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国来华看阅兵,朝鲜排在第二位,超出了所有人预料,日本拒不承认错误,砸560亿搞公关
创始人
2025-08-31 13:03:27
0

8月28日,北京又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26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一堂,阵势特别大。名单一出来,眼球全被朝鲜领导人吸走。说实话,不止普通人,很多分析师也都没想到,朝鲜领导人会亲自来。以前朝鲜“二把手”来参加阅兵还算常规,这次朝鲜领导人亲自现身,分量直接不一样了。

怎么看都得承认,这次朝鲜领导人的位置,绝对是“高光时刻”。2015年朝鲜虽然也参加过阅兵,但那会儿只是崔龙海出席。朝鲜领导人这次亲自来,算是给外界一个大大的意外。毕竟,他出访的次数屈指可数,之前也就是和中俄、美、越南等双边见见面,多边活动根本没见过他。这回亲自来北京,说明朝鲜在外交上更自信、更主动了。

很多人问,朝鲜领导人为什么愿意冒这个险?答案其实挺简单。朝鲜现在经济压力也不小,美国的制裁让他们在钱、能源、粮食上都挺紧的。这两年朝鲜一边给俄罗斯送弹药,一边在国内修旅游区、建新设施,想吸引中国游客和投资。现在这时候,和中国搞好关系,比跟美国斗嘴靠谱多了。朝鲜领导人这一步,是顺势而为,也是向中国传递善意。

朝鲜高调出场,把韩国的尴尬推到了台前。李在明上台前,承诺搞“平衡外交”,修复中韩关系。可真到关键时刻,他却拒绝了中国的邀请,直接去了美国。去美国时,还不忘夸特朗普,开玩笑说要在朝鲜建特朗普大厦。结果,朝鲜官媒马上发文骂韩国是美国的“傀儡”,李在明在美国受到的待遇也挺冷淡,接待仪式简单,会谈时间短,气氛很一般。这一冷一热,差距立马就出来了。

日本这边,九三阅兵临近,表现得特别激动。先是通过使馆到处劝欧洲、亚洲国家别来中国阅兵,说什么“反日色彩浓”“过度关注历史”,生怕别人忘了他们当年的事。中国一场纪念活动,日本倒像“惊弓之鸟”,到处叫嚷。可一看出席名单,26个国家元首,联合国、亚投行、上合、欧亚经委会等国际组织负责人都来了,日本这波“劝阻”基本没人理。

别以为日本只是说说而已。三板斧下得挺狠。第一,派大型无人机到钓鱼岛,专门盯着中国。海上保安厅把“海上守卫者”开到钓鱼岛附近,既侦查又拍照。这其实就是在挑衅。虽然这无人机续航强、侦查好,但没啥自卫能力,真要打起来,说实话撑不了几秒。第二,日本允许美国在本土部署“堤丰”中程导弹,成了美国“亚洲反导链”的一环。菲律宾刚同意部署,日本立马跟上,跟美国捆得更紧了。

  1. 日本花钱搞公关。外务省数据一看,过去10年公关费用超过560亿日元。560亿什么概念?都能买不少F-35战机了。日本宁可烧钱,也要在国际上刷“正面形象”,但历史不是砸钱能抹掉的。这次阅兵,中国是真的“秀肌肉”了。三大亮点,展示了中国军力现代化: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络攻防这些新装备首次亮相,装备方队全是现役国产装备。新型无人机、机器狗、高超声速导弹,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日本怕啥?不是怕别人纪念历史,是怕中国科技实力越来越强,国际上“日本是侵略者”的标签越来越牢。外交层面,这次名单里不光有普京、朝鲜领导人,还有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尼、马来西亚、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家元首,覆盖五大洲。国际组织方面,联合国、亚投行、新开发银行、上合组织、欧亚经委会等都来了。国际友人和遗属代表也来了50人。这么多国家和组织一起参加,是对中国纪念活动的最大认可。

外交部说,这次活动有三个特点:级别高、代表性强、参与面广。日本再怎么折腾,国际社会自有判断。普京这次访华,规格特别高,带着“国家队”来,停留时间也长。俄学界都说,这么大阵仗,普京执政二十多年头一回。中俄关系的“铁杆”程度,直接用行动说话,比什么外交辞令都管用。普京来北京,不光是给中国打气,也是向全世界宣布:中俄合作,没有上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1年暑假,周幼海回到上海,日夜被日本特务看守。当时周幼海对于日本人和汉奸十分痛恨,便约自己在香...
原创 三...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个有意思的事情,三国时期的两大高危官职——魏国大司马、吴国大都督。为何这么说呢,魏...
原创 只...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的功绩并未被过多的光环笼罩,甚至连后人也未必清晰记得他们的名字。然...
原创 有... 其实历史并没有污化隋炀帝,只是后人理解的方式不同,导致对隋炀帝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历史就是根据当时的事...
原创 古... 《史记·平准书》:“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贝壳与货币 在人类社会,随着时...
原创 如... 自古华夏,历史悠久,五千年风云激荡,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化瑰宝,代代相传。这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早已...
原创 跌... 一直在想,末代皇帝溥仪在被冯玉祥赶出宫的那一刻,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据当时负责驱赶溥仪出宫的将领鹿仲...
原创 清... 引言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正是江南好时光,而就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在南京城那道高高的城墙下面...
原创 清... 在那个封建王朝时代,如何巩固皇权是皇帝最重要的问题,一旦皇权受到了挑战,那么他的宝座也就不稳了。为此...
原创 清... 这些个列强进到了北京城,那干的事儿要说是打砸抢烧,那是一点儿都不为过的,和当年的这些个倭寇比起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