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既能方便讨论与分享,也能让您体验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孙权掌管的东吴政权,既足智多谋,又年轻气盛。孙权的聪明才智和豪情壮志在那个时代可谓一时风头无两。然而,在合肥之战这场战争中,东吴虽然在兵力上占尽优势,却依然败得惨不忍睹。特别是在逍遥津之战,更是让东吴失去了大量精兵,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这场战斗也成为孙权一生中的最大屈辱,面对以多敌少的局面,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东吴的实力逐渐削弱,蜀汉的局势也开始动荡。
那么,这场战斗究竟有多么惨烈,才能成为孙权一生中的最大污点呢?
其实,孙权之所以对合肥如此执着,不仅是因为合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谁控制了合肥,谁就掌握了江淮的战略主动,第二个原因便是希望借此机会分散曹操的注意力,转移刘备的压力。当时,曹操正在伐汉中,威胁刘备的安全,而在诸葛亮的建议下,东吴决定归还一部分荆州给刘备,并鼓励东吴在合肥对曹操发动进攻。赤壁之战后,吴蜀联军大胜,曹操被迫败退,但他依然驻军在荆州,这时孙权决心攻占合肥,扩大东吴的地盘。然而,攻城之战并不如孙权预期的顺利,曹操很快回转,双方在合肥展开了长达几个月的僵持。
合肥的城墙被连绵不断的雨水冲击,摇摇欲坠,孙权原本满怀信心,准备通过这场战斗扭转局势。此时,合肥的刺史巧妙地用蒋济的计策,使孙权误以为四万援兵即将抵达,于是孙权决定暂时撤退,合肥最终被曹操守住。实际上,孙权对合肥的反复进攻并非无的放矢,毕竟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损失惨重,并且当时与刘备关系良好,所以孙权才敢以十万兵力参与进攻。然而,第一次合肥之战虽然撤退,但也算是顺利脱身,可孙权并未放弃这块战略重地。
合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东吴在江北的濡须口已经设置了防线,而曹操在合肥等地与东吴不断交锋,战争频繁不断。曹操担心东吴掠夺江西,于是将江西的百姓迁往中原,只留下皖城。然而公元214年,孙权成功攻占皖城,迫使曹操再次出征东吴,但曹操的军师荀攸突然去世,这让曹操深感悲痛,并匆匆离开了合肥,留下了仅有的七千兵力驻守在合肥。此时,合肥的防守力量极为薄弱,给了孙权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合肥的七千守军几乎没有防守力量,这对东吴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孙权决定发动猛攻,准备一举占领合肥。面对这个机会,孙权信心满满,认为曹操的军队太过自负,竟然只留下这么少的兵力。事实上,这一战,东吴的兵力是极为雄厚的。孙权派出了全力以赴的十万大军,集结了江东几乎所有的中高层将领,包括吕蒙、甘宁、陈武、凌统等一众精锐将领。
尽管如此,合肥守军并不畏惧,张辽与李典负责防守,而两人之间私下的恩怨,也让外界十分担忧。曹操的一封信中专门提到如何使用这些将领,但并没有明确规定时间和具体方法。为了鼓舞士气,张辽提议组织敢死队,并选出了八百名精英战士,给他们牛肉作为犒赏,以此激励他们奋勇作战。张辽知道,硬碰硬肯定不行,必须采取奇袭,迅速决战。而事实证明,张辽的战略果断且精准。
孙权的十万大军中,许多士兵是从荆州地区调来的,而东吴位于江淮的将领们也都参与了此次战斗。这场战斗,几乎是东吴所有兵力的集结,孙权在赤壁之战时曾表示,五万兵力很难短时间内集结,而这次十万兵力,足见孙权对此战的重视。随着东吴大军的到来,张辽决定主动出击,亲自带领八百敢死队,破晓时分直冲东吴大营。敢死队气势磅礴,毫不畏惧死亡,一路上,杀了几个东吴士兵,最终冲到了东吴的大营前。
这一突如其来的进攻,让孙权措手不及,完全没想到张辽会这么果断且迅猛。张辽的敢死队给了东吴一个巨大的惊讶,面对突袭,孙权毫不犹豫地指挥撤退。甚至孙权自己都没能冷静应对,他仓皇逃到山上,还被张辽一路追赶,声声呼喊让他出来死战。东吴的士气在这次突袭中被彻底打击,许多将领死于这场混战中,陈武在与张辽的对抗中阵亡,宋谦和徐盛受伤后只能撤退。
当时,潘璋看见大家都撤退,怒火中烧,立即上前斩杀了几名逃兵。东吴的士兵才在他的威慑下,勉强回到阵地继续战斗。很快,东吴士兵围攻张辽的敢死队,双方在合肥城下激烈交战。张辽被包围后决定突破包围,带领十几名精兵勇敢杀出重围,但在外面的敌兵喊叫时,张辽又咬牙回去支援。
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惨烈,东吴的士气逐渐低迷,而张辽却在短短时间内快速反击,将周围的东吴军压制得几乎崩溃。东吴的军队逐渐失去斗志,而张辽趁机撤退,合肥城内的曹军士气大涨。
然而,东吴的撤退并没有带来成功,合肥城并未拿下,反而因为疫病的蔓延,局势更加危急。最终,孙权决定从逍遥津撤退,但此时,张辽的追击让撤退变得更加困难。逍遥津北岸,孙权、吕蒙、蒋钦等东吴将领与张辽的军队展开了激烈对决。尽管甘宁拼命用箭射击敌军,吕蒙和蒋钦也勇猛杀敌,但依然无法改变撤退的命运。
凌统带领一小队兵力奋力突围,最终成功救出孙权。然而,桥梁已被张辽破坏,孙权只能骑马飞奔,凌统和他的亲兵几乎全军覆没,伤亡惨重。这一战的结果是东吴损失惨重,许多精锐将领和士兵纷纷阵亡,连孙权的私兵也几乎全军覆没,东吴的损失无以复加。
这场战斗不仅令孙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整个东吴的精锐兵力几乎被消耗殆尽。东吴在这场以多敌少的战斗中失败,完全让人无法想象,竟然会输得如此彻底。这一战,直接成为了孙权一生的污点。
而对于张辽来说,这一战让他声名鹊起,他的勇猛和智慧,使得曹军在合肥一战中获得了胜利,成功守住了这座战略要地。曹操对张辽的重用,也为他在曹军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吴的这场失败,虽然被孙权视为一场教训,但最终合肥依然未能成功占领。此后,东吴与曹魏之间的争夺依然持续,但合肥始终未被攻下,而东吴的实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