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创始人
2025-09-16 15:31:11
0

1939年夏天,日本在中国东北集结了大规模兵力,关东军蓄势待发,宣称计划迅速突破苏蒙边界,展开攻势。然而,仅仅五个月后,日军便陷入了苏联军队的围困,被逼入诺门罕草原。数万日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许多尸体甚至因战况紧急未能及时掩埋。

尽管这场冲突未能在西方历史教材中广泛记载,它却深刻地改变了日本的军事战略。两年后的1941年,当德国发起了莫斯科战役时,日本却选择按兵不动。这个决定并非因为缺乏机会,而是因为深知苏联的强大反击实力,尤其是在诺门罕的惨败之后,日本对苏联的威慑力产生了深刻的恐惧。

苏联能够调动34个远东精锐师,在二战的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遏制了德国的前进。在苏德战场陷入最胶着的时刻,日本的选择影响了苏联是否能够继续抵抗,也对中国抗战的前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9年5月,日军在中蒙边界的哈拉哈河一带挑起了军事冲突,派遣伪满洲国军队和关东军主力迅速推进至诺门罕地区,企图依靠闪电战迅速占领该地。苏联和蒙古联军则决定迎战,双方动员的兵力累计超过了40万。

苏联的指挥官朱可夫果断调动大量机械化部队,核心力量包括400辆T-26和BT-5坦克,还配备了300多架战斗机,准备对日军实施围歼。

战斗于8月20日清晨爆发,苏军以三路纵队迅速向日军侧翼发动突袭。在短短6小时内突破了日军防线,仅用4天便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16日,日军第23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这场战斗总共持续了135天,日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而伪满洲国部队也遭遇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战前,日本陆军最高指挥部低估了苏联的战斗力,认为由于“大清洗”带来的指挥层动荡,苏军的战斗力将大幅削弱。尽管苏联在1937至1938年间经历了大规模的清洗,许多高级指挥官被撤职,但苏联的战备并未因此受到致命影响。

日本关东军错误地认为苏联军队因清洗而虚弱,推测在未来三年内苏军难以恢复战斗力。因此,一些日本军事指挥官认为这是进攻苏联的最佳时机,决定主动挑起战端。

然而,苏联在诺门罕战役中出乎意料地给予日本当头一击。事实上,苏联早在1939年年初就为可能的对日作战做了充分准备。

朱可夫指挥的苏军调集了大量机械化部队,铁道补给线也迅速延伸至前线,空军基地设置在距战区很近的地方。战斗一开始,苏军行动迅速,后勤补给无忧,作战效率大大提高。

此战也是苏联军队首次采用“机械化合围 空地协同”的战术,突破了传统战法,标志着苏军步入了现代化战争的行列。

战后,日本军事高层的会议透露,诺门罕战役的惨败直接摧毁了日本陆军的“北进”战略,关东军的高层指挥官也经历了多次更替,战略重心转向了海军。

诺门罕战役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它还彻底颠覆了日本对苏联的战略认知。日本陆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战略,随后的几次指挥更替标志着日本战略方向的彻底转变。

这场战役迫使日本重新审视其战略框架,原本的“南北并进”战略被搁置,取而代之的是全面推行“南进”战略。这一战略转变为随后的莫斯科战役铺平了道路。

1941年12月6日,苏联在莫斯科发起反攻,34个远东精锐师突然出现在战场,给德军带来沉重打击。德国参谋总部原本认为苏联已无预备队,完全未预料到苏联能够在严寒的冬季发起大规模反攻。

这些34个师原本驻扎在西伯利亚、外贝加尔和远东边境,主要任务是防范日本“北进”。斯大林之所以敢于调动这些兵力,正是因为通过情报得知,日本已无进攻苏联的打算。

苏联特工佐尔格于1941年10月向苏联发出了这一关键信息,确认日本不会主动发动进攻,从而消除了斯大林的顾虑。于是,苏联开始在11月中旬调整兵力,集中调往西线。

这次兵力调动包括第32、第79等主力师,配备新型T-34、KV坦克,士兵经过严格训练,全部为一线战备部队。

从11月21日到12月3日,经过12昼夜的铁路运输,苏联成功调动了超过28万兵力。这一调动过程极为隐蔽,德国方面完全没有察觉。

12月6日至1月初的反攻阶段,这些部队承担了突破德军防线的任务,尤其是第316步兵师(后来的“近卫第8师”)在克里姆斯克一线的夜袭中,成功摧毁了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右翼部队。

德军由于后方补给线过长、天气严寒、空军无法支援,战斗士气迅速崩溃。苏军借助地形发起“冰面突击”,绕过森林成功夹击德军的补给线,导致德军冻死率接近20%。

在此之前,德国曾多次尝试说服日本协同进攻苏联,但由于诺门罕战役的惨败,日方已不敢再涉足。德日之间关于协同进攻的讨论最终未能达成协议,德国决定单独行动。

正是因为日本未参与进攻,苏联后方的稳定为莫斯科战役的反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这场看似“缺席”的决定,实际上成为二战中苏联能够坚守的关键因素。

1941年6月,德国发起对苏联的闪电进攻,迅速逼近莫斯科。希特勒原本以为仅需三个月就能解决“俄国问题”,但半年后战线陷入僵局。如果日本从东线发起进攻,苏联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

德国很快邀请日本协同进攻苏联,但日本由于诺门罕的惨败以及中国战场的压力,最终放弃了北上的计划。

日本的犹豫不决让德国未能如愿推进,而日本的战略重心转向了太平洋,开始锁定东南亚和南洋的石油资源。

1940年9月,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并在1941年7月进一步控制南部,企图切断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孤立中国的抗战。

然而,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实施了全面禁运,封锁了石油和钢铁出口,导致日本的军需储备急剧下降,燃料短缺成为严重的战略问题。

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正式对美国宣战,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战略重点全面转向南方。

然而,在远东的苏联边境,日本始终未做出任何军事行动。关东军保持战备,但未进行实际进攻部署,苏日中立条约得以继续维持。

直到1945年8月,苏联撕毁条约对日宣战,但在接下来的六年中,日本始终未对苏联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从诺门罕到太平洋,日本的战略逻辑始终未改变:它害怕再次遭遇苏联的铁拳。苏联在边境的装甲部队和强大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内斗不止,分红530亿:科兴生...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凭借疫苗一年狂赚600亿元人民币的科兴生物,如今正面临...
歌手孙悦因家人去世,取消演出,... 11月20日晚,曾因演唱《祝你平安》等经典歌曲被大众熟知的歌手孙悦,在微博上发文表示:“家翁猝然离逝...
股票行情快报:明牌珠宝(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明牌珠宝(002574)报收于5.88元,下跌1.34...
吕文扬绘画大师艺贯中西成一家 在中国画坛百花齐放的画卷中,吕文扬大师以“艺贯中西”的独特风骨,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艺术新境。他深耕传统...
“坦赞铁路采风绘画展”将亮相坦...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遍经高山深谷、悬...
原创 张... 张任先后与魏延、黄忠、张飞、赵云交手,表面上看似没有明显的胜负,实际上胜负已经早有定数。那么,究竟结...
萃华珠宝(002731)公司公...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萃华珠宝(002731)报收于14.3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
吕文扬绘画大师笔墨声韵见功力 在中国当代画坛,吕文扬以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为媒介,将笔墨的韵律与生命的声息融为一体,在尺幅之间奏响跨...
张瑞军,任上被查 据濮阳市纪委监委消息:濮阳市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瑞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濮阳市纪委监委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