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把北魏打得找不着北的柔然,为何忽然间消失?突厥:当然是我干的
创始人
2025-09-16 01:31:48
0

柔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活跃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民族的名称在南北朝时期并不统一,南朝称之为“芮芮”,《南齐书》记载:“芮芮虏,塞外杂胡也,编发左衽。”;而北朝则称其为“蠕蠕”,《魏书》则记载:“蠕蠕,东胡之苗裔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蠕蠕”这一名称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赋予的,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魏书》上写道,拓跋焘认为这些人“无知,状类于虫”,因此他才将他们的名字改为“蠕蠕”。这种命名反映了他对柔然人智力的蔑视,认为他们就像是无思考能力的虫子一样,所以北魏的所有官员都被要求使用这一称呼来指代柔然人。

然而,柔然一词是这个民族的自称,既《魏书》又《北史》都清楚记载:“自号柔然”。关于“柔然”这一名称的含义,历史上有不同的解释。白鸟库吉在《东胡民族考》中解释为“贤明”,藤田丰八在《东西交涉史の研究》中解释为“法则、礼仪”,而内口吟风在《北アジア史研究》中则认为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牧草,基于古代南西伯利亚一些部落将河流、草木等自然物象作为部落或族名的传统,因此“柔然”或许是一种特定地区的牧草名。

至今关于柔然的民族归属仍然没有明确结论,学界有诸多不同的观点,有说其属于东胡、鲜卑、匈奴,甚至有观点认为它属于“杂胡”。最早记载柔然的《南齐书》称其为“塞外杂胡”,这里的“杂胡”指的是那些在匈奴帝国解体后,曾与匈奴部族有过政治或血缘关系的部落。王义康认为,魏晋时期的“杂胡”就是指那些匈奴帝国之外的部族。虽然《南齐书》将柔然称为“杂胡”,但这一说法过于笼统,因为“杂胡”基本上指的是所有与匈奴有关系的部落。

《宋书》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即匈奴的分支;《魏书》则认为柔然是“东胡之苗裔”,东胡是商周时期就存在的一个古老民族,位于中国东北,后来分化为乌桓和鲜卑两个主要的部落。根据《魏书》记载,柔然的核心部族是木骨闾部,这个部族的创族者名为“木骨闾”,他原为鲜卑拓跋氏的奴隶,后因战功得到自由,并成为骑兵。

木骨闾的后代在拓跋猗卢统治时因罪被迫逃亡,带领一群奴隶自立为部落,最终加入了纥突邻部。木骨闾死后,他的儿子车鹿会继承了部落,并在不断扩张中逐渐建立起了柔然的雏形。随着车鹿会的壮大,他的部落成为鲜卑部落联盟中的一员,但他始终臣服于鲜卑拓跋部。柔然的族名“郁久闾”即来源于木骨闾的名字。

车鹿会的去世后,柔然部落经历了几个领导人的更替。最终,在与纥突邻部的斗争中,柔然逐渐脱离了依附状态,最终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尽管如此,柔然依旧在大部分时间内与北魏的拓跋氏保持着紧密的关系,时常为求生存而依附不同的强权。

柔然在开始崛起的过程中,尽管尚未形成强大的国家,却具备了灵活的生存策略。随着车鹿会去世,柔然部落的力量有所分裂。到了北魏太祖拓跋珪的登基后,柔然因其不屈服于北魏的扩张而成为北魏的眼中钉。拓跋珪以武力征服了许多鲜卑部落,而柔然则被视为一个潜在威胁。在经过多次战争后,北魏终于在391年大败柔然军,迫使柔然向北魏投降。

投降后的柔然部族分别由不同的领导人带领,命运各异。柔然的东部和西部被分裂成两个部分,各自由不同的领袖统治。虽然北魏有时对柔然采取防御策略,但柔然的存在始终是北魏北部边疆的巨大威胁。柔然与北魏的边境争斗持续了几十年,直到北魏的太宗拓跋嗣决定亲自出征,在410年通过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彻底击败了柔然。

社仑的死标志着柔然汗国的衰落。在此之后,柔然一度处于和平与动荡交替的状态。虽然柔然在斛律领导下曾试图恢复强大,但其最终还是因内部分裂和外部压力而彻底灭亡。斛律死后,柔然开始逐渐失去对外的控制,并最终被北魏完全吞并。由于北魏的不断压制,柔然最终走向了分裂与灭亡的命运。

虽然柔然在历史上已经消失,但他们的遗民有的西迁,有的被突厥化、契丹化,成为了后来北方游牧民族的组成部分。部分柔然余民通过与鲜卑的融合,最终同化为中原汉族,并融入到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至今,河南、山西等地的部分姓氏如闾氏、郁久闾氏、茹氏等,传承的可能正是柔然人的血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基辅援乌峰会爆发激烈争吵,哪个... 文/三玄 上周末,欧洲多国领导人跑到基辅,举行了一场“雅尔塔欧洲战略”年度会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内忧外患!曼联财报揭示危机,拉... 曼联足球俱乐部,作为英超历史最为辉煌的球队之一,近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根据曼联官方的声明,俱...
官方通报“52岁女子踩到废弃氢... 9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9月9日,涂某某(女,52岁)在...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民众第一次从广播中听到了天皇的声音,宣告了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彻底失败。这一...
原创 建... 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历史上的一位复杂人物,至今仍在影视剧中频繁出现。不同版本的朱允炆各有其独特的诠...
原创 道... 改写后的文章 1860年4月,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军队发起了对上海的进攻。若从全局角度来看,这场战斗似乎...
原创 岳...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岳飞的冤屈至今令人心痛,尤其是他于1140年被冤枉...
原创 明...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任何时代,总会有忠诚为国为民的英雄,他们忠心耿耿、矢志不渝,这种忠诚是中华民族...
原创 明... “陛下!臣如今年事已高,已无法继续为您效力,只求能够告老还乡,享清福!”此人正是汤和,一位跟随朱元璋...
原创 曹... 阳平关失守,张鲁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准备开城投降。当消息传来时,他的心情已经沉重至极。阎圃赶紧力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