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三国(94):司马懿平定辽东之后,为何要在辽东大开杀戒?
创始人
2025-09-17 02:01:18
0

随着司马懿一声令下,魏军开始昼夜不停,全力开始攻城。

这一次,公孙渊终于怕了。

经过一个月的围困之后,襄平城内,已经开始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而且在之前的一个月时间里,司马懿除了运输补给之外,还运来了大量的攻城武器。

这里我们要稍微打一个岔,需要说一个叫马钧的人。

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除了各种名臣和名将之外,在其他的领域,其实也有很多人才。比如这个马钧,虽然出身不太高,但他却是一个出色的‘发明家’,一个典型的‘机械工程师’。

马钧一生发明颇多,譬如说新式织绫机、龙骨水车、水转百戏。此外,马钧还根据史书记载的传说,复原发明了黄帝的指南车。看了一眼诸葛亮设计的连弩,自己就复原了出来,而且还改进了不少!

而除了以上这些之外,马钧还有一个重要发明,那就是‘轮转式发石车’。

这种抛射石块的武器,不但抛射距离更远,而且可以做到连发!

尽管从现代的视角来看,这或许只是机械方面的一些小改动。但是放在三国时期,这就是超越时代的技术革新了。

所以,当司马懿开始攻城的时候,公孙渊直接被打懵了!他从来就没想过,抛射过来的石头,真的能够像雨点一样多,根本就来不及防御!

在这种令人绝望的强攻之下,公孙渊麾下有一个叫杨祚的将领,首先投降了。

而投降的口子一开,襄平城内,任凭公孙渊再怎么努力,也挡不住人心的崩溃了。没办法,公孙渊只能派了人,来找司马懿投降,希望司马懿能够先解除包围。

但对此,司马懿压根理都没理,直接就把使者给杀了。

再之后,公孙渊又再次提出,可以送人质过来。然而司马懿依旧不答应,只是说让公孙渊自己出城投降。

开玩笑!

仗打到这个份上,你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格?你以为你说不打,就能不打了吗?

见到襄平城已经彻底没了希望,公孙渊也绝望了。于是最后,公孙渊只能带上少量军队,找了一个机会,突然从襄平城南侧突围。可是对于公孙渊的这个选择,司马懿显然也早有预判。

很快,司马懿就派兵追了上来,一路追杀公孙渊。

最终,公孙渊没逃出多远,就直接被魏军追上,当场战死了。

而随着公孙渊本人被杀,司马懿就此拿下了襄平城,辽东问题,也就此被解决了。

……

当司马懿平定辽东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魏国高层这边,自然喜出望外。很多人确实都没想到,司马懿能如此快的解决问题。

而如今,仗既然打完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向辽东派遣官员,分管安置,重新进行控制。后面的工作,无非就是消除掉公孙家在辽东的影响,重新将辽东纳入掌控而已。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们开始庆祝,辽东方面,一个新的消息就传来了。

这个消息,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胆寒的消息!

在攻入襄平城之后,司马懿直接下令,将襄平城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尽数屠杀!光是这一波,司马懿就杀了七千多人!

非但如此,公孙渊麾下的将士军官,两千余人,同样被司马懿尽数屠杀!

所有被公孙渊任命的官员公卿,全部屠杀!

一时之间,在襄平城外,司马懿建立起了一座巨大的‘京观’,尸骨成山。

屠城这件事,在三国时期并不罕见,当年曹操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多次屠城。东吴那边,屠城的事情也没少干。

但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是发生曹丕登基之前。准确来说,在东汉末年的混战当中,屠城这种事情,确实是时有发生。但是进入三国稳定对峙的时代之后,这种事情,反倒是不怎么发生了。

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屠城确实不太人道,过于恐怖。二是因为到了三国稳定对峙的阶段之后,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与其屠城,还不如直接把人打包带走,回去当劳动力。

所以,在司马懿屠城之前,很多人都没想过,司马懿能这么干。

从司马懿的角度出发,屠城自然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消灭了那些官员和士兵,以及襄平城的男子之后,公孙家在辽东的关系,基本上就被彻底清除干净了。这种物理消灭的方式,直接且有效。

这样一来,司马懿撤回去之后,辽东地区就很难以公孙家为核心,再次发动叛乱。

但问题是,这种手段,确实是太不人道了。

当然,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也不在于屠城本身。屠城这件事,在现代人眼里,确实是丧心病狂。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真正的关键,在于到底是谁下的命令。

到底是司马懿自作主张,自己下令屠城?还是曹叡早有命令,允许司马懿屠城呢?

这两者之间,看似只是下达命令的人不一样,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是魏国皇帝,以皇权屠城。但前者却是一个领兵大将,在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下,擅自做主屠城。

这两者的差别,那可就太大了。

不过,正史上确实没记载,到底是谁下的命令。但即便是司马懿擅作主张,曹叡此时也没法处罚他。因为在这一战当中,司马懿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另外,在这一战之后,在司马懿的主导下,很多原本生活在辽东地区的百姓,则是逐渐被内迁到了幽州腹地。整个辽东,瞬间为之一空!

既然这个地方没人了,那么边境安全的问题,自然就被彻底解决了。

然而不管是曹叡还是司马懿,他们都不会想到的是:司马懿内迁百姓的这个选择,对于接下来的历史,将会产生何等深远的影响。

那一年,司马懿站在襄平城上,隔空挥出的一刀,让整个辽东为之一空。

八十年之后,这一刀跨越时代,直接砍在了一个叫刘琨的人身上。

而且,也砍到了司马家的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古代,封建王朝里选接班人,都是皇家自己关起门来定。要是太子没了,皇子们争皇位那叫一个热闹,刀光剑影...
原创 为... 在军事行动中,为什么常说“慈不掌兵”呢?历史上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反复印证了这一道理——一个仁慈多情的人...
原创 两... 在三国的历史与演义中,吕布、关羽、赵云三位名将可谓赫赫有名,个个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角色。按理说,想要...
原创 秦... 秦始皇十一年,秦国的统一战争正式展开。作为秦国极为珍贵的军事人才,王翦与他忠诚的儿子王贲并肩作战,成...
原创 李... 好的,我帮你将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字数差异不大,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 如果...
原创 师... 1949年,解放战争依旧激烈进行中,各大野战军开始了番号的调整改编,紧接着便投入到组建兵团的艰巨任务...
原创 盘...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字数尽量不大幅变化: --- 在古代...
原创 清... 前言: 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沦为列强的宰割对象,签订了一系列令人屈辱的条约,丧失了国家的尊严和主权。...
原创 若...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不断,动荡不安。身处这样一个乱世之中,个人的力量显得极为微不足道,想要有所成就,往...
毛主席为什么选定彭老总挂帅抗美... 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南北战争,10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政治局会议,紧急召时在西安的彭德怀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