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玉环喜欢的荔枝到底是怎么送到长安的?756年7月15日杨贵妃自缢
创始人
2025-09-16 09:02:43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杨玉环最爱的荔枝,究竟是如何送到长安的?

公元756年7月15日,马蒐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变故:唐朝的士兵爆发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下令赐死杨贵妃。历史上,杨贵妃一直以其美貌和奢华的生活而闻名,而她对荔枝的喜爱,更是广为人知。

杨贵妃本是四川人,年少时就对荔枝情有独钟。她到达长安后,虽然陕西的气候不适宜荔枝生长,但她依然舍不得这份美味,于是便指望从家乡四川运来。没过多久,她便发现,广东的荔枝似乎更为甘美,于是转而青睐广东的荔枝。

然而,荔枝作为一种易腐的水果,一旦摘下就容易变质。根据古人的描述,荔枝一旦采摘,“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为了让这道珍品能尽快送到杨贵妃的餐桌,古人曾尝试过多种保存荔枝的方法。

例如,徐勃在《荔枝谱》中提到,采摘后的荔枝可以用竹筒和泥土包裹住,以此延缓变质。虽然这种方法的保鲜效果有限,但它最多能延续5天,使得荔枝在这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新鲜感。而《广东新语》则提到了一种使用蜡封荔枝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保存数月,但实际上更多是将荔枝制成蜜饯,根本无法保鲜新鲜果实。

那问题来了,如何能将荔枝在运输的过程中保持新鲜呢?从广东到陕西的运输到底要多久?历史资料中有一段描述:“荔枝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能反映出从广东到长安运输的艰难。这个距离大约有1600公里,普通骑马至少需要10天以上的时间。如果采用加急的运输方式,换马换人,虽然可以加快速度,但即便如此,荔枝的运输仍然需要7天以上。

然而,古代的运输方式并不是那么简单。从广东到长安,需要跨越数千里的山川河流,特别是有些地方无法通过水路运输。虽然唐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驿站系统,驿站覆盖了全国,唐玄宗可以在6天内得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但给杨贵妃送荔枝的快马,无论如何也无法比得上叛乱的速度。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历史上,有一项技术巧妙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单纯通过快马运输,而是将整个荔枝树连根移栽,通过水路运输到接近长安的地方。史书记载:“以连根之荔,栽于器中……运至商州、秦岭不通舟揖之处,而果正熟,乃摘取过岭,飞骑至华清官,则一日可达也。”

这意味着,荔枝连着树一起运输,确保了它们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变质。整个运输过程经过水路和陆路的结合,使得荔枝在长安的时候仍然保持新鲜。

虽然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整个过程并非易事。首先,要将荔枝树移栽到巨大的花盆中,需要高超的园艺技巧;其次,能够运载大树的船只必须是大型船只,而不是普通小船;再者,移栽过程中,荔枝树会有掉果的现象,因此,可能只有树上不到十分之一的荔枝能够被成功运输到长安。这意味着,为了确保杨贵妃能吃到几颗新鲜的荔枝,可能需要运输多棵大树。

帝王的奢侈生活,或许就是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为了让杨贵妃品尝几颗荔枝,唐朝的宫廷动用了大量人力和资源,甚至不惜牺牲许多树木。也正因如此,唐朝在鼎盛时期所展现出的极度奢华和享乐,可能也与其随之而来的政治腐化和衰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声明:本文参考资料及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都警方通报女子自缢事件:排除... 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9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区大面街道辖区绿道发生一起自缢事件...
一颗暴涨500元!多个品牌涨价... “金价大涨,定价类黄金涨价在即,抢货模式开启。”这两天,有周大福品牌的柜姐在朋友圈挂出类似内容。 社...
泉城文旅新窗口:济南以“中转+... 9月13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湖北武汉举办“泉在济南·情满江城”双城互游暨“这一站,济南”秋季旅游...
一餐厅被曝收8个月婴儿茶位费,... 近日 黄女士(化名)称 自己在广东一家海鲜大排档 遭遇“茶位费刺客” 8个月大婴儿被收茶位费 黄女士...
中美长达六小时会谈,特朗普感慨... 在全球聚光灯下,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成为了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的主战场。然而,尽管表面上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城市打工人,花十几万回村给父母... “最近几年,“补缴社保”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为了让身在农村的父母能够领上一份足够养老的退休金,...
罗永浩炮轰西贝,网友:“西贝最... 近日,“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预制菜”一事引发持续关注。 罗永浩vs西贝事件还原 2025年9月10日...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 特朗普要北约国家对华征收50%-100%关税、停止购买俄石油 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13日致函北约国家,...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陈荟楠:西方伪史论,一颗玻璃心 在当今的网络世界和部分学术讨论中,“西方伪史论”悄然兴起,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持此观点者声称,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