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列宁的3份特殊“遗嘱”,到底写了什么?为何没能发挥正面作用?
创始人
2025-09-16 06:33:30
0

对于世界历史来说,列宁的影响力堪比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而列宁则是第一个真正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的领袖人物。列宁在俄国发动并领导了十月革命,掀起了全球革命的浪潮。他不仅对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世界无产阶级心中树立了几乎神话般的形象。如此重要的人物,他的生存与去世,显然对历史走向有着深刻且重大的影响。

尤其是列宁去世后,围绕他的“政治遗嘱”产生了许多谜团,最著名的便是这三份据说是他临终前留下的重要文件。虽然这些文件不是以正式遗嘱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口述记录或书信的形式存在,但史学界普遍将它们视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因为它们涉及当时俄国政治走向的核心问题。在这三份文件中,尤其有一份被后来的史学家认为,如果当时能真正被采纳,必将彻底改变俄国历史的轨迹。然而,历史无从假设,这三份“政治遗嘱”的命运为何未能发挥关键作用,其背后原因极其复杂。

列宁开始安排“后事”是在他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后,具体是在1922年12月16日之后。当时他的右臂和右腿已失去行动能力,部分瘫痪,身体只能局限于床榻或椅子,已无法继续用笔写作。对于以文字为武器的列宁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然而,尽管上帝关上一扇门,却为他打开了一扇窗:经过医生的努力,列宁的语言功能有所恢复,尽管说话仍不够清晰,但秘书能够听懂并记录他的口述。正是基于这一情况,列宁留下了那些重要且具有遗嘱性质的文件。

通常来说,当人临近生命终点,或身体状况极其恶化时,精神会格外集中,洞察力更为敏锐,往往会对生前最重要的事务做出最清晰、最准确的判断和安排。列宁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老练的政治家和当时俄国的最高领导人,他最关心的自然是国家和党的未来命运。自1922年12月23日起,列宁在要求下开始口述一封题为《给代表大会的信》的文件,这封信虽然表面是信件形式,实际上是一份极具政治分量的文件,专门为俄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准备。

这封信由列宁钦点的助手沃洛季切娃负责记录,历时三天,从12月23日口授至26日完成。在口述这份重要文件及其他相关材料时,列宁特别交代沃洛季切娃,要求将这些口述内容视为绝密文件,妥善保管,不得泄露给任何无关人员。

那么,这封《给代表大会的信》究竟写了什么?为何被史学家和列宁本人视为极其重要的政治遗嘱?随着史料的逐渐解密,我们今天得以一窥其中内容。信中主要论述的是防止党内分裂、保持政局稳定、对俄国中央委员会进行必要改革的问题。列宁指出,党内可能出现的分裂有两个层面:

第一,是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但列宁认为这类阶级分裂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

第二,也是他更为担忧的,是党内领导人之间因个人性格和权力斗争引起的分裂,特别指向了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两人。列宁对这两位领导人的性格与行为进行了精准分析,指出:

“斯大林掌握了无限权力,但我无法保证他能够始终谨慎地使用这种权力。”

同时评价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同志才华出众,但过于自信,过分专注于纯粹的行政管理。”

这两人几乎代表了党内的两大派别,一旦他们之间出现问题,整个党都会陷入危机。因此,列宁认为防止党内分裂的最好办法是改革中央委员会,将成员人数从50人增加到100人,并且其中应包含数十名普通工人。这一措施旨在扩大代表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少个人和偶然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看1923年1月4日列宁口述的另一封补充信件《对1922年12月24日信的补充》,其中包含了具体的两条建议。第一条是扩大委员人数,列宁强调这样做的“重大好处在于减少中央委员会决策时的个人偶然因素,更充分地准备和审核每一个决策……防止机构与群众脱节导致的分裂”。这条建议较为宏观,没有针对具体人物。

然而,第二条建议就极为敏感,那就是调整当时兼任总书记、政治局委员及组织局委员的斯大林的职务。对于斯大林而言,这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列宁在补充信中毫不掩饰地批评道:

“斯大林性格粗暴,这在党内同志之间尚可容忍,但担任总书记职位则完全不能接受。”

