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美秋 热爱艺术 水到渠成
创始人
2025-08-21 21:31:06
0

郑美秋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重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北京城市山水画研究会理事。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展览中获奖,2009年《扎西德勒》《寻找香巴拉》《神系滇疆》三幅作品同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综合材料、壁画展览而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扎西德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专著《佳丽传神——中国工笔画解析 郑美秋卷》《郑美秋重彩作品精选》《盛世典藏 郑美秋作品集》等。

郑美秋出生在一个具有艺术氛围的家庭,又经由多位艺术教育者的引领,凭借热爱之心与观察之眼,不断思索、敏于感悟,在传统工笔重彩画技法和材料的现代性两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她的许多作品,特别是西藏题材的作品受到美术界的好评。新时期工笔画坛新秀辈出,郑美秋继传统而识变,她的艺术创作从传统中来,向生活走去。正如她所说:“艺术家是幸运的。我们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希望我的作品能经得起时间的注视和推敲。这是一个目标,我永远都走在路上。 ”

与艺术创作相伴

表达自如又自

郑美秋儿时便与艺术结缘。她的父亲喜欢读书,平日总爱写写书法,母亲则是心灵手巧,幼时的郑美秋身上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来自母亲的巧手。“儿时穿上妈妈做的那几件带着精美刺绣的连衣裙仍然是我最闪亮的人生记忆。”从小深受父母影响的她,在阅读和绘画中度过了童年。

1997年,郑美秋在沈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美术老师。“那时的我有个当艺术家的梦想,也在画面上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探索。”而最终,引领着她真正走上艺术创作道路的是她的老师蒋采苹先生,“从我拜中央美院教授蒋采苹先生为师起,我开始系统学习中国重彩画,蒋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后来,郑美秋在首都师范大学相继成为郭继英老师和孙志钧老师的学生,并取得了硕士学位。其间,她又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员,并调入专业创作单位任职,从此走上了专职画家的道路。

早期作品,郑美秋将目光聚焦在周遭,画了熟悉的人、物和风景等等。近十几年来,郑美秋每年都深入藏区采风写生,足迹遍布甘南藏区和青海、云南及四川藏区等。“当我第一次踏上藏区就被高原的浩瀚天地和风土人情吸引了,从而开始了藏地题材的创作。在我眼中藏地是厚重的、神秘的、纯净的,藏族人是庄严的、乐观的、坚定的、豪迈的、淳朴的、善良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把精神交给宗教,把身体交给劳动,剩下的事情就只有唱歌,跳舞,喝酒,谈恋爱……生活变得抒情化,艺术化了。

多次藏地行,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发生在2012年。当年,她随画家采风团队去西藏阿里地区采风,一行二十几人,七辆越野车,每天行驶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这里高寒缺氧、物资匮乏,时刻都是在挑战人类极限。“但当我们在沟壑纵横的不毛之地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停留时,望着一望无际的荒凉,仿佛人类从来都没来过一样。可是古格王国遗址就在阿里的札达县城象泉河旁,那里残存的建筑和精美的寺庙壁画都告诉我们这里曾是繁荣富庶的地方,至少几万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但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不能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这真让人感慨这世事无常,天地造化与沧海桑田。”

郑美秋对处于偏远高原藏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生活特点不断地寻觅思考,真情体验,她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其中,2009 年作品《扎西德勒》与《神系滇疆》《寻找香巴拉》同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壁画和综合材料画展。作品《扎西德勒》在2016 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美术馆是中国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这使得这幅作品被赋予了历史的意义。“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这是所有艺术家的梦想。”除了高原藏族人民的题材,郑美秋的创作从未停止。特殊时期不能远行,她就在家附近的消防队采风,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消防员生活的作品,也都入选了全国展览。

“中国画具有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寄托和审美意趣,好的艺术品就是国际通用语言。”这是郑美秋在多次带着作品出国交流中深刻体会出来的感受。她不仅在日本、韩国办展览深受欢迎并获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展出的作品也广受好评。她的作品《长城颂》(合作)被联合国总部收藏;与其他艺术家共同创作的《丝路绿洲》文创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12位获奖个人和一个获奖团体的国际友人,并入选《中国书画五洲行》国际巡展。为此,郑美秋获得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授予的“国际文化交流使者”称号。

当下,郑美秋感叹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有了解天地规律之后的理性与谦卑,也有看到人们沉浮于各自命运的无奈与悲悯。对于我将来的创作,我更倾向于画一些轻松的明快的题材,不想去追求宏大叙事,更在乎内心的安宁与平静。我想画画能如同写日记一样,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如又自由地表达就是我想要的。”

艺术要求异,而非趋同

郑美秋在创作中,始终用视觉语言来表现自我感受,描绘理性概括的综合印象。例如,在作品《澄明世界》中,她用绘画语言塑造了一个澄澈透明的、神圣的女性世界,画中四位身着盛装的端坐着的藏族女性,形象典雅端庄、神态美妙超然而又祥和。蒋采苹先生曾评价这种表现方法很有学术性、有个性有创造力,前人没有做过。

《澄明世界》100x200cm 纸本重彩 2009年

“在人物形象上,我尽量回避世俗化的情节性的东西,不去描绘人们正在牧羊挤奶、喝茶聊天或是洗衣做饭,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或坐或站的舒适的常态。这是为了和照相机的瞬间取景相区别,表现一个艺术家的眼光下,对这一地区自然与人文的综合印象。构图上,我会选择将人物形象放在画面中央,增加宗教感和庄严感。有时候会不厌其烦地描绘繁琐的盛装服饰或者做一个非常复杂的背景,甚至我会直接借用唐卡中的宗教形象,来表现藏地的文化样式和厚重感、仪式感。”

