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尚可喜:三藩之一被儿软禁而死,生69个子女,7子娶和硕公主为妻
创始人
2025-09-17 02:01:20
0

康熙十五年二月,73岁高龄的平南王尚可喜,已不再是那个曾风光一时、征战四方的英雄。他被自己的儿子尚之信夺去实权,幽禁在府中,失去了自由。曾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的他,如今却深受背叛的痛苦折磨,心情低落至极。尚之信掌控了实权后,开始响应平西王吴三桂的起义,投身反清的行列,计划对抗大清。得知此消息后,尚可喜内心崩溃,极度失望,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想要以死来解脱。

不过,幸好身边的人及时阻止了他,尚可喜没有付诸行动。然而,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虚弱的他,承受不了这场巨大的打击,情感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使他无法承受,最终在同年的十月去世。在临终前,尚可喜依旧身着太宗皇帝皇太极赠予的冠服,面朝北方叩头,言辞悲恸:“我死后,请将我的棺木运回海城安葬,让我继续侍奉先帝。”他的话语中充满了遗憾与无奈。言罢,他终于闭上了眼睛。

康熙帝得知平南王的死讯,深感震惊与惋惜,特赠尚可喜谥号“敬”。由于三藩之乱尚未平定,尚可喜的遗体暂时安置在广州,直到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平息,尚可喜才得以安葬于海州,随后又迁葬至海城八里镇。这样,尚可喜这位身历南征北战、刀枪血染的英雄,最终以一场未尽的遗憾结束了他的一生。

那么,尚可喜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呢?他的后代结局又是如何?

尚可喜的祖籍位于山西,世代务农。到了尚可喜的曾祖父时,家族迁居至直隶,之后更是迁至辽东海州,而尚可喜便是在海州出生的。也正因为如此,临终时他才会有强烈的愿望,将自己安葬在海州的故乡。

尚可喜18岁时,后金军入侵辽沈一带,他随家人逃往松山避难。在这段时间,他的母亲不幸去世。之后,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加入了明军,先是效力于辽东巡抚王化贞,后来又投奔毛文龙,驻守皮岛。尚可喜20岁时也加入了明军水师,开始寻找父亲,并最终与父亲重聚。尚学礼战死后,毛文龙收养了尚可喜,并让他接管父亲所领导的部队。尚可喜年仅28岁时便因战功被提拔为游击。

不久后,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降后金,开始占据登州,反抗明朝。尚可喜奉命安抚东江诸岛,并于1633年2月凭借战功晋升为副将,驻守广鹿岛。仅仅五个月后,孔有德与耿仲明正式归顺后金,旅顺被攻陷。尚可喜的妻子、家人和侍女等百余口,不幸投水自尽。

随着旅顺失守,尚可喜的上司——东江总兵黄龙自杀。新任总兵沈世魁因尚可喜功高盖主,心生嫉恨,企图陷害尚可喜。尚可喜得知此事后,决定归降后金。1634年4月,尚可喜到盛京,皇太极亲自迎接,表现出极高的礼遇。不仅如此,皇太极还为尚可喜寻找家人,并赠送大量赏赐。

两年后,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清”,并封尚可喜为“智顺王”,同时将尚可喜的故乡——海州赐予他为封地。此后,尚可喜跟随皇太极出征,在多个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并被编入汉军镶蓝旗。

太宗皇帝皇太极病逝后,顺治帝即位,且在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尚可喜随即协助清军追剿李自成,直至李自成自尽。两年后,尚可喜与孔有德、耿仲明一起攻打湖南。顺治五年,尚可喜班师回朝。

顺治六年,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并奉命带领家族和部众南下广东。康熙元年,尚可喜抵达广州城下,南明永历帝逃至梧州,唯有南明两广总督杜永和坚守广州。经过10个月的艰苦围攻,尚可喜最终攻下广州,并开始修建平南王府。

