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2025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舞剧《王阳明》作为开幕式演出亮相。乐声流转中,引领观众渐入王阳明的心学之境。
“音乐之美,乃是‘良知’在艺术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正如心学追求内在的觉悟与道德的提升,音乐亦是通过情感的表达,引导我们探寻内心的真实与纯净。”该剧编曲、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作曲吕亮表示。
舞剧《王阳明》以王阳明在贵州的“悟道”经历为主线,以“寻道”“悟道”“证道”3幕结构展开,讲述了他从人生低谷到顿悟心学的轨迹。而音乐作为叙事的重要载体,始终随着王阳明的心境变化而流转,将观众一步步带入阳明心学的世界,感受阳明心学思想的萌发与生长。
谈及创作的核心思路,吕亮着重提到了对“知行合一”思想的诠释。“‘知行合一’思想在音乐创作中也得到了很好诠释。知与行不可分离,真正的知,必须通过行动来体现。”他解释道,在音乐的世界里,通过音符传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这个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将创作的心意呈现于听众面前,亦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在音乐的创作与演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知’与‘行’的统一性。”
此次操刀《王阳明》的音乐创作,对吕亮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突破。“创作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将舞剧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糅合。”吕亮坦言,如何从音乐的角度来探讨阳明心学,让观众更为直观地领会其精髓,是他始终在琢磨的问题。“贵州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是宝贵的创作素材,但如何让这些元素与心学的哲思、舞剧音乐自然融合,而非生硬堆砌,考验着创作者的功力。 ”
为了更好地呈现王阳明的心境与思想,吕亮专程前往贵州,循着王阳明留下的足迹采风,修文县的阳明洞更是他驻足良久的地方。“在贵州,我了解了王阳明的一生,特别是他在此悟道的经历。看着他当年居住的环境,仿佛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吕亮说,这次采风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王阳明从困顿到超脱的精神历程,这些感悟也成为音乐创作的灵感。
在反复揣摩和思考中,吕亮逐渐捕捉到“空灵”这一核心主题。这一主题既契合王阳明龙场悟道时的精神状态,也成为贯穿全剧音乐的灵魂。
在具体创作中,吕亮尤其注重旋律的功能性与贯穿性。“旋律是最重要的,主题功能性的音乐可以演化出非常浓重的情感音乐,它会不停变化,但主线旋律一定要特别抓耳。”他介绍,空灵主题的旋律从剧目的一开始就会出现,贯穿全剧始终,“从一开始的铺陈,到每个章节的推进,再到最后的高潮,它都会出现,同时又能凸显每个章节的旋律性与独特性。”
同时,他大胆融合贵州民族音乐元素。在舞剧中,他将苗族的民歌唱法、酒歌、打击乐等与基底音乐结合,保留并提升加工当地元素;用箫演奏主题旋律,再与交响乐队及现代音色手法融合,创造出新的音乐概念,让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深度结合,既突出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又不脱离舞剧音乐本体,确保整体的连贯性。
吕亮期待,当观众在剧场中聆听这些旋律时,不仅能感受到音乐之美,更能触摸到王阳明心学中“致良知”的力量,完成一次心灵的对话与共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 赵相康 赵珊珊
编辑/王子琪 实习生 王文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