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时至今日,他的事迹依然流传了两千多年。
然而,这位英勇的英雄心中一直有一个未解之谜,那就是他一直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为何他当年会抛下母亲,选择弃而不顾?
故事的起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平阳侯府。府中有一个名叫霍仲孺的小吏,他来自平阳县,与平阳公主的侍女卫少儿暗生情愫,私下里相识并开始了不为人知的恋情。
几个月前,霍仲孺与卫少儿冒着被逐出侯府的风险,选择了在一起。昨天,卫少儿告诉他自己怀了他的孩子,霍仲孺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得不轻。此事若想简单应付过去,显然不可能,霍仲孺对此感到无比棘手,完全没有准备。面对这一切,他并没有做出什么“我会负责”的承诺,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打算承担责任。
作为一个在侯府打杂的小吏,他的差事即将到期,眼看着就要离开平阳侯府,霍仲孺并没有打算多做停留。几天后,卫少儿按约来到二人常见的地方等候,但她等了许久,霍仲孺却始终没有出现,心灰意冷的她只得离开。尽管她曾经预料到霍仲孺可能会离她而去,但她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冷酷,甚至连一声告别也没有。
卫少儿没有放弃,仍然试图寻找霍仲孺,她来到平阳侯府的总管处询问他的去向。总管告诉她,霍仲孺的任期已满,拿了工钱就离开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或许是回老家结婚了吧。
卫少儿的心情跌入谷底,但她并未表露出来,心中只想着一个念头——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不管如何。卫少儿有一个妹妹,名叫卫子夫,两姐妹一直是平阳公主的亲信侍女。平阳公主对她们极为宠爱,甚至曾多次表示,想把她们两人送给自己的弟弟——即汉武帝刘彻。平阳公主是汉景帝的嫡长女,由于她的丈夫是平阳侯,因此她被称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平阳公主被封为平阳长公主,身份显赫。
平阳公主和汉武帝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然而,在平阳侯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不再愿意居住在平阳侯府,她带着卫少儿和卫子夫返回了自己的家,并打算将两姐妹介绍给汉武帝。然而,卫少儿的身孕已经明显,若她带着怀孕的身影进宫,恐怕会引来不小的麻烦。
平阳公主得知此事后,决定放弃将卫少儿和卫子夫送入后宫的想法。她没有责怪卫少儿,反而决定帮助她生下孩子,为孩子取名“去病”,并且为他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她们做出的这个决定,未曾想到对未来历史的影响。
回到家中的平阳公主,汉武帝赶来探望姐姐。这次来访,不仅仅是为了看望亲姐姐,还带走了卫子夫。汉武帝在见到卫子夫的第一眼时,就对她一见钟情,最终以千两黄金的代价,将她从平阳公主身边带走。卫子夫进入宫中后,立即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她的家族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与宠爱。
不久后,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刘据,卫子夫因此被封为皇后。刘据六岁时被封为皇太子,卫家也因此声势如日中天,朝中的大臣纷纷试图巴结卫家,甚至连卫少儿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不久,卫少儿带着自己的儿子嫁给了一位官员陈掌,生活渐渐有了依靠。
霍去病从小缺少父亲的陪伴,这使得他与其他孩子在性格上有着显著不同。他并不热衷于诗书经典,而是对骑射和军事充满兴趣。霍去病曾与皇宫中的皇子们比试射箭,结果大获全胜。汉武帝对这个外甥的兴趣愈发浓厚,虽然想让霍去病读书,但霍去病却坚决认为,书本上的兵法并没有用,战场上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实战能力。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态度愈发看重,认为这个孩子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将他送入军营,以便提前磨砺他的军事素养。在军营中,霍去病得到了舅舅卫青的指导。卫青曾是平阳公主的仆人,后来成为了平阳公主的第三任丈夫,而卫青此时已经是大将军。
在军营中,霍去病的训练虽然艰苦,但也锻炼了他超凡的战斗力和自信心,这些都为他未来的战场表现奠定了基础。十八岁时,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征战西北,参与了汉军与匈奴的战争。出乎卫青预料,霍去病的表现远超预期。
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就带领八百轻骑兵冲锋陷阵,敌军匈奴被他的猛攻吓得四散逃窜,最终霍去病的八百骑兵斩杀匈奴数千,俘虏了大量匈奴将领。此战之后,霍去病被誉为“匈奴克星”,他带领汉军在西域大胜匈奴,使得河西走廊的匈奴势力彻底被消灭。
霍去病功成名就后,终于向母亲询问了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我的父亲是谁?”一直以来,卫少儿没有揭示真相,但现在是时候面对过往了。
得知真相后,霍去病立刻前往平阳县,找到了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霍仲孺,并将他和弟弟霍光接到长安。霍光也因此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这为他日后在朝中的权势奠定了基础。
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四岁便死于瘟疫,这使得汉武帝的匈奴远征计划戛然而止。随着时间的流逝,汉武帝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临终时,他命霍光辅佐即将继位的汉昭帝。
霍光听从汉武帝的遗命,辅佐汉昭帝稳固朝政,最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汉昭帝去世后,霍光力荐了汉武帝长孙刘询继位,即后来的汉宣帝。
霍光一生历尽风雨,最终安葬在汉武帝的茂陵旁,其葬礼规格堪比汉朝开国功臣萧何。霍光的功绩,成为了西汉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霍仲孺虽是一个负心汉,但他所生的两个儿子却一位比一位出色。若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西汉的历史或许会有所不同。霍去病与霍光,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创造了历史奇迹,直接影响了西汉的未来,而霍仲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中意想不到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