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总后部长将助理员改为参谋,张爱萍:这不乱套了?反怼:乱什么套
创始人
2025-09-15 21:03:00
0

1959年,在总后勤部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邱会作被任命为部长。刚上任时,他对总后的各个业务部门实施了较大幅度的改动。他深知,我军的后勤体系是从苏联军队中搬过来的,认为其架构并不符合我军的实际需求。他指出,业务分工过于细化导致问题处理起来牵扯的面幅广,结果不仅增加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扯皮,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在60年代初,邱会作对总后勤机关进行了多次精简,试图从根本上优化组织架构。他把原有的十三个部门合并为九个,经过整编,人员也从2500多人锐减至1200多人。之前,指挥部门被称为参谋,政治部门称为干事,而后勤部门则称为助理员。邱会作决定将助理员的称谓改为参谋,并在1962年的全军装备编制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这一计划。他认为,司令部的行政指挥部门和总后司令部的助理员都应统一称为参谋。

对此,主管全军装备及行政工作的副总长张爱萍提出疑虑,直接问道:“这样不会弄得一团糟吗?”他认为,过去打仗的部门称为参谋是容易理解的,而干事和助理员的称谓也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如果统统改成参谋,作战单位与非作战单位的区分就模糊了。邱会作毫不犹豫地回应:“乱什么套?难道后勤的人员改叫参谋就会陷入混乱吗?这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此番话语气激烈,身为副总长的对方显然并未料到邱会作会如此直言,实际上在职级上他是上级,理应就称谓的变更提出更有条理的方案,而不是直接反驳。尽管上级采纳了他的意见,但是提出的疑问让他显得颇为焦虑,这显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

在总政部安排老干部到总后勤部时,他也曾与肖华发生争执,而对方则是军委副秘书长兼总政副主任。邱会作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此优秀的干部,为什么不分配到总政工作呢?”在一次筹设后勤学校的过程中,当总政副主任徐立清提出他的看法时,邱会作依然没有留情;在干部的任免会上,他还曾对甘泗淇副主任表达过不满。他坚信自己所提的意见和建议是准确无误的,毫不容忍别人提出质疑。

关于将助理员改为参谋这件事情,作为主管干部的同事们也只能理解情况后给予反馈。而罗瑞卿总长在了解情况后支持了他的意见,认为应该统一称谓,将各种职务统一整合。此时,邱会作似乎已然觉得上级对他的支持就是对他决策的肯定。

此外,邱会作也考虑到司令部核心部门的名称问题,认为“计划处”这一名称显得与其实际功能不符。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更为贴切的名字——“作战勤务保障处”,更名后他自信其准确性,随即向刘帅请示并获得了认可。由此可见,他的思维极具前瞻性。

在供应部的命名上,他的主意也颇具特色,尽管有人建议叫“供给部”,他却并没有同意。他有着足够的自信,这不仅源于他身为军委办公会议成员的身份,能够参与到军委的日常工作当中,也因上级之前对他工作表现出的强大支持。被推荐担任部长的他,作为一名准兵团级干部,能够被中央首长任命,实属不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林子祥叶蒨文罕见透露婚姻生活,... 林子祥叶蒨文近日受访时罕见透露婚姻生活。林子祥称自己睡觉需要安静,但叶蒨文却喜欢晚上看电视,最终两人...
主力资金 | 尾盘主力资金巨资...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9月15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行业板块涨少跌多,游戏、农牧饲渔、汽车整...
外媒:反击美加征39%关税,瑞... 综合路透社等外媒报道,瑞士钟表制造商Swatch(斯沃琪)近日推出一款限量版手表,以回应美国对瑞士进...
原创 明... 中华历史与道教的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诸多思想体系交织碰撞。而在这其中,“道...
原创 无... 清朝的各省官员按照品级和职务的不同,分为封疆大吏、地方大员以及中下级官员等多个层次。在这个体系中,通...
助力非遗薪火相传——“曹路故事... 近日,“曹路故事”创作训练营开营仪式在曹路历史文化馆举行。“曹路故事”创作训练营旨在挖掘和传承曹路非...
原创 张... 搜索“张飞”名字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出来的,往往不是古老的《三国演义》,也不是那位英勇无敌、令人敬畏...
原创 我... 孙中山先生被中国国民党尊奉为“国父”,并被中国共产党视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伟大历史地位在中国...
14世纪末至15世纪中期欧洲危... 1493 年巴塞尔的木刻插图,出自《 纽伦堡纪事簿 》 / 维基媒体共享资源 到1300年,人口增长...
再勘秦始皇陵,考古队挖出两只栩... 秦始皇陵里可不只有威武的兵马俑,还有活灵活现的仙鹤!2001年,始皇陵的K0007陪葬坑里,出土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