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玄宗唯一书法真迹,这字非人臣能写出,这才叫“大唐雄风”
创始人
2025-09-06 16:01:04
0

此作是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所展出的唐玄宗书法真迹,因尚未发现其余的书写相关,所以此作也算是他的唯一传世真迹了,此作纵不及一尺,但其横长却逾六尺之长,它是由四张古纸拼接而成,正文内容虽仅三百余字,但其后题跋者众多。

此作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著名的传世作品——《鹡鸰颂》,对于李隆基世人多知他与杨贵妃的缠绵故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就是这一段故事,在近来的影视长安的荔枝中,人们对于此的印象更为深刻了。

《鹡鸰颂》

李隆基 / 行书

世人叹他一手将大唐推向巅峰又推入深渊,却少有人留意,这卷墨迹里藏着开元盛世最温柔的底色,也藏着帝王家罕见的兄弟情深。公元 721 年,那时候的唐玄宗李隆基,正处在人生中最好的年纪,浑身都透着一股干劲儿,稳稳当当地打理着大唐的江山。要知道,他一手带出来的 “开元盛世”,那可是唐朝最繁华的时候,到处都是热闹兴旺的景象。

不过,别看这盛世风光无限,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规矩多得很。一方面,大家都看重种地,觉得经商没那么重要,这就是常说的 “重农抑商”;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分得特别清楚,上层和下层之间隔着老远的距离。

更让人唏嘘的是,在皇室或者有权有势的家族里,为了争权夺利,兄弟反目、亲人互相伤害的悲剧,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隆基写的一帖书法作品里,却藏着一段不一样的故事。这段故事没有争权夺利的残酷,也没有等级森严的隔阂,只有满满的兄弟情谊。

在封建王朝的权力棋局之中,“兄弟”二字是何等的奢侈名啊,相伴之更多的则是权力的 “相残” 。秦二世弑兄夺位,本朝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弟登帝,此类悲剧在皇家史中反复上演。

李隆基登基前,早已见惯宫廷倾轧:母亲窦妃遭诬惨死,他幼年寄人篱下,成年后又于政变中浴血求生。或许正因这般过往,他格外珍视血脉亲情。开元年间,李隆基坐稳江山,更看重兄弟情。

开元八年,他力排众议召兄弟回长安,安置在身边。朝会结束后,几人常共吟《诗经・棠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在深宫共享天伦。这种场景在帝王权臣之中,还是较为罕见的。

也就是这里,在殿外的庭院里忽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上百只鹡鸰不知从何处飞来,落在殿前的树上,既不避人,也不飞走,整整停留了十日那群小鸟,有的扑棱着翅膀打闹,有的仰着脖子鸣叫,自在得好像这皇宫本就是它们的地盘。

侍从们见了都忍不住啧啧称奇,李隆基却盯着这群小鸟出了神:《诗经》里说 “鹡鸰在原,兄弟急难”,这群互相依偎的小鸟,不正是自己和兄弟们的样子吗?

他觉得这是上天送来的祥瑞,正巧臣子魏光乘献上了赞颂这事的文章。李隆基一时来了兴致,提笔写下《鹡鸰颂》。笔尖流淌的,不只是对鹡鸰鸟的夸赞,更是对兄弟和睦的看重与期盼。这就是李隆基这幅作品的创作故事。

如果说这个内容是《鹡鸰颂》的魂,那笔墨便是它的骨。说回李隆基的书法,据记载,他生于帝王之家,自幼临习书法是正常不过的事了,他师从唐太宗虞世南褚遂良等当时代的名流书法,最终也是受其王羲之笔法的影响而成就其书法功力。

笔力刚劲有力,字体结构宽博舒展,墨色浓淡交错、层次丰富,因而被世人赞为 “帝王之书,具龙章凤姿”。整幅作品共 44 行、331 字,采用行书书写,布局疏朗开阔,字里行间尽显开元盛世的雍容气度。

《鹡鸰颂》

蔡京/ 跋文

《鹡鸰颂》

蔡卞/ 跋文

《鹡鸰颂》

王文治/ 跋文

清代文人王文治曾这般点评《鹡鸰颂》:“帝王笔下的书法,每一笔每一划都带着皇家独有的威严与气度,这份与生俱来的风范,寻常文官即便刻意模仿,也难以得其万一。再细品这篇《鹡鸰颂》的墨迹,即便时过境迁,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触摸到开元盛世那股海晏河清、君明臣贤的鲜活气象。”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建发现“靖康之变”石碑,记录... 北宋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一方面代表了中华文化与艺术的最高峰,另一方面又武德不足,“靖康之变...
展吴地风华 扬文化自信 百件馆... 5月16日,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联合无锡博物院、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山博物馆,推出《山水成器...
原创 如... 历史上的清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让人称道的盛世,也有让人痛心的衰落。清朝初期,...
白起韩信卫青苏定方岳飞常遇春,... 既然要比军事成就,首先就得比战绩,其次要比他们所创造的战绩对时代的影响,最后要比综合军事能力。 一、...
原创 清... 一提到御前侍卫,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们出色的武艺、果敢的行动以及一种冷酷无情的气质。那么,侍卫这一职务...
原创 蒋... 1928年,蒋介石重新启动了北伐,旨在统一全国。随着北伐军的推进,北京很快被占领。那时,除了东北的奉...
同样是夺位,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后世论太宗之治者,则曰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欧阳修评...
原创 闻... 普天之下,纣王有谁能令其俯首?唯有闻太师闻仲一人。纣王对商容、比干、黄飞虎等宰相与将领毫不留情,但每...
古代的“万户侯”,相当于现在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稍微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中,总有一个特殊...
原创 清... 清朝死罪免罚的谜团一直是历史学者热衷讨论的话题。近日,一位神秘的历史研究者海东青揭开了一个令人震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