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类似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赵金剑
编辑|t
将历史某一时期改编成电视剧,几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比如清朝、三国时期等,这些都是改编热度较高的时段,尤其是三国时期,古今关注这一历史的人才和名人众多。特别是在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央视和著名导演高希希也曾对这段历史进行改编与翻拍。
然而,虽然三国历史璀璨辉煌,充满了英雄豪杰的争霸,但真正让三国一统的王朝——晋朝,反而鲜有电视剧或影视作品聚焦。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晋朝的故事并不那么光彩,它本身带着原罪,满是黑色幽默和血腥权谋。从建立到灭亡,充满了低俗权力斗争和致命的政治错误。在两晋时期,华夏大地第一次感受到了外族的压迫,给中国带来了长达300年的动乱,这段历史曾在教科书中避而不谈。更重要的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这两大历史灾难,几乎都发生在这个时期。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而西晋的建立离不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炎这四代人的努力,而东晋的成立则是由门阀与司马家合作的结果,我们接下来一一讲述。
司马懿,作为三国魏国的重臣,历经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直到魏少帝曹芳的三朝,是曹家大恩人之一。曹丕性格苛刻,但临终时,他却把司马懿推荐为可以信赖的官员。特别是在曹睿时期,诸葛亮多次北伐,特别是卤城之战,虽然司马懿败退,但曹睿并未责怪他,反而给予奖励,称赞他的忠诚与努力。
曹睿死后,司马懿被任命为魏国的辅政大臣,与他一起辅政的是宗室子弟曹爽。当时,曹爽对司马懿非常尊重,历史上称赞曹爽为懂事的贤臣。可是,司马懿却趁曹爽外出时,联合司马师和司马昭发动政变。当时,曹爽手握军权,本可反抗,但在司马懿的威逼利诱下,曹爽放弃了抵抗。然而,司马懿却立刻违背承诺,残酷地屠戮了曹爽及其家族数千人。蒋济本是司马懿的盟友,得知此事后羞愧至死。司马懿为建立西晋政权,背弃了曾经的承诺,成为“洛水誓言”的第一个违背者。
司马懿死后,权力转交给了儿子司马师。然而,司马师早年因无法有儿子而残忍杀害了妻子夏侯徽。掌权后的司马师不仅废除了魏国的小皇帝曹芳,立了曹髦为新皇帝,还大肆削弱曹魏皇室,执行了大量的政治清洗。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接管了权力,他更是野心勃勃,毫不掩饰自己的夺权之心。甚至在一次公开场合,他亲手刺杀了曹髦,众人都知道他有意篡位,因此流传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成语。
最终,司马炎成功实现了祖父和父亲的野心,建立了西晋王朝,拿下了魏国的政权。历史上曹魏对司马家有恩,但司马家却背叛了魏国,最终成立了无耻的晋朝。西晋建立后的上层官员,贵族们竞相炫富、奢靡无度,社会却愈发贫困,老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当时,社会阶层固化,百姓的上升通道几乎消失,许多人只能一辈子务农为生。
然而,西晋最为著名的“晋惠帝”司马衷,则是一个国家公认的傻子。面对百姓疾苦,他竟然问:“为何不吃肉?”司马炎为了防止皇位被夺,还将儿子司马衷分封各地,成为诸侯王。
当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继位,成为晋惠帝,而贾南风则成为了皇后。她是一个极端堕落的人物,四处拉拢男人进行淫乱,司马衷对此漠不关心。很快,各位王爷因争夺权力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这场动乱最终让数百万人陷入了苦难。对于这场内乱,我更愿意称其为“王八之乱”,这场争斗无比混乱,充满了血腥与暴力。
在“八王之乱”期间,各王爷们互相争权,最终西晋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拉拢外族胡人,使得边疆逐渐失去控制。西晋的都城洛阳被胡人攻占,史上第一次汉人政权的都城被异族占领。皇帝司马炽被俘后,甚至被迫穿上舞姬衣服为异族人倒酒、歌舞。
最终,晋朝的统治被迫南迁,都城由洛阳迁至建康,史称东晋。然而,东晋的内部斗争并未停止,司马家依然在宫廷内斗争不断。忠诚的将领祖逖曾多次北伐,击败胡人,但东晋皇帝司马睿为了避免权力受威胁,竟然限制了祖逖的军事行动,致使祖逖郁郁而终,错失了收复故土的良机。
在这段动荡时期,晋朝失去了民心,政权实际上已经被各个豪门家族所掌控,进入了历史学家田余庆所称的“门阀政治”时期。虽然门阀政治时期有一些短暂的治国安定,但最终,随着门阀家族的逐渐衰落,司马家再次掌权,重新将国家带入混乱。
东晋在长期的内斗后最终被刘裕建立的宋朝取代,司马家族几乎全数覆灭。这段历史的“天道轮回”,看似残酷,却也给人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一个王朝如果没有自律和道德约束,注定难以长久。
结语:
晋朝的历史充满了血腥、暴力与权力的腐化,几乎找不到任何闪光点。试图改编这一段历史的影视剧,恐怕会让观众体验到无尽的压抑和痛苦,毕竟这样的历史,也未必会有多少人愿意去拍摄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