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将来继续为您推送类似的内容,也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 | 肥嘟嘟左卫门
编辑 | t
提起商朝的历史,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的灭亡原因,历来在课堂上也有讲解过,简而言之主要归结为两个因素。其一无疑是商纣王荒淫无道,政治腐败;其二则是姬周与东夷两大强敌的联合围攻。然而,近些年,考古学家发现商朝灭亡的背景远不止这两大敌人,还有一个更加神秘且令人好奇的第三方势力——鬼方。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进入商、周时期,便迎来了奴隶制社会的鼎盛。但几乎每个朝代在与边疆民族接触时,都充满了种种摩擦与冲突。我们熟知的羌族、匈奴等民族,其实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一个同样强大的对手——鬼方。鬼方的存在时间相当久远,甚至在《大戴礼记·帝系》里就有其身影。记载中,颛顼的后代陆终娶了鬼方的公主女隤,她的名字中“隤”字,后来也有写作“隗”或“媿”,但它们都来源于“鬼”字,说明鬼方是一个有着历史渊源的古老部族。
不过,《帝系》并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历史记载,鬼方这个名字实际是商朝时期给它的称呼。因为商朝常以方位命名各个国家或部族,所以“鬼方”便是这样诞生的。甲骨文中的“鬼”字描绘得十分庞大,反映出鬼方不仅仅是一个小部落,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强敌。而商王武丁与鬼方的三年战斗,便显示了鬼方的顽强。
鬼方与商朝的关系并非单纯的敌对,商朝与鬼方之间还有一段复杂且传奇的历史。一方面,鬼方是商朝的邻国,常常被视为威胁。但另一方面,商朝与鬼方之间也有过暂时的和解。在武丁打败商朝后,鬼方曾与商朝有过一段友好时期,甚至有过联姻。《帝王世纪》记载,商纣王曾任鬼侯为三公,而鬼侯将女儿嫁给了纣王。不过,这段姻缘并未美满,纣王对鬼侯的女儿并不满意,最终下令将鬼侯杀害。另有《吕氏春秋》记载,鬼侯的女儿也被纣王杀害。这些故事揭示了商朝与鬼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血海深仇。
提到商朝的灭亡,大家最熟悉的原因就是姬周的崛起,但实际上,除了姬周的攻势,还有鬼方与东夷的夹击,才是导致商朝灭亡的关键因素。公元前1046年,纣王因杀比干、囚禁箕子等事件导致朝廷内乱,商朝的贵族们纷纷投向周朝。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周氏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发起了牧野之战。尽管牧野之战名为周武王姬发主导,但实际上是周武王联合了包括庸、蜀、羌、卢等多国联军共同进行的。战斗中,商朝的先锋军突然倒戈,这一决定性背叛导致了商纣王的自焚,标志着商朝的灭亡。
商朝灭亡的背后,不仅仅是姬周的崛起,还有东夷的背叛。在牧野之战前,商朝与东夷展开过一场大战。《吕氏春秋·古乐》提到,商朝在对东夷的战斗中,曾以象征性的“象”对东夷进行压迫,这样的胜利让纣王过于得意,导致其自信过度,甚至忽略了内外的警告。最终,东夷人作为战俘加入了周方,这一变故导致了商朝的溃败。
除了东夷的背叛,商朝还与鬼方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鬼方是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优势,多次骚扰商朝边境。商朝虽然有着青铜兵器的优势,但面对鬼方的游击战术,战争仍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商朝打败鬼方的过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在初期阶段,鬼方利用骑兵的优势频繁侵扰商朝边疆。商王武丁继位后,采取军事手段镇压鬼方,商朝逐渐占据上风。但鬼方并没有轻易屈服,它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进行游击战,给商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长期的消耗使得商朝的国力大为削弱。
可以说,商朝的灭亡不仅仅是纣王一人的责任,更是三方势力的共同消耗的结果。鬼方的游牧侵扰、东夷的反叛、姬周的联合进攻,再加上商纣王的荒淫无道,最终导致了这个古老王朝的崩溃。商朝的灭亡,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许多人至今仍然对这段历史充满了深刻的思考。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的发现,揭示了这一时期的部分古代文明,或许能够为我们解开鬼方等古代部族的更多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