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懂空城计的真相才明白,为何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终身不再伐蜀
创始人
2025-09-16 12:31:19
0

诸葛亮是司马懿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也是他最为惧怕的敌人之一。诸葛亮的才智非凡,几乎让司马懿处于毫无还手之力的境地。若从北伐的战斗来看,司马懿完全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假如诸葛亮再多活几年,毫无疑问,司马懿可能早已无法坚持下去!幸运的是,诸葛亮在盛年就去世了,给了司马懿和曹魏喘息的机会。如果诸葛亮还活着,三国历史的进程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的压力大大减轻了,他再也不需要担心蜀汉的北伐。而且,没了诸葛亮,蜀汉的整体实力大幅下降,根本不足以和司马懿匹敌。司马懿完全有能力趁此时机伐蜀灭汉,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始终未曾再对蜀汉出手。这其中究竟藏着什么玄机呢?明明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司马懿为何不去讨伐蜀汉,再一次打出漂亮的胜仗呢?

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可以从“空城计”中找到答案。

空城计的真相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本来形势大好,然而由于马谡失守街亭,局势发生了剧变,诸葛亮被迫撤军。此时,司马懿快速赶到,还没等诸葛亮撤离,就被司马懿堵在了途中。眼看一场大战即将展开,但事情的走向却让人始料未及。

当时,诸葛亮所能调动的兵力仅有数千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文官,无法和司马懿麾下的十五万大军相比。看上去,司马懿轻松就能压倒诸葛亮。然而,诸葛亮却用了一招“空城计”,让司马懿产生了畏惧,最终导致了司马懿的撤军。这一出奇制胜的计谋让许多人感到震惊,难以置信,诸葛亮怎能以如此少的兵力和虚张声势就逼退司马懿的大军?

然而,若我们细细分析“空城计”的细节,便不难发现其中的漏洞。诸葛亮的计策表面上看似成功,但其实存在诸多破绽。

首先,如果诸葛亮真打算伏击司马懿,为什么要如此夸张地表露城内有伏兵的迹象?他坐在城楼上抚琴,这无疑是在明确告诉司马懿,城内有埋伏。按理来说,若是想要设下陷阱,诸葛亮应该表现得更为镇定,尽量不引起敌人的怀疑,而不是用这种昭然若揭的方式暗示敌人危险。这无异于提前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其次,如果城门口正在打扫的是普通百姓,那他们在面对魏军逼近的情况下,应该会表现出惊慌失措。然而,司马懿从观察到的情形中却发现,门前的“百姓”表现得异常淡定,明显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训练有素的兵士。如果诸葛亮真心要伏击敌人,为什么不让“百姓”表现出恐慌,反而选择让他们假装平静?这看起来更像是故意让司马懿察觉到城内有不寻常之处,从而促使司马懿做出判断——这里并非陷阱,而是诸葛亮的虚张声势。

因此,诸葛亮的“空城计”并非单纯为了通过虚张声势来吓退司马懿,而是他在向司马懿传递一种信息:即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虽拥有智慧和策略,但如今蜀汉的命运已经掌握在司马懿等人的手中。与此同时,这个计谋也隐含着诸葛亮的一种警告——司马懿应该明白,打破这一局势的最终结果,可能会让他丧失在曹魏的地位。

司马懿的内心纠结

司马懿对“空城计”看似简单的策略,有着深刻的理解。早在诸葛亮进行北伐之前,司马懿就因为自身过于显赫的权力和地位,引发了曹魏皇帝的忌惮。曹魏皇帝甚至一度命令他回家养老。正是由于诸葛亮的北伐给曹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才使得司马懿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若诸葛亮被消灭,甚至斩杀,那么司马懿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他知道,若自己消灭蜀汉,曹魏皇帝很可能会解除自己的权力,甚至让自己彻底退休。这是司马懿绝对不能容忍的事。

在“空城计”这一事件中,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曾提出疑问,认为诸葛亮是否没有兵力,所以才故意做出虚弱的姿态来诱使魏军进攻。然而,司马懿却立即驳回了这个观点,他清楚地告诉儿子,诸葛亮一向谨慎,绝不会冒险。司马懿深知,若诸葛亮真打算动手,他不会如此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是会保持隐蔽,甚至以极为镇定的态度来应对敌军。因此,司马懿最终做出了撤退的决定。

结语

诸葛亮去世后,为什么司马懿再也没有发动对蜀汉的进攻?从“空城计”中可以看出,司马懿并非因为蜀汉不再构成威胁,而是他深知,如果彻底消灭蜀汉,曹魏就不再需要他,他的地位将不保。正是这个深刻的政治考量,让司马懿最终选择了不再伐蜀。通过诸葛亮的“空城计”,他实际上也意识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这种智慧和觉悟,使得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选择了静默,以免自己在消灭蜀汉后陷入无路可退的困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生在宿舍分娩失血过多去世?学... 9月16日,网传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女生在宿舍生孩子,失血过多去世,网传聊天记录显示,该女生是大...
十二届省委第十轮巡视启动!巡视... 9月16日,十二届省委第十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在武汉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数字技术在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应用... 6月24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协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
民族团结丨精绝古国的佉卢文:黄... 编 者 按 新疆古称西域,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文化既有多元,更有一体,这一体...
现货黄金一度突破3700美元关... 现货黄金突破3700美元/盎司,再刷历史新高。 Wind数据显示,周二(9月16日)纽约尾盘,现货黄...
原创 历... 一提到宋朝,很多人脑海里马上浮现出"靖康之耻""岳飞抗金"这些课本里反复强调的内容。确实,在我们的历...
原创 中... 在阅读此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带给您全新的阅读体验和参与感,感谢您...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6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陈... 中国历史上有三部被誉为皇家巨著的典籍:《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这三部巨作不仅代...
武则天无字碑“加盖”:厘清三问... 评论员 邱延波 文物是历史的留言板,保护是给未来的书信。 武则天的无字碑,屹立乾陵千余年,以沉默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