《扎西德勒》是郑美秋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郑美秋主要展现了三位身着盛装的藏族女性。作品构图上凸显了藏族女性的庄严感和崇高感。其中一个人面向观众,面带微笑,从容自信;两个背向观众,将服饰最华丽的背部展示出来,成为一道风景。

“为了既能突出主体,又能展示背向观众的盛装女子服饰鲜艳华丽,在画面的色彩关系以及余白部分的色彩处理上,我的确费了一番心思。此外,为了在形象塑造上追求平面化,人物的金银饰物是用金银箔贴出来的,面部和手是用水色仔细勾线渲染,人物服饰中的毛皮质感,采用几种颜色撞水的画法画的,是画面上较轻松活跃的部分,其他服饰部分完全是勾线平涂。”

《扎西德勒》180x97cm 纸本重彩2009年

矿物颜料和金箔银箔在郑美秋的西藏题材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她的作品《冥冥》《扎西德勒》《寻找香巴拉》《盛世和光》《山那边》《冈仁波齐》和《盛装》等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实际上,使用矿物颜料画画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天然矿物颜料可以千年不变色,古代壁画比如敦煌壁画和唐卡中就是如此。“矿物颜料的材质美是其他颜料所不能比的,它是矿物晶体粉末。比如珊瑚粉、水晶末、朱砂、云母、蛤粉、雄黄、雌黄、石绿(孔雀石)和石青(青金石、蓝铜矿)等。还有许多人工高温烧制的代矿物颜料,这些矿物颜料色彩沉稳又饱和,闪着宝石特有的光泽,增添了一种珠光宝气的华美,和金箔银箔一起,更是产生错彩镂金的视觉效果。矿物颜料经过严格分筛,产生了不同的粗细颗粒和色彩渐变,粗的矿物颜料可以画得很厚,可以‘沥粉堆金’,细的矿物颜料可以薄薄地反复多次地渲染。”

郑美秋绘画时并非一气呵成,而是经过方方面面的不断琢磨调整,以期达到心中的画面。2016年,郑美秋在青海玉树看了赛马节,“那是辽阔的草原上成千上万人的集体狂欢,节日内容丰富,持续好多天。我当时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有藏戏歌舞,体育比赛,有宗教仪式,有开幕式上放飞的鸽子、气球、烟火,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盛装美人。在众多的形象中,我选择了即将上场比赛的六个康巴汉子和六匹马来表现。”但是绘制过程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赛马节》这张画到2019年上半年才画完。“我在创作中从典型形象、构图安排、色彩搭配、绘画材料、绘画技法的选择上都是为了表达和表现我对藏区的情感服务的。”

艺术家在艺术中的探索,其实是一次次寻找自己的过程。郑美秋的艺术探索是一条独特的创作之路,她在传统工笔重彩画技法和材料的现代性两方面不断前行,正如郑美秋所说:“艺术的本质在于求异,而非趋同。”

Q-北京青年周刊

A-郑美秋

Q 当前,您在创作的时候希望作品最终能够呈现出怎样的情感?

A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表达人们内在的、普遍的、高层次的精神诉求,赞扬人性中美的、真诚的、善良的一面,能经得起长时间的注视和推敲。这是一个目标,我永远都走在路上。

Q 的确,艺术品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那么,优秀的作品有怎样的共性呢?

A不管时空如何变幻,人类的共性与共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在人类几千年的艺术史上,那些以爱为基础和出发点,展现人类最美好的精神境界和艺术水平的优秀视觉艺术作品,就是可以流传下来,穿越时空被我们现代人解读欣赏。

Q 对于年轻的艺术家,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A创作一幅好画,和创作一篇好文章的过程与要求大体上一致。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言之有物,在于作者用精准的文字表达了高超的思想。一幅好画也不是在画面上炫耀材料技法,而是通过视觉语言表达和表现了什么情感什么思想,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Q 如何才能做到引起观众共鸣呢?

A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身的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解读,甚至是完全相反。艺术家不但要深刻地认识人类精神情感上共性的东西,又要在视觉表达与表现上寻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这样才能创作出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又在视觉上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的好作品。

王雅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莞发现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将... 2025年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广...
李卫养了一个百万人规模的黑帮,... 雍正帝以严明吏治闻名,常被视为冷肃无情。但历史学家易中天认为,他刻薄而不寡恩,冷酷亦非无情。少有人知...
原创 构... 前言: 话说公元11世纪前,在遥远的欧洲,信仰伊斯兰教的狂热教徒与当时的拜占庭帝国一直处于紧张的交战...
原创 新... 1941年,重建后的新四军共有7个师,能够担任师长的都是身经百战、指战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建国后七位...
三国演义:以庞德为战力标杆,武...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给庞德的武功排个位置,接着根据他的战斗记录和描述,瞧瞧哪些大将的硬功夫比他...
原创 永... 引言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一项举世闻名的古代军事建筑物—— 长城 ,但许多人对长城的历史并不了解,还...
原创 胡... #头条首发大赛# 近期,网络上关于胡适的讨论日益增多,这是一种好兆头。 众所周知,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
原创 正... 岳飞:历史与传奇的交织 提起岳飞,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身披战甲、手持长枪,英勇善战、忠心报国的民...
原创 朱... 从始至今,贪官就没有办法能够解决,古人是如何对待贪官的呢?要说杀贪官最狠的当属朱元璋,身为草根出身的...
原创 1... 曾经有人做过一份问卷调查,如果有一个穿越的机会,你会选择穿越回中国哪个时代?据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