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在易水边,燕国剑客荆轲带着太子丹的期待,坚定地踏上了前往秦国的旅程。
当时,前来送别荆轲的人有很多,哭声此起彼伏。当荆轲与秦王当场交手的时候,竟然意外落败了。
那么,这位以剑术闻名的刺客,为什么在一对一搏杀中如此不堪?
“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在战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与此同时,这个故事也让人们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什么拥有高超剑术的荆轲,竟然不是秦王嬴政的对手?
众所周知,荆轲是一名满怀侠气的忠勇之士。
他为报太子丹知遇之恩,不惧艰难,坚决完成使命。其实,荆轲这个人的性格比较沉稳,做事不张扬。
其中,鲜为人知的是,荆轲真可谓文武双全,才能卓越。
他平时喜欢读书,剑术也练得相当不错,还特别爱跟有本事、讲道义的人交朋友。
因此,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荆轲逐渐进入到了燕太子丹的视野之中。
那么,当时燕国的处境究竟怎么样?当时的燕国蓟城,秋风萧瑟,已经带来了一些刺骨的凉意。
太子丹的心情特别焦躁,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因此,他来回踱步,头脑在飞速运转,慢慢陷入了沉思。
当时,他看着地图上,秦国的疆域越来越大,一度逼近了燕国的边境。
原来,秦国凭借着超强战力,已经消灭了赵国。这样一来,燕国的门户大开,失去了“天然屏障”。
燕国直接面临着秦国的疯狂攻势,简直就是退无可退。面对如此危急的处境,燕国陷入了恐慌之中。
这个曾经与秦国结盟的北方小国,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
在朝堂上,燕太子丹问道:"太傅,燕国真的没有活路了吗?" 太子丹紧紧抓住太傅的手,眼眶中满含热泪。
太傅叹了口气说:"秦国占据关中与巴蜀,兵力财力远远超过了其余六国的总和,国力十分强盛。”
太傅还认为,燕国连赵国一半的兵力都没有,如果与秦国正面抗衡,就好像是以卵击石,根本毫无胜算。
然而,太子丹不甘心,不愿意就这样向秦国投降。他还是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或许事情会有转机。
当时,他想起父王面对秦军时的胆怯与懦弱,心里就很不舒服。
就在他感到无助的时候,田光的求见带来了一线希望。
这个在燕国江湖中威望极高的侠士,拍着胸脯向太子丹推荐了一个人。
他对太子丹说道:"荆轲,此人行侠仗义,胆识过人,或许能成大事。"听完田光的这一番话,太子丹立刻打起了精神。
于是,他立刻命人备车,亲自去寻访荆轲。找到荆轲的时候,他正与高渐离在酒肆里喝酒。
太子丹看到荆轲穿着粗布衣衫,上面满是酒渍,有可能是喝得太尽兴了。
除此之外,荆轲的怀里还抱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铁剑。他虽然醉眼朦胧,但是眼神十分坚定。
太子丹问道:"先生可否愿为燕国除去秦王?" 这时,荆轲突然喝下了一大碗酒,提起了兴趣。
他说道:"太子如今肯以国士之礼待我,我必以国士之忠相报!"
从此,荆轲搬进了太子丹的住所,每日锦衣玉食,车马相随,享受着燕国最尊贵的待遇。
另外,太子丹还为他找来了美人弹奏古琴,只为让他心情舒畅。
三个月之之后,荆轲终于提出了计划:"要接近秦王,必须有他最想要的东西。”
荆轲认为,秦王现在最想要的东西无非是督亢的地图和樊於期将军的首级。
原来,樊於期是秦国的将领,因为得罪了秦王,全家来到了燕国。
当时,荆轲提出这个计划之后,太子丹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后来,当荆轲找到樊於期说明来意的时候,这位将军沉默了许久。
樊於期心想:“如今这种情况,看来自己是在劫难逃了,还不如答应下来,既能留下好名声,又能保卫家人的安全。”
他对荆轲说道:"如果这样能够解除燕国的危机,这是我的荣幸!"
除此之外,他向荆轲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燕国能够照顾自己的家人。
就这样,荆轲的计划进行十分顺利,已经拿到了这两件物品。
准备完毕之后,荆轲就决定上路了。当时,易水河畔的送别仪式庄严肃穆。
高渐离击打着筑琴,歌声在寒风中回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对家乡也充满了不舍,一一与家人进行了告别。
当时,太子丹亲自到易水河送别荆轲,望着荆轲远去的背影,心情非常复杂。
他深知,荆轲此去恐怕凶多吉少,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然而,为了燕国的安危,他只能选择赌一把。就这样,荆轲带着秦舞阳来到了咸阳城。
当他们进入城中,咸阳宫的巍峨超出了荆轲的想象。他发现秦军士气高涨,装备精良,明显比燕军强很多。
当时,他与秦舞阳各捧一个木匣,准备进入咸阳宫觐见秦王。秦舞阳是燕国名将秦开的孙子,传说十三岁就杀过人。
但此刻他的脸色惨白,握着木匣的手不停颤抖。
当他们进入宫殿之中, 秦舞阳的慌张表现引起了侍卫的关注。
他严厉呵斥道:"这个人怎么回事?"秦舞阳吓得腿都软了,差点瘫倒在地。
荆轲上前一步说道:"北方蛮夷之人,没有见过什么大场面,望请恕罪。"
秦王嬴政坐在宝座上,仔细打量着他们,吩咐道:"只允许正使上殿"。荆轲深吸一口气,独自捧着木匣上前。
打开装着樊於期首级的匣子,秦王满意地点点头,又指了指另一个匣子:"把督亢地图呈上来。"
荆轲展开地图,细腻的丝绸上画着燕国最肥沃的土地。
秦王的目光随着地图的展开而移动,全然没有注意到地图末端露出的短剑。
就在地图完全展开的刹那,荆轲用左手迅速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藏在地图里的短剑猛刺过去。
这把由赵国徐夫人打造的利器上面有剧毒,见血封喉。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秦王猛地一挣,华贵的袖子 "嘶" 地一声被扯断,他连滚带爬地躲到了青铜柱子后面。
秦王赶紧喊道:“有刺客,快来救驾。”荆轲则紧追不舍,两人围着柱子奔跑。
有一名武士拦住荆轲的去路,荆轲与其进行撕扯。
这时,秦王拔出了腰间的宝剑,身手十分敏捷,用力劈向了荆轲。
荆轲的大腿受了伤,难以继续追赶。荆轲站立不稳,踉跄着后退,却将手中的短剑奋力投向秦王。
"叮" 的一声,匕首钉在了铜柱上,并没有击中秦王。之后,武士们一拥而上,立马杀死了荆轲。
至此,荆轲刺秦王宣告失败。那么,荆轲为什么会失败呢?
有的人认为荆轲的剑术并非顶尖,不过是江湖游侠的水平罢了。有的人认为秦舞阳的临阵怯场,也导致了荆轲的失败。
他们觉得秦舞阳武力超强的说法,很可能是夸大其词。
咸阳宫的威严气势,彻底击垮了他的心理防线。
如果他能像荆轲预想的那样,在关键时刻冲上去牵制秦王,或许结局会完全不同。
此外,荆轲的心态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他真的想活捉秦王,而非杀死他。
这种在你死我活的刺杀中不该有的犹豫,让他错失了最佳时机。
荆轲刺秦的失败,彻底激怒了秦王嬴政。
原本还在犹豫是否先灭燕国的他,立刻下令王翦率领二十万大军北上,迅速消灭了燕国。
或许,荆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刺秦的成败,而在于他让我们思考:当我们面对强大的力量时,是选择屈服还是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