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云关出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纪实》新书发布会在贵阳举行
创始人
2025-08-28 18:35:52
0

8月27日,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图云关出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纪实》(以下简称《从图云关出发》)新书发布会,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

《从图云关出发》以抗日战争“防御、相持、反攻、胜利”四个阶段为脉络,按时间顺序分述各类大小战役相关内容。该书为上下两册,共70余万字,记录了抗战时期各路医疗救护人员聚集贵阳图云关,再从图云关出发前往全国各战区、战场开展战时救亡工作的历程。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部记录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壮举的纪实作品具有特殊意义。贵阳图云关在抗战期间曾是救护总队驻地,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此克服困难开展战地救护工作,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在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王剑平看来,《从图云关出发》一书,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视角里的中国抗战史。

“从动笔到成书总共花了近7年的时间。在创作过程中,我用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第一种是写论文的做法,将所有的出处都标注出来。第二种除补充了较多内容外,更注重非虚构语言的表达,努力让人物和事件从资料中出脱,使本书既有史料价值,又具有文学的可读性、形象性。”本书作者、贵阳学院副教授林吟在发布会现场分享了创作心得。

发布会设置了嘉宾访谈环节,多位救护总队队员后人到场分享历史故事。救护总队医生杨锡寿之女杨永楦回忆了父亲在图云关的工作经历,认为“生命至上、医者仁心”的图云关精神至今仍有启示意义;朱联贵讲述了家中4位长辈在山东沦陷后共同加入救护总队的事迹;陈志利分享了叔爷爷陈璞作为药学家终身投身医疗事业的故事;被救护总队救治的军官李志敏之子李性刚,回忆了父亲当年看到红十字旗帜时的激动心情;刘天一现场展示了以救护总队为题材创作的绘画作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图/赵珊珊 实习生 熊天翔 王文佩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周金文释读:曾伯作西宫爵时代:西周早期。出土:2013年湖北省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M107出土。著...
原创 一... 西德尼·戴维·甘博(1890—1968)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是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和社会学家,...
【尘封档案】揭秘明代漕运船工的... 在波涛汹涌的运河上,一支庞大的船队缓缓前行。这些船只满载着南方的粮食,目的地是北方的京城。而那些在船...
原创 清... 清朝的皇陵主要是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 关外三陵指的是清永陵、清福陵和清昭陵。当时的满清还没有入...
原创 溥... 历史上虽然有很多昏君,但是即使是昏君,他们的文化程度还是很高的。末代皇帝溥仪亦是如此,而且他精通满文...
资本的江南:萌芽不主义——从江... 刘刚/文 近代化的江南与荷兰比较 明清时期,与“东方全球主义”的江南并世而立的,还有两个“西方全球...
原创 内... 01 满清都打进来了,南明的君臣们还在内讧,几个皇帝忙着内讧,臣子们更没有闲着,相互攻击,一天都没停...
原创 到... 中日关系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彼此交流密切。然而,从明朝开始,日...
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正式公布 新京报讯 据水利部消息,近日,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
原创 凌... 自古以来出身草根的皇帝对功臣都会产生忌惮,例如刘邦和朱元璋,一手将功臣一个接一个送进了鬼门关,并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