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年轻人的第一套瓷器茶具怎么选?攻略写好了,看完不花冤枉钱
创始人
2025-01-28 07:01:16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天下午,和几个朋友相聚一堂,围坐品茶,谈天说地。

席间有人感叹,喝茶这事儿,真容易让人上瘾,就连买茶具,也成了欲罢不能的乐趣。

一开始为了学泡茶,就从最基础的茶具入门。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先买白瓷材质的盖碗、品茗杯,搭配玻璃公道杯慢慢练手。

泡茶技艺日渐熟练后,开始泡茶待客,这时除了实用性,在美观性上也有所要求。

到了现在,只要遇到符合自己审美的茶具,就迫不及待地收入囊中。

不知不觉间,家中也添置了一面专门用来摆放茶具的博古架。

当然,好器永远不嫌多,每一套茶具都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所在。

用不一样的茶具泡茶,有时还能品出不一样的心境与味道。

时常有年轻茶友前来请教,询问挑选瓷器茶具时,是否有什么特殊的讲究。

为自己准备第一套茶具,不只是为了方便日常使用,更蕴含着一份别样的期待。

在这其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又有哪些值得推荐?接下来就与大家一同分享。

《2》

主泡器选盖碗,比茶壶更能还原茶叶本味。

当下常用的泡茶用具,大致可分为茶壶和盖碗两类。

大多数时候,老茶客们用的都是盖碗,原因正在于百搭性,一只就能解决所有茶类的泡茶需求。

而不少年轻人,有着购买前先搜寻攻略的习惯,他人的一句话,往往就能改变自己的决定。

看多了“盖碗容易烫手”的评价,虽然有些帖子有夸大拉踩的嫌疑,但心中难免会受到影响,悄悄打起了退堂鼓。

经常有新茶友好奇地问,经常用盖碗的人,是已经烫习惯了吗?

想到从前的不断练习,虽然一开始手指也会被烫红,但逐渐掌握要领后,这样的现象发生得越来越少。

反倒是有把手、看起来更方便的茶壶,使用时有着诸多局限。

细长的壶嘴设计,导致出汤速度较慢,虽有小桥流水般的美感,但延长了茶与水接触的时间,易使茶味物质过量析出。

大部分茶汤倒出后,需要加大茶壶的倾斜角度,壶内的茶叶受重力影响,很容易堵住出水口,使得茶汤难以完全沥干。

不具备快出水和出汤干净利落的优势,再加上使用后清洗不如盖碗方便、容易隐藏死角,茶壶的实用性会差一些。

用盖碗泡茶,出汤时大拇指和食指紧握碗沿,避免触碰到碗身,食指搭在盖钮上固定开口大小。

不仅不易烫手,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茶汤完全倒出,不干扰茶叶原本的风味。

再加上盖碗合盖后,内部接近完全封闭的状态,激发出的香气一部分落入水中,一部分凝结成盖香。

劣质茶隐藏的各种异味,此刻也无处逃脱,通过闻盖香就能初步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程度。

由此可见,盖碗在所有茶具里的作用和地位,始终无可替代,泡茶效果更纯粹客观。

《3》

手工制品更有质感,用久了也不容易腻。

市面上的茶具器型多种多样,其中传统撇口盖碗最为常见。

总有一些偏好新鲜事物的年轻茶友,希望在这方面也能展现个人特色,更喜欢买一些造型奇特的茶具。

前端时间,有茶友分享自己在线下购买的三角盖碗,器型又宽又矮,在一众茶具里极其与众不同。

在家泡茶时才发现,比起盖碗,或许更适合将它称作“炖盅”。

厚重的材质,不仅加大了出汤时手腕的负担,茶汤的温度也难以散发,更容易烫手。

因此,这只三角盖碗只被使用了一次,就和前几回踩坑买到的茶具一起,被收到了柜子里。

而目前最常用的,还是最初买的标准白瓷盖碗。

还有一部分茶友,更注重茶具的颜值,特别是在挑选品茗杯时,要求进一步放宽,认为只要外观好看就行。

不少图案是釉上彩的陶瓷类茶具,价格便宜,当下流行的样式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就成了他们的挑选对象。

然而,批量生产的廉价茶具,工艺自然谈不上多用心,一段时间过后,不耐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

