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八月
- 99读书人 -
出版新书汇总
小说不像猜谜那样有正解,不论AI的判断结果如何,到头来只要人类承认它有价值,它就有价值。
——《科幻还能这样写》
外国文学
知更鸟系列
《黑线》
[墨西哥]贾斯明·巴雷亚 著
姚云青 译
● 入选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古尔格·巴里奥斯翻译奖、最佳自传作品奖的决选名单,并斩获墨西哥出版商协会的“年度作品”以及墨西哥亚马逊网站“最佳首作奖”
● 成为母亲,即意味着一段欣喜、焦虑、恐惧、重塑自我的旅程,而这些正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起点。
● 一份关于生育的艺术文献综述,一场以家族血肉经验完成的人类学著作,一次关于怀孕、创作和死亡的奇妙沉思
在西班牙语中,linea nigra指孕期女性腹部形成的深色印痕,即妊娠线。
贾斯明·巴雷亚将自己成为人母的过程,和母系的家族历史、文学艺术史还有边缘的土著文明进行巧妙的拼贴,串联起一条神秘的“黑线”:从弗里达的名画《我的乳娘和我》、妮基·桑法的雕塑,迭戈·里维拉的壁画,20世纪艺术史的传奇模特鲁兹·希门尼斯和女儿的经典照片,到娜塔莉·金兹伯格 / 厄休拉·K.勒古恩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艾德里安·里奇/ 雷切尔·卡斯克/ 爱丽丝·沃克/ 瓦莱里娅·路易塞利等女性作家对生育的复杂描述……这本半是回忆录半是阅读札记的小书,也是一本从艺术角度对“生育”进行的文献回顾。
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的幼子诞生,她和家人经历了数次地震,母亲被诊断为卵巢癌,母亲的毕生画作在一场地震中几乎悉皆损毁……生与死,宿命与奇迹,自由和重负:这些对立的概念在作者身上都经历了彻底的重构。藉由这场地震般的生育经验,作者学习了死亡和分离,以及对抗死亡的唯一方式:创造。
《十九只爪子和一只黑鸟》
[阿根廷]阿古斯蒂娜·巴斯特利卡 著
朱金玉 译
● 阿根廷中生代“女作家三杰”
● 引爆海外网络平台,横扫美洲畅销榜,超越网文进入经典的代表作家
● 第38届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克莱恩小说奖、美国恐怖小说奖得主
● 继承拉美优良奇幻传统,开启新世纪文学新篇章
《十九只爪子和一只黑鸟》是阿根廷当红女作家阿古斯蒂娜·巴斯特利卡最新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本书收集了一系列充满惊奇与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说,通过我们令人不安的幻想,挖掘了爱情、友谊、家庭关系和隐秘欲望等主题,挑战了我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探讨了人性中深切的恐惧。作者在每个故事中都尝试了独特的语言和风格,包括儿童视角、鲜明的动物形象和变形的身体等元素。通过这些关于暴力、异化和反乌托邦的故事,巴斯特利卡对人类经验的愿景以复杂而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令人激动又不安,深刻又神秘。
《在你的名字里失序》
[西] 胡安·何塞·米利亚斯 著
戴毓芬 译
● 西班牙国家小说奖得主米利亚斯长篇小说代表作
● 情欲纠葛交织职场孤独
● 米利亚斯小说中的“每一页的每一平方厘米都能最大限度地道出现实”
本书是西班牙国家小说奖得主米利亚斯长篇小说代表作。一个经常做心理治疗的中年出版社编辑,处于职业的焦虑与情感的漩涡之中。他的出轨对象正是心理治疗师的妻子……阴差阳错之下,看起来两人却是真爱……小说充满悬疑、生存的诘难,将中年男女的人生尴尬境地——与控制欲强的母亲的冲突,与没有爱的丈夫的博弈,展现得淋漓尽致。真爱的降临会是一场救赎吗?
