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咸正
(资源经济学家、哲学研习学者、《澳门导报》专家库顾问)
(图片来源:澳门导报 官网)
(续上期)
3. 郑金春虾画艺术类型初探①
郑先生在作出不局限于走齐老虾画艺术老路,还要另辟新径的抉择后,在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的引导下,曾自觉的上过两所「大学」:其一,是「社会大学」,在其中,他发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在全社会的影响仍然很大!而且,他还认识到,在中华大地上,旦凡人们有为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时,代表「吉祥」的物象、绘画或抽象符号就会被创造出来。这导致他决定尝试赋予其深爱的虾以「吉祥」的寓意,并以其物态化的虾画表达出来。
为此,他透过各种途径,努力学习社会伦理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为了收集和自凝炼「吉祥」方面的成语或金句,用作自己虾画的寓意,以达到言(语言)象(意象)互动、互补的效果。
他心里很明白,在这个方面,他要想达到卓有成效,还任重而道远。
另一所是「自然大学」,他在其中主攻的是虾,尤其是河虾各方面的特性及其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在这个方面,他的学习和粗研成果,集中体现在他对虾的如下朴素认识上:
(1)虾是一种微弱的群体动物,本质上厌恶丛林法则,可以四海为家,但更喜欢在宁静安全的环境中生活;
(2)虾是人类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清洁工,且任劳任怨,是自然界的优等公民;
(3)虾的思维敏捷,目的性和方向性都强而准,且能进能退,舍得放下;
(4)虾周身清洁透明,淡泊名利,出污泥而不染,品格高洁;
(5)虾节节相连,节节高,象征着步步高,年年好;
(6)虾对人类有益无害,在民间被视为是金子般的存在;
(7)虾的姿势似龙,被民间称作「小龙」。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寓意丰富,也包含吉祥平安方面的寓意。这些认识更加坚定和增强了他要根据自己的心灵来重组「河虾世界」的意志和愿望,也为他在虾画艺术上发挥聪明才志,大展宏图奠定下了厚实的认识基础。
正是在以上的思想和技艺准备下,他的探索实践也积极的展开了,被《名师教学模板(十一)》选出来的这二十幅画,可以说就是他此前的实践探索所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笔者这就赏试透过对它们的学习和探研,来深入的了解一下郑先生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心灵重组「河虾世界」的。
我认为,他的开创性工作带有全面性,包括在兴象虾画领域也有出新,但相对于齐老的虾画来说,他已取得成果的领域又主要是在 “喻象” 这个类型里,包括象征喻象和他自创的 “比喻性象征喻象” ,以及尚处于初创阶段的“意境”上。下面就来分别的加以概述:
(1)在兴象虾画上的出新 ①
这主要体现在《名师教学范本(十一)》第 9、10、11 和 20 页上的 5 幅水墨画中。它们的共同特点:无论是虾画本身,还是其题名,都反映的是河虾世界方方面面自由自在的生活,都没有包含画家明确的预在情绪,清楚的意念,更没有如他的吉祥虾画那样包含鲜明的 “吉祥” 寓意。从而,都能满足兴象的根本要求:呈现 “世界” 的 “自相” 。更为关键的是,郑先生画虾时,其全部精神都贯注于虾众之中,达到“其身与虾化” 的程度,致其全身心融入群虾欢聚、戏水、畅游的和谐乐趣之中。可以说,这五幅虾画都能基本上满足兴象的两个要求:其一,满足呈现 “世界自相” 的要求;其二,满足其画有如把对象(虾群)从自然的浑然一体的连续中裁出这么一块自然来的要求。
那么,相对于齐老的兴象虾画,郑先生的兴象虾画之 “出新” 又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如前已述,兴象的根本特点是满足于呈现 “世界” 的 “自相” ,齐老在他的画虾实践中,把这个特点具体化为 “写实” 。笔者记得,为证实此论不虚,中央电视台曾为公众表演过:把齐老的虾画放入盛水的大木桶里,再向桶里注水,瞬间,水里宣纸上的虾,无不跳跃游动起来,有如活灵活现的 “真虾” ,观者无不称奇!郑先生也有同感,但他还是决定要在兴象虾画上有所 “出新”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思虑,他决定针对齐老虾画的 “写实” 特征, 改而把主攻方向放在追求善和美相统一的 “和谐美” (简称 “和美” )上。作为 “事后诸葛亮” 的笔者认为,他后来相应的绘画实践表明:他的决定是值得肯定并继续发扬光大的。因为,它们既符合马克思的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理论,又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理论。
(未完待续 来源:澳门导报 官网 连载8-9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