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两员猛将,一个学许褚,一个学关公,都败在努尔哈赤手中
创始人
2025-09-16 03:00:49
0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怀着“七大恨”的强烈愤怒,向天发誓要讨伐明朝。他率军奇袭抚顺,巧妙智取清河,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明军遭遇惨败,总兵官张承荫英勇战死,随行的一万多名将士几乎全军覆没,此战一时震惊朝野,引发巨大恐慌。

次年,明朝辽东经略杨镐集结十万大军,联手满洲世仇叶赫部的两万兵力,以及朝鲜派来的两万援军,号称47万大军,兵分四路,密切配合,誓要攻克女真政治中心赫图阿拉,进行围剿。

然而,明军行军之初,机密便被泄露。努尔哈赤迅速调集六万多八旗精锐,采取“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灵活战略,将敌军分兵的劣势转为自己的优势,逐个战役击破对手,实现以少胜多的奇迹。

在这场著名的西路战斗中,总兵官杜松率军首战即遇败绩,身中箭矢壮烈牺牲,紧随其后,北路总兵官马林和东路总兵官刘綎亦先后溃败阵亡。情势危急之下,朝鲜都元帅见风声不妙,急忙带队投降,明军士气一落千丈。

这场西路激战史称“萨尔浒之役”。从军备角度来看,明军拥有火器和钢炮,武器装备远胜八旗兵。同时,杜松和刘綎均是万里挑一的猛将,杜松崇拜三国猛将许褚,刘綎则仰慕关羽,然而两人均败在努尔哈赤手下,令人感叹。

杜松英勇无畏,战功赫赫,自幼酷爱《三国演义》,尤为欣赏“虎痴”许褚赤膊上阵的英勇形象。他最喜欢的时刻,就是脱去上衣,向人展示满身刀疤枪痕,彰显自己杀敌无数的丰功伟绩。

这次出征前,他依旧故技重施,脱去上衣,横枪策马于城中巡游,藉此展示忠勇与必胜的信念。当时烈日炎炎,杜松背上的红色伤疤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引得满城百姓为之喝彩,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临阵前,面对涌来的黑压压八旗兵潮,杜松忆起《三国演义》中许褚裸衣斗马超的壮烈场景,也未忘城中百姓的鼓掌喝彩。他热血沸腾,脱下上衣,扬起枪矛,奋勇直扑努尔哈赤阵地。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阵浓雾遮天蔽日,天地一片昏暗,数尺之外一片漆黑,杜松担心敌军看不清自己的伤痕,便命令明军点燃火把,试图借光展示威风。

但这反而成了明军的致命弱点。火把将明军暴露无遗,满军则藏于黑暗中,杜松裸露的身体成了敌军的标靶。

努尔哈赤见此情景,暗自窃笑,怒吼道:“蠢猪,看我如何灭你!”随后率领六旗主力从正面猛攻,命其子代善与皇太极分率部队从右翼夹击。

最终,赤膊上阵的杜松身中十八箭阵亡,惨烈程度远胜许褚。杜松如同一段木头般,从马上跌落,明军见状顿时军心大乱。满军乘胜追击,6万明军全军覆没,场面极为惨烈。

另一位总兵官刘綎则是明朝当时最为骁勇的将领之一。他曾征战缅甸、抗击日本侵略,还率军援助朝鲜抵抗倭寇,历经数百战役,名声震慑四方,令敌军闻风丧胆。

刘綎所持镔铁大刀重达120斤,比三国名将关羽使用的81斤青龙偃月刀重出近四十斤。骑马挥刀时,他能使出如满月般旋转的刀势,故被誉为“刘大刀”。

更惊人的是,刘綎曾单手举起一张摆满酒菜和碗盏的柏木八仙桌,绕堂三周后稳稳放下,然后一口气将满桌酒菜吃净,显示其惊人的体力与胆识。

这样英勇的将领,竟在东路战役中败给努尔哈赤,同样阵亡,导致杨镐的47万大军全线崩溃。

这显然不是单纯“兵家常事”的失败,而是明朝内部腐败、政治昏乱以及军队涣散的体现。

萨尔浒之役中,杜松和刘綎两员猛将的战死极大打击了明军士气。从此,“满兵”、“辫子兵”、努尔哈赤的名字成了明军将士心中的噩梦,军心动摇。此役的胜败,直接影响了明清两朝的兴衰存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九五之尊,至尊无上。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宝座一直是众多权臣和野心家们所追逐的目标。这个位...
原创 蒋... 1949年,解放军突破了长江防线,向成都逼近,局势愈加危急。胡宗南看到形势无法挽回,急忙把烂摊子甩给...
理论中原|李庚香 宋淑芳 栾俊... □李庚香 宋淑芳 栾俊毓 文字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守护者,也是文明的传播者。而今,随着数智时代的...
原创 开... 改写后的文章: 在我军的历史档案中,翻开开国将帅的传记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在1000多位...
原创 七... 1942年,时局动荡不安,日本的铁蹄已经踏入了中国的领土,战火四起。为了抵御日军的侵袭,杜聿明将军奉...
原创 袁... 好的,我会帮你保持文章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 ...
原创 这... 这张照片展示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与著名流体力学家周培源的女儿周如枚的合影。照片中的两人穿着朴...
8000余斤猕猴桃被盗 周至警... 近日,西安市周至县公安局通过多警种协作,成功侦破两起系列猕猴桃盗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朱某某、闵某某等...
原创 曾... 在我国近现代历史波澜壮阔的岁月里,涌现了大量的仁人志士,他们或投身革命,或为国捐躯,许多人在这个过程...
原创 “... “得传国玺者得天下”,这一传言曾让无数帝王将相为之疯狂。然而,这方承载着至高权力象征的传国玉玺,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