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已经81岁高龄的李先念深情地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说道:“我一生中有两个老师,一个教我打仗,另一个教我搞经济。”他所提到的这两位老师,正是改变他一生的关键人物,而能在李先念这样一位杰出人物身上当老师的,显然不一般。
第一个教李先念打仗的,是当时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李先念出生在湖北红安,家境贫寒,早年只是一个街头巷尾的木匠,根本没有军事背景。1927年,他参加了黄麻起义,成为一名游击队长,虽然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他仍然是从零开始学习军事的。
1929年,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徐向前来到了鄂豫皖地区。李先念紧随其后,参与了与敌人反复交锋的战斗,渐渐在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习了游击战术的精髓。正是在徐向前的带领下,李先念从一个普通的游击队长逐渐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担任了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务,并最终成为军政委。
为了应对川军的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决定实施分东线和西线作战的战略。徐向前亲自坐镇东线,主攻方向,而西线则由王树声和李先念共同指挥。徐向前对李先念的高度信任,使他成为了指挥的一员,这也说明李先念已经具备了指挥作战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位成熟的将领。
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徐向前决定采取大胆的迂回战略,切断敌人的退路。但这一计划遭到了张国焘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一举动过于冒险。然而,李先念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徐向前的决策,坚决表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让我们打哪里,我们就打哪里。”面对张国焘的压力,徐向前果断决定按原计划行动,并亲自向李先念表态:“好吧,这次不听他的了,错了由我负责。”
在关键时刻,李先念带领红30军迅速封锁了敌人的退路。当敌人即将逃脱时,徐向前怒火中烧,对李先念吼道:“如果让敌人跑了,我就拆散你们30军!”李先念见状,毫不犹豫地脱下上衣,亲自带枪冲向前线。结果,他成功堵住了敌人的退路,而徐向前则开始为自己发火的行为而懊悔不已,甚至开始担心李先念的安全。那一刻,徐向前深知,李先念已经不仅是他的得力助手,更是一位勇敢且富有决断力的指挥官。
1990年,徐向前元帅逝世,李先念痛心疾首。他动情地回忆道:“徐向前是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常识的启蒙老师,正是他让我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离不开他无私的教育与帮助。”
李先念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显著的阶段。解放前,他专注于军事,指挥作战,先后担任了红30军政委、新四军第五师师长、中原军区司令员等职务,而这些军事才能正是在徐向前的指导下得以成长的。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迅速转向经济建设,担任了重要的政府职务。虽然他在这一领域几乎是白纸一张,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另一位改变他命运的导师——陈云。陈云,上海人,早在东北战场就开始担任经济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毛主席将陈云调到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时,李先念也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陈云的推荐和支持。
虽然李先念初入经济领域时毫无基础,但他虚心求教,尤其向陈云请教经济工作中的难题,经常亲自拜访陈云,甚至在电话中向他请教。陈云看到李先念具有很高的潜力,并且学习态度谦虚,因此在工作中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陈云不仅耐心解答李先念的疑问,还在具体的经济政策制定中给予了详细指导。
在陈云的帮助下,李先念逐渐掌握了经济工作的要领,得到了周恩来和陈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撰写《论十大关系》时,也采纳了李先念对财经工作的意见。李先念的经济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与陈云等人一起,被称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四大名旦”。
这两位伟大的老师——徐向前和陈云,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领域,都堪称一代宗师。徐向前不仅是十大元帅之一,还是杰出的军事战略家;而陈云则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早早便晋升为正国级领导人。能够遇到这样伟大的老师,李先念无疑是幸运的。与此同时,李先念也展现了非凡的天赋与学习能力,最终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在经济领域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作为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他的成就无疑与两位老师并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