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第四届换届会议在濉溪县文化馆一楼曲艺厅举办,来自全省十多个地市37名唢呐演奏家和唢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为全省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启新篇章。会议由安徽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濉溪县文化馆馆长李俊民主持,隋景山再度当选为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院长。
安徽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第四届换届会议。濉溪县文化馆供图
“会议之所以选址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濉溪县,正是因为这里唢呐文化繁荣,艺人队伍庞大,为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院长隋景山说。
据了解,濉溪县作为唢呐之乡,明清时期开始盛行,艺术形式多样,唢呐流派纷呈,包括夏派唢呐、临涣唢呐、皖北“任派唢呐”、濉溪“罗派唢呐”等众多派别。为了保护和传承当地唢呐艺术,濉溪县做了许多实质性工作,其中夏派唢呐、临涣唢呐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唢呐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上,濉溪县积极举办各类唢呐活动,为唢呐艺术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李俊民笔耕不辍,致力于唢呐艺术研究。2023年,李俊民与周志民合著的唢呐理论著作《夏派唢呐研究与传承》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此著作详细论述夏派唢呐渊源、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并收集整理200余首当地知名唢呐曲。在唢呐曲创作上,由李俊民担任作曲的唢呐曲《喜讯传北京》获得第三届安徽省群星奖(音乐类),于“2022首届长三角民族器乐作品创作大赛”中荣获金奖,并且在两次个人音乐活动中进行展示。此外,他还巧妙地将唢呐乐器融入花鼓戏,创作出《花鼓乡韵》这一作品,深刻诠释了淮北的风土人情与时代精神,成为濉溪唢呐艺术守正创新的典型代表。
“濉溪唢呐艺术源远流长、流派众多,是濉溪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及濉溪唢呐的未来,李俊民表示,下半年要继续加大唢呐艺术传承力度,举办好文化馆唢呐公益培训班,承办“上海音乐学院唢呐团队与皖北地区唢呐交流展演”活动;邀请濉溪籍青年唢呐演奏家张可可回乡举行专场音乐会;策划“全国首届农民唢呐展演”等唢呐专题活动。
“希望咱濉溪的唢呐能一直热热闹闹的,吹遍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吹进更多人心里!”李俊民如是说。(杨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