在接下来的20余年中,尚可喜为大清巩固了广东的统治,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成为一代富豪。尽管如此,尚可喜仍然心系故乡,渴望“叶落归根”。于是,顺治十二年十月,他向顺治帝上疏,请求回乡养病。然而,顺治帝并未同意,要求他继续驻守广东。

从顺治十二年到康熙十二年,尚可喜多次请求归乡,但无一被答应。直到康熙十二年,年迈的尚可喜再度请求归乡,此时的康熙帝决定撤藩,并下令尚之信接替父亲的职务,继续驻守广东。尚可喜最终决定准备带着家人回到海城,未曾料到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因接到撤藩命令后,竟然起兵造反。尚可喜的归乡计划因此被搁置,康熙帝再度命令他继续留守广东。

吴三桂的反叛给大清带来了极大威胁,尚可喜虽已年老,但仍力挺清廷,竭尽全力牵制住了吴三桂的进攻。在这期间,广东曾多次陷入危机,康熙帝派遣额驸尚之隆和简亲王喇布南下支援,但均遭遇重重阻碍。最终,广东失去四郡,广州城陷入险境,尚可喜甚至考虑过自毁家园,以免落入敌手。

康熙十四年正月,康熙帝晋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并在当年十二月,72岁的尚可喜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命画师为自己画下了七幅画像留存。三个月后,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通过叛变取得实权,且迅速围困了平南王府,最终掌控广东。

在尚可喜死后,尚之信的叛逆使得家族陷入了深深的灾难。尚之信的身世与命运也如其父所预言一般,最终走向了背叛和悲剧的结局。他与康熙帝的恩怨交织,最终被赐死,而他的一些兄弟也未能逃脱厄运。最终,家族的命运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甚至尚可喜的几个儿子都因叛变或失宠而遭到处死。

然而,在这场家族的风雨变幻中,尚可喜的第七子——尚之隆,却成为了家族中唯一幸免于难的“漏网之鱼”。尚之隆年轻时曾成为顺治帝的“和硕额驸”,与顺治帝养女和顺公主结为夫妇。在康熙帝的宠信下,他渐渐升职,最终成为内大臣,封号晋升,名声显赫。虽然他的兄弟们纷纷遭遇不幸,但尚之隆始终保有家族的荣光,直至病逝。

尚之隆的子孙后代,也继承了家族的荣光,很多人通过与皇室联姻,进入朝廷为官,获得了显赫的地位。特别是尚之隆的嫡子尚崇廙,他也继承了和硕额驸的身份,并成为重要的内大臣。

这样,尚可喜的一生从壮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古代,封建王朝里选接班人,都是皇家自己关起门来定。要是太子没了,皇子们争皇位那叫一个热闹,刀光剑影...
原创 为... 在军事行动中,为什么常说“慈不掌兵”呢?历史上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反复印证了这一道理——一个仁慈多情的人...
原创 两... 在三国的历史与演义中,吕布、关羽、赵云三位名将可谓赫赫有名,个个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角色。按理说,想要...
原创 秦... 秦始皇十一年,秦国的统一战争正式展开。作为秦国极为珍贵的军事人才,王翦与他忠诚的儿子王贲并肩作战,成...
原创 李... 好的,我帮你将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字数差异不大,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 如果...
原创 师... 1949年,解放战争依旧激烈进行中,各大野战军开始了番号的调整改编,紧接着便投入到组建兵团的艰巨任务...
原创 盘...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字数尽量不大幅变化: --- 在古代...
原创 清... 前言: 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沦为列强的宰割对象,签订了一系列令人屈辱的条约,丧失了国家的尊严和主权。...
原创 若...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不断,动荡不安。身处这样一个乱世之中,个人的力量显得极为微不足道,想要有所成就,往...
毛主席为什么选定彭老总挂帅抗美... 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南北战争,10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政治局会议,紧急召时在西安的彭德怀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