试想一下,要是花纹剥落的碎屑没有及时发现,随着茶汤一起进入人体,恐怕让人很难安心喝茶。

更何况,当下流行的款式,图的也只是当下的新鲜劲,一旦看腻了,往往就会想着换新的代替。

这样一来,虽然喝茶时间不长,但家中茶具却越积越多,总是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些情况,不如一开始就精挑细选,在器型合理实用的基础上,细腻别致的工艺,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手工烧制的薄胎茶具,触感温润,手感轻便,散热速度也快。

图案或纹样不一定要非凡出奇,色彩搭配和谐、笔触细腻,才是真正的物有所值,永不过时。

《4》

第一套茶具,买套组还是分开搭配好?

临近过年,各种“厂家回馈掉落”的直播活动层出不穷,几十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一件茶具套组。

如此低廉的价格,换做平常只能买到普通的盖碗,商家能让利促销,大多售卖的是质量不过关的残次品。

而对茶具完全不了解、想买来练手的新茶友,正是他们的主要受众群体。

要知道,一件泥料优良、图案清晰、整体轻巧美观的茶具,在制作时所耗费的成本和精力可不算小。

因此,真正品质上乘的茶具组合,价格必然不会太低,也不可能在直播间里一再降价促销。

如果预算有限,更推荐大家分别挑选几件必要的茶具进行搭配,只要风格统一,泡茶时同样具备观赏和把玩价值。

以最近觅得的青花釉里红二才盖碗《喜鹊闹梅》为例,不需要别致的器型结构,也能瞬间吸引众人的目光。

“红包翠”的细节,是釉里红烧制的精髓所在,颜色自然晕散,又具备厚薄流淌的变化,热烈且鲜活。

碗盖与碗身上有红梅凌寒傲立,枝头还有一对喜鹊相望而立,栩栩如生。

握在手中把玩,仿佛能听到清脆的鸣啭声,更蕴含着喜上眉梢的期盼。

揭开盖碗,洁白如玉的主基调中,碗底同样有红梅绽放,实际使用时,也不干扰叶底的观察效果。

挑选与之搭配的,是薄胎斗彩品茗杯《梅兰竹》,整体风格与盖碗相得益彰,搭配起来也和谐统一。

翠竹与假山相映成趣,色彩对比分明,搭配上梅与兰,岁寒三友的经典形象跃然其上,清雅而不觉俗气。

与市场上的普通贴花茶具相比,工笔手绘的细腻之处立见分晓。

既承载了传统的深厚寓意,细腻笔触又融入了新颖的元素,作为年轻人的第一套茶具,用上许多年也不觉过时。

《5》

网上也有人说,只要茶叶的品质够好,用什么杯子泡出的效果都不难喝。

可一款茶除了喝味道,还有着多变的香气、入口的厚度等方面值得细细深究。

而这些美妙的体验,都离不开茶具的辅助作用,助力茶叶释放出隐藏于深处的内质。

好不容易得来一份珍贵的高山好茶,又有谁舍得随意找个玻璃杯来泡呢?

以好器待好茶,最终那份香清甘活的享受,必然不会令人失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双江县饮也茶叶铺(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双江县饮也茶叶铺(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先菊,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手举加沙死伤平民照片 阿尔及利... 27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问题举行公开会,审议加沙局势,关注当地饥荒问题以及平民与记者遭袭遇害事件。...
原创 山... 山东省,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汉代时期,齐鲁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
原创 李... 恰恰相反,当时李建成的身边并没有多少称得上“厉害”的角色,反倒是李世民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网罗了为数不...
原创 曹... 引言: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
原创 从...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历史上超传奇的慕容家族。这家族的故事啊,简直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大片,从默默...
韩国千年的北进:中国已让再让,... 在历史上,韩国和朝鲜是完全不同的国家。朝鲜是中国东北的民族建立的政权,而韩国则是半岛南部的三韩建立的...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三百一十六):铁匠铺里泼水。 北洋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张作霖下定了决心,奉系军阀...
原创 我... 1840年之后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新时期,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段历史改变了我国近代化进程,使我国从一个...
花脚大仙分享:《经典与范式——... 经典与范式 ——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十二 吴文化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