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夹击下最终灭亡,这个政权苦撑了整整120年,终究难逃覆亡的命运。
参考《金史》《元史》《宋史》三家资料,回望那年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关注战乱中十位不同身份的女性在劫难中的遭遇,刻画出战争冲击下弱者被无情碾压的真实痛感。
首先,金哀宗的母亲徒单太后,年约六旬,女真人,身为最后一任皇太后。
她被速不台的军队俘获后,被迫步行随大军前进,备受羞辱。
她面临蒙古将领劝降断然拒绝,毅然绝食三日,不久于郑州自杀。
最终,太后在逃出汴京时被捕,押解北去途中自尽而亡,这些都可以从《金史》后妃传中读到。
哀宗的皇后,完颜氏,当时三十八岁。
《汝南遗事》记载她带着宫女在小巷与入城之兵顽抗,焚毁幽兰轩,奋力反抗。
城门破坏前,她还组织后宫女眷进行抵抗。
据说她自焚于幽兰轩,而在开封挖掘出的金代宫殿瓦片上也发现过火烧过的痕迹,为史载增添实物证据。
完颜承麟的嫡妻,年仅二十五。
在丈夫刚刚登基一小时便战死以后,史书称末帝只存在极短时间。
这位妻子抱着年幼的儿子投身汝水自尽,场面令人唏嘘,相关记载见于《金史·哀宗纪》。
阿鲁真出身宗室,不同寻常。
她带领残部在会州死守数月,孤军苦撑,但最终城破,聚集家族妇女自焚,以身殉国,是正史中唯一被记载为将领的女性,《金史·列女传》有载。
徒单氏是卫绍王的女儿,年约二十二。
根据《归潜志》记载,她被蒙古军虏去后,被分配给蒙古千户为妻。
朝代更替后,有史料记述她的儿子成了元朝百户长。
从《元史·太宗纪》中可以找到她命运的蛛丝马迹。
乌林答氏是金世宗曾孙女,年仅十七。
《金史·列女传》记载,她在被掳掠之时,为抗拒被逼婚,剪去秀发、毁去容貌,但最终还是被蒙古人强纳为妾。
她沿途在衣襟缝下用女真人文字写血书抗争,《归潜志》还记下她一边行路一边用母语哀歌自悼,表现了文化上的不屈。
乌古论氏则是商人之妻。
有经济文献记载,在金京汴梁被围困时,一支簪子才换得一升米,可见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后来,《金史》记载汴京粮草耗尽,饿死病死者无数。
而她挨饿受困时,幸好碰上路过的宋军才被救。
《宋会要辑稿》对此也有记述。
尼庞古氏出身农家。
河南出土一处金末乱葬坑,考古检测显示她的头颅有刀伤,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证明,死亡原因是大规模屠杀,这些白骨默默道出底层平民的苦难。
仆散氏是一位乐工女性。
据《元史·塔察儿传》描述,她被分配给有功的蒙古将领;另有文人元好问的笔记《续夷坚志》记录,她弹奏的琵琶声突然停止,随后跳井自尽。
考古学家在开封州桥遗址还发现了宋代的乐坊遗迹,以及多口古井,似乎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另一位仆散氏则是宫女中的领头人物,时年二十八。
据元好问的诗注,她带头召集三百名宫女一同投井自尽。
2018年,考古人员在南阳蔡州遗址挖出一根刻有贞祐三年制的金簪,很可能原属这批入宫的女性之一,时间与金宣宗末期相符,她们的命运至今让人唏嘘。
这十位女性,有皇族、贵妇、将门女、商人妻、农妇、艺女、宫女,身份各有不同,却都无法逃脱时代的恶浪。
在金朝倾覆之时,这些女性的悲剧,真实地映照着弱势人群在战火中经受的创痛与压榨。
史书和考古残骸,至今仍在无声地述说着那段不忍细看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