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看这些大清朝的老照片,看完它们,你觉得大清不亡还有天理吗
创始人
2025-09-01 18:33:32
0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历时296年。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原因有很多,我们也可以从细微之处去寻找答案,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大清朝的老照片。它们锁住了晚清最真实的样子。看完下面这些经典的老照片,你就会恍然大悟,大清不亡就真的没天理了。

铺张浪费的慈禧

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作风是出了名的,她被誉为“大清朝最会享受的女人”。我们今天要看的第一张老照片,拍摄的是她沐浴的澡盆。这并不是普通的澡盆,可以说是超过了历代所有帝王的享乐要求。它是由青花瓷质地的材料制成,干净又舒适,是当时官员为了讨好慈禧而制作的。

慈禧特别注重澡盆的美观。

为了让澡盆看起来更加华丽,她特地差人在澡盆的外围都涂上了红釉,以显示她

地位

尊贵。从青花瓷质地到红釉色泽,就光是制作一个澡盆,就花费了数十万两白银。

要知道,这些用在澡盆上的开销,足足可以养活一支军队的。而慈禧却用来铺张浪费,满足个人需求。

但慈禧对于自己沐浴的要求还远不止于此。

每日她洗澡,都会差遣大量的宫人在旁伺候,甚至还会花钱聘请外头的人来做她沐浴时的按摩师。并且她的澡堂内必须时刻有熏香。

而且,用的香还必须是高级的熏香,普通的香她还看不上。

要知道,这些熏香一旦点燃,没过多久就会烧尽。慈禧要求自己的浴室

必需

时刻有香味,特别是澡盆,必

需要

保证上面留有余香。

众所周知,不花很多银子是万万达不到这些标准的。

其实从慈安太后辞世,同治帝又体弱多病,清朝的朝政治理全部落入了慈禧开始。

慈禧就如此铺张浪费,而作为清朝的掌权人不把银两花在军队这些该用的地方,大清不亡就真的没天理了。

奴颜婢膝的大臣

当然如果一个朝代想要开创盛世,统治者不仅要政治清明,还需要善于纳谏。就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同德,成就千古佳话。而在清朝,除了统治者慈禧的荒淫无度外,还有许多毫无纳谏之勇,甚至失了风骨,奴颜婢膝的大臣。他们除了在慈禧面前溜须拍马,还做了一件极其荒唐的事。

看下方的第二张照片,就记录下了这耻辱性的一刻。上面那位身穿清朝官服的大臣正在毕恭毕敬地向洋人下跪!

当年,英国强行租站了威海卫等地,设置了行政公署,打算在此实行殖民统治。明明是列强霸占了自己国家的领土,这些没了气节的清朝官员还在门口迎接洋人的到来,甚至没脸没皮地送上了两个横幅。

这两个横幅分别写着“万国咸喜”,“祝效华封”。这八个字的意思是,洋人霸占了他们的地,他们很开心,并且祝福这些洋人一辈子子孙满堂,寿比天高。洋人很满意地收下了这些横幅,得意洋洋地笑着。下一秒,官员作出的事情简直把奴颜婢膝这四个字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洋人坐在椅子上,他们穿着清朝的官服开始对洋人行三跪九叩大礼。在古代,三跪九叩是拜王朝统治者的,但他们却向洋人下跪。而这些洋人,在面见清朝皇帝的时候,却从来不肯向皇帝磕头,甚至常常用一种不屑的眼光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

外国人都从未给大清朝

磕头

,这些大清朝官员反而没气节

先给他们跪了。

面对家国危难,不想着解决封建思想的内部问题,勇于纳谏,反而主动投降,大清不亡就真的没天理了。

高利贷上瘾的百姓

除了统治者和官员的昏庸,晚清的百姓也毫无斗志,甚至穷

可怜。

第三张老照片拍摄的是

晚晴

时期骨瘦嶙峋的老百姓。他们看起来楚楚可怜,毫无斗志。

哪像康熙乾隆那个年代,百姓都生活滋润,有志向的还日日苦读,准备进京赶考,为国效力。

而这些穷

可怜的老百姓,为了吸食鸦片,日日向民间的高利贷馆借款。

当时,清朝开设了很多贩卖鸦片的烟馆。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鸦片的价格只增不减,甚至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承受的。

但是这些百姓根本没有办法拒绝鸦片的诱惑,他们不惜变卖家产,筹钱买鸦片。但这种方式根本维持不了多久。民间高利贷馆由此而生。当时放高利贷的人也是过于自信,他们觉得自己只要借钱给百姓,就能获取很多利息。

但是普通百姓根本没能力还钱,每个人都一拖再拖。

这些放高利贷的人非常不甘心,常常上门催债,百姓若不还债,就用鞭子抽打。

而这些百姓由于吸食了太多的鸦片,体质早已大不如从前,根本没有还手的力气。很多百姓都因为还不上高利贷,被债主活活打死了。

相关史料记载,因高利贷身亡的百姓达5000余人,可谓是民不聊生。

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些人抱着侥幸的心理,为了吸食鸦片去一次又一次

借高利贷。

这些百姓全然没了斗志,更丢了精气神,身体也大不如前。连百姓都如此颓废,大清不亡就真的没天理了。

结语

一切都有迹可循。

这些前人留下来的老照片虽然看似陈旧,但往往却能成为我们考察历史真相时最有力的证据。

从这些老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晚清时期的掌权者铺张浪费,官员们奴颜婢膝,百姓们更是毫无斗志。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中,大清不亡就真的没天理了。

我们应当及时

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蒙... 全人类的帝王成吉思汗,带领他的蒙古骑兵,如旋风般地席卷欧亚大陆,横扫东西各国。兵锋所指,攻无不克。然...
原创 顺... 康熙皇帝并不是顺治皇帝的长子,也并不是嫡子,但最终还是他成为了太子,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当然他比较合适...
综排/专排差670!这所被QS... 「排名」向来是留学家庭最关注的重点之一 ,但很多人由于过于重视排名,对一些综排较低的大学选择直接无视...
原创 印... 印度这个国家可是相当的奇葩,一个绵延数千年的古文明发祥地,没有自己的历史也就算了。 在近代历史上,还...
2025深圳国际海洋周《蔚蓝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2025深圳国际海洋周由深圳市海洋发展局主办、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曼联新门!拉门斯上赛季在比甲1... 在刚刚过去的赛季中,比利时门将拉门斯以173次扑救的卓越表现,在比甲联赛中脱颖而出。他的这一数据不仅...
原创 从... 近日多地酝酿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老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这让我...
原创 战... 抗战期间,一些爱国将领逐渐涌现出来,为保家卫国,他们做着激烈的斗争,若不把鬼子赶出国门,誓不为人。他...
原创 你...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不止一个的时候,历史会被怎样书写呢? 今天的世界,国家林立,每一个国家都...
原创 《... 在历史的漫长河流中,正史如大海,波澜壮阔,然若将目光短暂地停驻于《三国演义》的那片沧海桑田,则便能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