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光,是梦想,是希望,是生命不屈的力量。
8月18日至2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舞台上,我们见证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光之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朋友,以梦想为帆、以技艺为桨,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艺术远航。
他们用排鼓擂动时代节奏,以舞姿勾勒生命轮廓,借歌喉唱响心灵强音——每一个节目都如一束独特的光芒,或激昂如炬,或温润如萤,最终汇聚成这个8月最璀璨的艺术星河,展现了我国残疾人艺术事业的丰硕成果。
《华夏时报》记者特撷取了这片星河中的三十二帧动人掠影(分四期发布)——让我们共同见证翩翩起舞的生命,致敬每一个为梦想不懈追求的闪光灵魂。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安徽
安徽省残联选送的独舞《涅槃》,由广德市残联爱心艺术团肢残演员表演,无腿舞者以臂为足,在舞台上匍匐、旋转、腾跃,每一个动作都浸透血汗,每一次起伏都撕裂常规。
记者获悉,本次安徽代表队共有11个节目入围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有4个节目参加在武汉举行的现场汇演。其中,舞蹈作品《涅槃》被评为特等类节目,声乐作品《幸福花鼓》《江南“铜”谣》、器乐作品《秦川抒怀》被评为一等类节目,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山东
山东省残联选送的群舞《耕织声里听千年》,舞姿粗犷而深情,麦浪翻滚、霞光铺展,阡陌歌谣在天地间回荡,是对大地深沉之爱的无声颂歌。
记者从山东省残联获悉,山东代表队报送的16件作品中有6件入围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最终大型器乐合奏《盛世雅乐•宣平之章》被评为特等类节目,男声独唱《心之所向》、女声独唱《见旗如面》、二胡重奏《太极琴侠》、群舞《耕织声里听千年》被评为一等类节目,节目整体展现了齐鲁残疾人特殊艺术工作者在生命价值追寻与艺术表达上的卓越风采。
江西
江西省残联选送的弋阳腔《姹紫嫣红》,展现了“南戏活化石”的独特魅力。
记者从江西省残联获悉,江西代表队共有4个节目入围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分别为舞蹈作品《杜鹃红》、声乐作品《最好的未来》《唱支山歌给党听》、戏曲作品《姹紫嫣红》,均荣获一等类节目,在全国舞台上留下了难忘的江西印记。
福建
福建省残联选送的男女声合唱《山上的花》,呼吁关爱孤独症儿童。
记者获悉,本次福建代表队选送的声乐作品《山上的花》、器乐作品《黎明》被评为特等类节目,舞蹈作品《乒·搏》、戏曲作品《磨豆腐·买豆记》被评为一等类节目。
河南
河南省残联选送的群舞《母亲河流过我心上》,舞者们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将黄河的奔腾之势与土地的厚重底蕴完美交融。
记者获悉,河南代表队共有5个节目入围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其中,舞蹈作品《母亲河流过我心上》获特等类节目,声乐作品《世界赠予我的》《青藏高原》、舞蹈作品《不朽的旗帜》及戏曲作品《穆桂英挂帅》获一等类节目。
湖北
湖北省残联选送的群舞《凤凰》(史诗舞台剧《荆楚映象》选段),舞者们用舒展的舞姿诠释着浴火重生的力量,展现了荆楚文化的厚重,也传递出他们突破困境的勇气。
记者从湖北省残联获悉,此次汇演,湖北代表队选送的女声独唱《边境的小鸟》、民乐合奏《浣纱映日》、京剧《二进宫》选段、双人舞《羽翼下的晴空》喜获特等类节目,群舞《凤凰》(史诗舞台剧《荆楚映象》选段)、男声独唱《我爱你中国》、黄梅戏《龙女》选段《洞房》喜获一等类节目。
湖南
湖南省残联选送的中阮独奏《光韵流年》,由《世界赠予我的》与《追光》两首歌曲改编而成,以乐传情,讲述视障少年在黑暗中追寻光明、在音乐中实现自我成长的动人历程。
记者从湖南省残联了解到,此次湖南代表队选送的群舞《棕叶上的小世界》、混声无伴奏合唱《一根竹竿》、花鼓戏《我也能行》、大筒独奏《渔村夕照》、中阮独奏《光韵流年》入围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其中《我也能行》斩获特等类节目。
广东
广东省残联选送的群舞《送别》,以细腻的舞姿将公众带回民国时期,诠释着青年们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奋起抗争,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而呐喊拼搏。
记者从广东省残联获悉,此次汇演中,广东代表队共完成了6个高质量的舞台表演,表演类型涵盖声乐、器乐、舞蹈、戏曲四大门类,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奏响了激昂向上的旋律,舞出了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更演绎出广东特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充分展示了广东残疾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