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经过改编成立了新四军。新四军成立之初,叶挺被任命为军长,项英担任副军长。然而,国民党却对新四军的成长感到担忧,频繁采取措施,阻挠其抗日行动,甚至在1941年制造了皖南事变。
在皖南事变期间,新四军副军长项英英勇抗敌,却不幸被叛徒残忍杀害,年仅三十七岁的他英勇就义,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令人震惊的是,这名叛徒曾是项英的副官,原是新四军的一名副营级干部,名叫刘厚总。那么,刘厚总在事件之后的命运如何呢?
刘厚总,1904年出生于湖南耒阳。他的父亲是当地的武师,从小就教他武艺。刘厚总自幼便展现出强烈的好胜心和暴力倾向,他不仅在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且性格张扬,常因争斗而出风头。1926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湖南耒阳,刘厚总也响应号召,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刘厚总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活跃在耒阳一带,加入了当地的游击队,并迅速成为游击队的负责人之一。1928年,他跟随朱德参加了湘南一带的反国民党武装斗争。面对战场的枪林弹雨,刘厚总勇往直前,英勇表现,协助红军击败了国民党军队,赢得了朱德的赞扬和肯定。
这次战斗过后,朱德率领革命队伍前往井冈山,而刘厚总并未随行,他选择继续在耒阳一带坚持游击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经过改编成为新四军,刘厚总带领一支三百多人的游击队,从耒阳乘火车到达武汉,再乘船抵达新四军军部。
到达新四军后,这支队伍被整编成江南指挥部三团二营,但刘厚总并未进入二营,而是被调任到新四军军部,担任了特务营副营长。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项英的副官。对于这个职务,刘厚总心中并不满意,他认为自己曾带领队伍为新四军立下战功,理应获得更高的职位,至少应当担任营长,而不是仅仅是副营长。正因为如此,他心中积怨愈发深重,工作中逐渐产生了消极情绪。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情况急转直下。新四军在突围过程中屡屡受挫,最终被迫分散突围。此时,副军长项英和他的一行人在特务营的掩护下成功突围,来到了安徽泾县的茂林地区北端的一个名叫蜜蜂洞的山洞中暂时避敌。洞中原本只有项英、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警卫员和副官刘厚总四人,其他人则分散在洞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厚总心中的不满逐渐升级,情绪也越来越激烈。同时,他得知项英携带着一部分新四军的军费,包括大量法币和黄金等财物。贪欲最终吞噬了他的理智,3月14日晚,借着夜色掩护,他残忍地杀害了项英和周子昆(周子昆在袭击中重伤),并成功逃脱了蜜蜂洞。之后,刘厚总投降了国民党,加入了中统情报组,担任中校副组长。然而,刘厚总在国民党的职位依旧未能让他满意,他多次发泄不满,甚至在组织中遭遇了不少排挤。
随着抗战的胜利,刘厚总也终被关押,直到战后才被释放。恢复自由后,刘厚总计划回到老家,但心中满是羞愧,无法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于是选择前往江西定居。1952年,新余县公安局在开展全城户口核对工作时,发现了刘厚总的踪迹。不久后,刘厚总被捕,经过审判,最终于同年8月被处决。
刘厚总从一个英勇的游击队员,到因贪婪和怨恨走上了叛国之路,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故事,也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里众多变节者悲剧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