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书法美学特征之结字美
创始人
2025-09-01 17:02:04
0

书法结字之美本质上是对汉字造型规律的遵循与升华。汉字作为方块字,其美学根基深植于方整的框架与平衡的秩序中,这种结构特质天然蕴含着中庸和谐的美学精神。其方正严谨的轮廓奠定了视觉上的稳定感,而内部点画的排布则要求左右呼应、上下均衡,共同构筑起一种不偏不倚、协调统一的审美范式。这种中庸平衡之美,既是汉字造字智慧的结晶,也是书法艺术形式赖以存在的基石。

追求结字之美,意味着必须深刻理解并娴熟运用这一核心美学法则。它绝非机械的对称或刻板的复制,而是通过精妙的布局实现动态的和谐。正如书法理论所强调的“平正”是基础,赋予字形以稳定与舒适感,呼应着人类对秩序与整齐的普遍审美偏好。同时,“匀称”确保笔画与部件之间疏密得当、黑白相宜,通过“计白当黑”的智慧,在虚实互动中求得空间的和谐与呼吸感。更重要的是,在平正匀称之上还需融入“参差”与“飞动”的变化之美,使点画在规范中显现灵活奇巧,在静态构图中孕育生机活力,实现“违而不反,和而不同”的艺术境界。每个字的重心稳定是维系这种多样统一的关键,无论笔画繁简或姿态俯仰,皆需围绕中宫巧妙安排,使字形浑然天成。

遗憾的是,当下部分书风标榜“现代性”却偏离了汉字结体的根本美学特征,其作品常被诟病为“丑书”。究其根源,往往在于对汉字中庸平衡之美的漠视或曲解。此类创作或过度解构字形,破坏其天然的稳定框架与空间均衡;或抛弃点画间的内在呼应连贯,使字形支离破碎;或无视“因字立形”的法则,强求一律而抹杀汉字的自然形态之美。真正的书法创新,应是在深刻理解并尊重汉字结构美学本质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脱离这一根基的“随性涂抹”,纵然冠以先锋之名,也难免因丧失汉字造型的灵魂而流于形式空洞,最终背离书法艺术追求形神兼备的初衷。

因此,将字写得“漂亮”——即符合汉字结构美学的基本规律——绝非陈腐的教条,而是书法实践不可逾越的底线。它要求书写者深研结字法则,在点画的长短、俯仰、伸缩与偏旁的宽窄、高低、正欹间寻得精妙的平衡与呼应变幻。唯有扎根于中庸平衡的沃土,在平正匀称中求参差错落,在规矩法度内生飞动之势,书法结字之美才能既传递汉字的形神意蕴,又彰显艺术的永恒魅力

段俊平先生书法作品

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著名管理学家,香港城市大学(DG)客座教授,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京麓书院院长,著有《大道行简》,《企业幸福力》《中国管理往事》,《传承的力量》《从卓越到中庸》等中国化管理系列畅销书。发表500多篇国学管理论文,2014年被评为“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2015年被众多媒体及网上投票评为当代十大书法家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等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联合发动了...
原创 封... 霍去病一生最闪耀的时刻就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但封禅乃是帝王祭拜天地特有的方式,由秦...
原创 周... 周瑜,东吴的杰出将领,英年早逝,享年仅36岁。他因箭伤复发而死去。提起周瑜的美丽妻子小乔,人们不禁好...
原创 秦...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寝,以其高大恢弘的外观、如山如海的财富、复杂精准的构造、耗费...
原创 秦... 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一唱,万人相钩。 当歌声响起,人们谈起秦始皇陵墓,每个人都会对它的大小和...
原创 朱...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他对这个孙儿实在不放心,所以晚年便亲自教导他。为了让孙子成为一...
原创 原... 公元前227年的一天,在秦国都城的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15里处)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刺...
原创 汉... 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已,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是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因为受到汉武帝时期巫蛊之祸的...
原创 被... 1933年,度假的斯大林经历了他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刻。一个持枪刺客突然出现在斯大林面前,疯狂地朝他...
原创 谁... 时间回到新冠疫情之前,撇开中日正常贸易不说,仅每年到日本旅游的800万中国人,大概花费2万亿日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