列宁对斯大林的判断非常精准。事实上,早在1922年斯大林权力日渐集中之时,他便开始推行独断专行的统治风格,与列宁在多项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比如格鲁吉亚事件,1923年1月24日,列宁试图解决此事,向值班秘书福季耶娃索要相关材料,却被告知材料在斯大林处,而斯大林以无政治局同意为由拒绝提供。

更甚者,列宁重病期间,斯大林已开始暗中布置,甚至于1922年12月18日成立了由自己领导的“医疗小组”,实质上是对列宁进行软禁,限制他接触外界信息,封锁消息,不让他了解时局动向。

尽管如此,列宁的影响力和威望依旧无人能及。若是他为1923年4月召开的俄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所准备的《给代表大会的信》得以公开宣读,斯大林的政治前途无疑将陷入巨大危机,甚至俄国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因此改变。

遗憾的是,列宁虽然多次询问医生能否亲自参加大会发言,积极配合治疗并不断口授文件,但最终因身体状况恶化,未能出席会议。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早已获悉信件内容,严密防范,采取措施阻止其在大会上公布。

更加戏剧性的是,列宁的“政治遗嘱”本是为化解党内矛盾、防止分裂而写,却在他去世后被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双方断章取义,互相攻击,成为党内权力斗争的武器。尤其是在1926年至1927年间,党内矛盾激化,两派皆借助列宁遗嘱的威望力图打压对方。

斯大林指责托洛茨基隐瞒并曲解列宁遗嘱,诋毁其为不可靠分子;托洛茨基则坚持列宁曾明确要求解除斯大林职务,警告其会导致党内分裂和毁灭。列宁当初希望通过6名中央委员之间的相互制衡来稳固局势,但在他去世后,这种制衡未能实现,反而导致一人被驱逐暗杀,四人遭镇压,唯有斯大林胜出,成为唯一的执掌者。

这并非列宁所愿,但却是历史反复上演的悲剧。翻开历史长卷,类似情节屡见不鲜,令人唏嘘。

根据沃洛季切娃的回忆,列宁这三封信本是一个整体,意图一并交给俄共十二大,但最终被拆分割裂,未能整体展现。信件反而被斯大林、托洛茨基等人碎片化利用,成为各自政治斗争的工具。

事实上,列宁去世前,这些口述遗嘱就已被斯大林率先用来攻击托洛茨基。列宁于1924年1月21日晚去世后,斯大林对遗嘱的拆解和曲解利用达到了顶峰,凭借各种手段打击对手,最终稳固了自己的独裁统治。

此后,列宁的“政治遗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列为禁忌,拥有这些文件甚至被视为罪证,持有者常遭判刑、流放等惩罚。

不少历史学者形容列宁的“政治遗嘱”如同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其释放的政治能量无人能控。

直到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才将遗嘱公开,令其重见天日。1956年,《共产党人》杂志不仅全文发表了《给代表大会的信》等文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德转列阿莫林执教曼联英超战绩,... 直播吧9月16日讯 英超第4轮战罢,曼联1胜1平2负积4分位列联赛积分榜第14。 德转列自阿莫林执教...
原创 难... 9月9日凌晨,以色列空军对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长途精确打击,使用了历来从未公开的先进空射弹...
曼联董事会力挺阿莫林:数据揭露... 曼联在刚刚结束的曼市德比中遭遇了令人痛心的0-3惨败,球队主帅鲁本·阿莫林因此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然...
原创 曹...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他所建立的魏国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角。然而,这位被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
原创 村... 在日本侵略广东期间,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在一个小村庄里,一群日本士兵竟齐齐跪拜在一座古老房...
原创 从...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加丰富。全文字数变化不...
原创 被... 在中国的地理区域之中,江南是一个区域概念,泛指长江以南的地方,并没有一个具体而且确切的地方。 说起江...
原创 1... 好的,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台湾的“独派...
原创 2... 慈禧太后的生平与临终前的状况 提起慈禧太后,许多人都知道她是清朝末年最具权势的女性之一,掌握了几十年...
原创 朱... 朱元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放牛郎,一跃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建立了辉煌的帝国,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然而,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