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速写”遇上AI时代,六位名家在广州畅谈艺术变革之道
创始人
2025-08-23 01:00:44
0

8月19日下午,“向美而行”系列讲座之“时代生活与速写——名家对话”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行。活动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广州人民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广州速写艺术研究中心承办,是“新活力广州——2025年全国速写作品展”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

对话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朱凡,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教授任惠中,重庆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春新,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原副所长王野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王永,广州速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戈等六位全国速写名家,围绕“速写在新时代的创新与挑战”展开深度交流。主持人由广州画院专职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李夏夏担任。

活动伊始,孙戈回顾了自2007年,广州举办速写作品展至今十八载的发展历程。他特别提到第四届展览走进中国文联展厅并举办学术研讨会,获得广泛认可。本届展览自启动以来共收到1336件投稿,经严格评审,最终入围作品水平之高令评委难以取舍。孙戈强调,速写是最接地气、最具个人温度的艺术形式,本届参展作品基本反映了当前全国速写创作的最高水准,同时也带出了关于速写当代发展的新思考。

在AI盛行、电子产品泛滥的当下,年轻人常用iPad等工具画画,速写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会成为画速写的最后一代人?朱凡指出,科技无法回避,但技术应成为“研究”创意的工具,手绘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两者可在不同赛道并行。任惠中不排斥科技辅助,却坚信源于切肤之感的“鲜活”速写最能记录感受、激发欲望。

张春新强调,科技只是共性工具,艺术贵在个性;速写乃“艺术中的诗歌”,其“取舍”之道正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精髓。王野翔对速写发展持乐观态度:技术只是工具,无法替代人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在AI时代,吸收交叉学科资源的速写将帮助艺术家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作品。

王永希望展览能唤醒更多人对速写的关注,特别是年轻人,让他们重新认识速写、加入速写队伍。他特别赞扬广州连续五届举办速写展的“速写情怀”,称其率先反思速写被淹没的困境,在潮流中回溯艺术本真,体现了广州“敢为人先”的另一重面貌。

值得期待的是,“新活力广州——2025年全国速写作品展”将于今年9月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办,届时将为公众呈现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南方+记者 杨逸

通讯员 黄伟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冯...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二百五十九):亲不亲,故乡人。 在北洋史上,黎元洪做总统的时候,就经常抱怨:“唉,...
原创 1...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这个曾经的全球超级大国,突然解体,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而在这历史性的瞬...
原创 扬... “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灵澈《句》 江苏扬州是一个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城市。关于古代扬州的历史...
原创 明... 金庸说过“明朝是中国历史最腐朽,最黑暗,最残暴的朝代”,尽管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
28张照片看世界:美国女人不惧... 01、苏联女演员阿尔弗约罗娃,1951年出生,毕业于苏联国家戏剧学院,年轻时是一个大美人。 02、...
原创 穷... 清代绢本灯画《胡四娘》中,胡家宅院内宾客云集,唯独四娘被排除在宴席之外。廊下丫鬟窃窃私语,讥讽其夫程...
原创 张... 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为了共同干一番大...
原创 1... 1949年,陈治平即将被枪决前的照片!陈志平这年51岁,他浅蓝色的正装,黑色的皮鞋,双手被两人捆绑在...
仙居下汤遗址入选“2024年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董旭明 通讯员 应芳露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揭晓了“2024年...
原创 清... 在近些年来,电视行业曾经拍了很多的清宫剧,这倒不是因为人们有多么怀念清朝,主要是因为清朝距离我们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