经典写作课
《科幻还能这样写:科幻名家十讲》
[日]大森望 编
陆秋槎 贾雨桐 译
● 日语版《三体》主要译者大森望领衔
● 师资力量强大,集结长谷敏司、冲方丁、法月纶太郎、圆城塔等九位科幻名家
● 十个科幻写作议题,从零开始教你写科幻
大森望在科幻领域深耕四十余年,是编选、评论、翻译科幻作品的全能选手。这一次,借GENRON科幻写作坊的机会,大森望邀请到长谷敏司、冲方丁、法月纶太郎、新井素子、圆城塔等九位知名科幻作家,独辟蹊径,打破科幻写作的思维定式,希望激发出新一代科幻作者的创造潜能。
如果有人抬出“没有出现宇宙飞船和机器人就不是科幻”“科幻必须描写未来”这一类观点,陷入定义论的泥沼,势必会漏掉一大批杰作。所以说界限这东西,可能还是模糊一点为好。
——日语版《三体》主要译者、书评人大森望
诗歌
巴别塔诗典
《搬梯子的人》
[美]W. S. 默温 著
许枫 译
● 美国诗人默温曾两度荣获普利策诗歌奖,这是首次获奖的诗集,但默温以反战为由拒绝领奖
● 中译本首次出版
W.S.默温(W. S. Merwin,1927-2019),美国诗人、翻译家。生于纽约,后随父母移居宾夕法尼亚,曾在法国南方居住和写作,后移居夏威夷毛伊岛,2019年3月15日在家中去世。他一生创作并出版了三十余部诗集和译诗集,两度荣获普利策诗歌奖,自选诗集《迁徙》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默温的诗歌创作始终在追溯古老的传统,包括中世纪的传统和部落文化传统,也发掘现代主义诗歌的各种传统。《搬梯子的人》出版于1970年,是默温早期诗歌的代表性诗集,次年荣获普利策诗歌奖,但默温以反战为由拒绝领奖。
译者
许枫,浙江嘉兴人。曾在大学从事文学理论、外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业余长期专注外国文学,特别是现当代英美诗歌的译介,译有菲利普·拉金、华莱士·史蒂文斯、马克·斯特兰德、约翰·阿什贝利、唐纳德·霍尔等人的作品。
巴别塔诗典
《爱丽尔集》
[美] 西尔维娅·普拉斯 著
周瓒 徐贞敏 译
● 英年早逝的女诗人普拉斯传世遗作
● 收录希尔曼、多多、臧棣等知名中外诗人致敬诗作
● 周瓒和徐贞敏联袂合译
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美国自白派诗人。出生于波士顿,幼时丧父,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史密斯女子学院,次年获得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遇到了诗人特德·休斯,两人于1956年6月结婚,育有一子一女,1962年9月两人分居,普拉斯独自抚养两个孩子。1963年2月11日,她在伦敦的寓所自杀。普拉斯生前只出版过两本著作:诗集《巨人及其他诗歌》和自传体长篇小说《钟形罩》。她去世后,特德·休斯编选了几部诗集,奠定了普拉斯作为一名重要诗人的地位,其中《普拉斯诗全集》获得1982年普利策诗歌奖。
译者
周瓒,诗人、批评家、译者。著有诗集《松开》《哪吒的另一重生活》,诗歌论著《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挣脱沉默之后》,译诗集《吃火》及译著《诗人的成年》等。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徐贞敏(Jami Proctor Xu),诗人、译者。著有中文诗集《轻轻的闪光》《突然起舞》和英文诗集《蜂鸟点燃了一颗星星》,中译英诗集:吉狄马加《火里的词语》、宋琳《星期天的麻雀》。
巴别塔诗典
《男人、女人和幽灵》
[美]艾米·洛厄尔 著
马永波 译
● 美国意象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散文诗先驱艾米·洛厄尔代表作诗集
● 美国新诗运动的女性之声
艾米·洛厄尔 Amy Lowell(1874-1925),美国女诗人。出身于波士顿著名的洛厄尔家族,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布鲁克林市,十八岁起即开始致力于诗歌创作,从此以诗为业,终身未嫁。1910年才有作品发表,早期作品的诗风比较正统,有济慈的痕迹,但日后的游历对她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法国、埃及、土耳其和希腊之行,使她的诗歌富于异国情调。她力图把意象主义与东方诗风结合起来,对色彩具有惊人的捕捉能力。1914年取代庞德成为后期意象派首领,被视为美国新诗运动的领袖之一。
译者
马永波,文艺学博士,现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出版译著《阿什贝利自选诗集》《惠特曼散文选》《史蒂文斯诗文录》《庞德诗文录》《佩特森》等。
原创
《水手》
雷默 著
● 茅盾新人奖得主雷默长篇小说首作,带给你《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老人与海》的双重阅读体验!
