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越调剧目《医圣张仲景》入选河南省艺术传承创新发展项目
创始人
2025-08-26 12:32:16
0

近日,邓州市戏曲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新编越调剧目《医圣张仲景》成功入选2025年度河南省艺术传承创新发展项目,这一消息为邓州越调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越调艺术历经岁月沉淀,承载着穰原大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与深厚历史底蕴。此次《医圣张仲景》获选,既是对邓州越调传承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创新探索的有力肯定。该剧以戏曲为桥梁,将东汉末年张仲景挺身而出抗击伤寒疫情、潜心编撰《伤寒杂病论》的传奇人生搬上舞台,在婉转唱腔与精湛演绎中,既展现了医圣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与无畏精神,又巧妙阐释了中医药辩证论治的深厚医理,让有着悠久历史的越调艺术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全新魅力,实现了传统文化内核与当代时代精神的深度契合。

对于邓州越调而言,此次入选省级项目更意味着将吸引更多社会关注,为剧种在剧本创作、表演技艺革新、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这一非遗项目从“活起来”向“火起来”迈进。

来源:邓州市戏曲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小贴士:

①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穰东镇)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② 邓州越调,又称“南阳大越调”,是豫西越调的代表,形成于南宋明嘉靖年间基本定型,清代盛行,距今有八百多年历史,又称邓县老越调,是中原地区越调戏艺术三大流派其中之一。

邓州越调多以民间的、口传的正装戏为主,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门,以花腔点缀,高亢明亮,主要伴奏乐器以象鼻四弦为主。其表现力丰富,风格独特,长于表现哀怒、悲愤情绪,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素有“苦越调”之称。

邓州越调有传统剧目369个,代表剧目有《大保国》《三哭殿》《长坂坡》等五十多个。在传统剧目上,以黑红花脸、四梁四柱为核心,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构成了独特的个性特征。

2011年8月29日,邓州越调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德... 何谓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德行才干与拥有的地位不相同...
原创 世... 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太多的古文明奇迹,目前已知的是全球公认的七大奇迹,至于第8个该是哪个,至今仍是众说纷...
顺德府衙考古发掘专家咨询论证会... 3月9日,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顺德府衙考古发掘专家咨询论证会”在邢...
原创 神...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古人曾遗留下许多宝物等着我们去挖掘、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即使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耗...
原创 淝... 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的分水岭。前秦天王苻坚,在王猛的辅佐下,灭了慕容氏的前燕、拓跋氏的代国、杨氏的...
短剧《谁说我是昏君》是一部以古... 《谁说我是昏君》是一部以古代宫廷为背景的轻喜剧短剧,讲述了被世人误解为“昏君”的皇帝萧煜,如何在嬉笑...
原创 全...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38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十七章:全琮不仅是东吴...
鬼神最怕什么人?这六种人,连鬼...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古代有一姓颜的人家,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
原创 明... 标题:明朝时山东省会迁移之谜:大运河的影响与城市兴衰 在历史的长河中,行政区划的调整往往与国家的发...
张邦炜:北宋末卜漏事变述评 摘要:宋徽宗政和五年泸夷大首领卜漏在泸南起兵反抗朝廷,系当年赵宋朝廷第一军国重事。卜漏事变的性质较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