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美国开出“奴隶契约”,韩国才明白,中国说的果然没错
创始人
2025-09-12 00:39:49
0

当被问到印度问题时,特朗普自信满满表示“不认为失去了印度”。但其实,印度不管不顾采购俄油,且与中国亲近的态度,还是让美国感到“受伤”。

而为了将其他盟友都牢牢掌握在手,特朗普大手一挥,开出一份“惩罚性契约”!韩国首当其冲,没想到,连反抗都没有就“跪了”。

(美韩核电合作背后,实则暗藏很多“奴隶条款”,美国一步步将主导权握在手中,限制韩国核电发展)

我们知道,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韩国电力公司为了获得捷克核电站项目,曾与美国西屋电气签署协议。

然而,最近有越来越多细节披露,所谓的合作协议,更像是 一份“奴隶协议”和韩国核电产业的“卖身协议”。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协议技术实施权只能由美国掌控,韩国企业要想使用,必须先支付高昂费用——每机组约8.25亿美元。这意味着,即便未来韩国赢得核电出口合同,核心利润也都会流入西屋电气的口袋!

不仅如此,在附加条件限制下,韩企还被直接剥夺了在美欧高价值地区竞标的机会。可最终韩国还是为了这笔超过200亿美元的捷克核电站订单,而选择无底线妥协。

韩国媒体痛心疾首地指出,捷克合同是韩国自2009年以来获得的首个海外核电站项目,原本可以帮助韩国企业打开欧洲市场新局面。没想到,却要用在瑞典、斯洛文尼亚、荷兰等原有核电招标协议来换,甚至是被完全排除在这些“核心市场”之外,得不偿失。

(中国外交部不止一次强调“跪美没用”,只可惜,被美国针对后韩国才反应过来)

怎么看?

首先,这一妥协,让韩国核电产业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李在明再也笑不出来了。

要知道,十余年来,韩国核电出口几近停滞,除零部件和工程承包外,整体业绩惨淡,曾经的世界前三梦想,如今已成泡影。换言之,若无法突破技术从属与市场壁垒,韩国所谓“核电再腾飞”的愿景恐怕永远难以实现。

而这并非孤例,韩国产业普遍陷入对美依赖中,从半导体到电动车电池再到钢铁等关键产业,很明显,主导权已落入美手,现在能有一份“惩罚性协议”,之后就会有第二份、第三份……

对于如今这一幕,中国其实早有预测,且已经发出过告捷,“跪美没用!”请注意,这绝非空话,而是建立在自身发展经验基础上的真知灼见。

看看日本“跪着”签《广场协议》的下场,瞅瞅法国阿尔斯通被美国生吞活剥的惨状,再看看如今韩国核电产业的遭遇,所有人有必要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任何盟友关系能够替代自主创新的能力,将关键技术领域寄托于他国,最终必将受制于人。

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原因,毕竟我们明白,对美国低头,只会换来得寸进尺。

(美国之所以打击韩国核电站,其中一个目的便是想要重创李在明的“安美经中”战略,逼迫其选边站)

关税战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腰杆挺得比钢枪还直!

事实上,美国背后心思并不难猜,无非是为了让其打消“安美经中”的念头,用关税大棒、技术封锁等手段,逼迫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所谓“安美经中”战略,是李在明上台后提出的一项新发展路线,即在军事上积极参与美国印太联合行动,增强与中国较量的筹码;经济上则靠拢中国,保留务实合作空间。

可挑战同样明显,想对抗中国就必然影响到经济合作,而加强经济合作,必然遭到美国报复,左右逢源根本走不通。

只能说,中国早早就给出答案——合作共赢才是出路!

关税战期间,中国的反击堪称精准、有力。财政部央行双管齐下,转外部压力为内驱力,加快产业链韧性重构,提升技术自给率,同时实施全球布局,与各国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安全。

总而言之,同世界作对,最终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被世界孤立,无论外部世界怎么变化,中国始终保持定力,用行动给世界注入稳定剂。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心中有数、手里有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历史的轮回:杨广与李世民的上位之路 历史往往像是由一个个相似的轮回组成,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时期不断...
原创 三... 常常听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这段历史似乎被定格为“军法无情”的象征。然而,如果我们翻开《三国...
唐朝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朝(618年—907年)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其巅峰时期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
遵义记忆·历史上的今天|《遵义... 6月6日 历史回眸 1.2016年6月6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遵义市地方立法条例》正式公布施行...
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在... 本文转自【新华社】 当日,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发布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
1.7亿投入终见成效!皇马铸就... 在2025/26赛季的西甲联赛中,皇家马德里以其令人瞩目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支曾经因防守松懈而饱...
原创 硬...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对左宗棠收复新疆伟大功绩的赞颂,这位爱国英雄无疑值得更广泛的传扬。然而,在许多相关的...
原创 慈... 慈禧是晚清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尽管她并非正式的皇帝,但却实际掌控了清朝政权近五十年。光绪帝的一...
原创 明... 1382年,马皇后去世,燕王朱棣匆忙赶往南京为其奔丧。在葬礼现场,一名眼睛呈三角形的和尚悄悄对朱棣低...
独居女子回放家里监控听到陌生男... 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 9月11日,福建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自己回放家中监控时,意外听到陌生男子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