● 以博物志般的笔触,再现少年水手的蜕变航程;以海洋为维度,不断调控自我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
一个叛逆少年为逃离家庭管束,踏上了远洋渔轮。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险象环生的航程、身心的重重试炼,让他蜕变为一个真正的水手。70后作家雷默的首部长篇小说《水手》是一个少年的海上历险记和精神成长史,同时有力拓展了当代文学的“海洋书写”——那艘满载中国水手前往南美水域、赤道周边捕捞鱿鱼的渔轮,提供了关于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全新想象。
儿童文学
我们小时候
《小眼睛的小学生》
薛忆沩 著
● 工学学士、文学硕士、语言学博士、中国文坛“最迷人的异类”薛忆沩,讲述他的童年经历和小学生活
● 重温“大时代”下的“小生活”,展现周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生动细腻而不失幽默
● 献给七十年代的童年以及从它心灵的窗口前晃过的所有身影
《小眼睛的小学生》是小说家和散文家薛忆沩写给孩子看的散文集,也是写给大人看的关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回忆录。作家的外婆是湖南宁乡人,她一生最纠结的是儿孙们都长着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作家本人也不例外,外婆的这个心结也成了作家在少年时期的心结。
在这个“小眼睛的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从1971年春季学期到1976年春季学期,作者从一个小学生的视角,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周围的人,读来妙趣横生,也很有长沙当地的烟火气。这部作品挖掘了一个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真善美”,小读者读后会知道不应该错过眼前的每一个大人,而大读者读完会知道,不应该忽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我们小时候
《太阳落在了哪座山》
乔叶 著
● 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写给孩子的散文
● 大作家对童年的见真知灼藏在这本书里
《太阳落在了哪座山》是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写给儿童的散文集,讲述了作家乔叶在豫北度过的童年时光。这些散文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作家乔叶从豫北大地汲取养分,讲述童年的趣味趣事、再现童年的生活场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管是和奶奶一起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还是与一匹白马的朝夕相处,处处流露着温暖、悲悯、宽厚、温情,也映射出豫北人坚韧好胜的优良品性。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著
陈修 绘
● 汪曾祺名篇《端午的鸭蛋》绘本,收入部编版语文课本
● 金山农民画画家、原派绘画创始人陈修陈修绘制精美插图
绘本《端午的鸭蛋》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之一,被收入统编版中学语文课本,由上海金山农民画画家、原派绘画创始人陈修绘制插图。描写了家乡高邮的端午习俗,表达了汪曾祺对童年故乡生活的深深怀念和眷恋。金山农民画画家陈修的插画有强烈的民俗味道和装饰感,浓妆淡抹总相宜,洋溢着浓郁的人情之暖、人性之美。这部绘本文化底蕴丰富,老少皆宜。
“名作精选图画书”绘本系列将近代和当代大家短篇名作通过精美的插画全新呈现,该系列除《端午的鸭蛋》外,还收入汪曾祺《昆明的雨》,沈从文《边城》等。有些收入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