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质、青料、款识:成化青花瓷器鉴定三大核心依据!
玩收藏久了的朋友,多多少少都听过故事。某某人地摊上买了一件瓷器或者铜器,送到鉴宝节目免费鉴定,专家说是珍贵文物值几百几千万,然后送去拍卖一夜暴富了。这故事,听着都让人眼红。几千万哪,普通人不吃不喝工作几辈子才能赚得到!有了这几千万,啥问题都没有了。房子,车子,奢侈品,漂亮老婆,孩子教育,老人生病,你说这钱是不是好事?
其实真是喜欢收藏的朋友,玩了十年八年还在坚持收藏的,眼力多多少少是有的,对着照片不敢说,对着实物拿在手里,七八成还是能看出新老的。对于老玩家的看走眼,往往都是不敢认,把很值钱的高价值东西放跑了。而不是把新活当成老货来收。行家的捡漏,是卖家不懂这货的真实价值,把高档的收藏品当普货卖了。至于你买到那些老普残,本来就没有多大收藏价值。
所以,你要真想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哪天真正捡个大漏。其实信我一句话,你得靠自己。老林我把鉴定要诀全部告诉你,你还得听懂我说的什么意思。言语明白了,得上手实物,对照着才能真正搞明白。博物馆不能上手文物,就得去地摊和古玩店上手看,问题是那里真品少赝品多,就得不容易被人忽悠。遇到疑似真品的,价格不高得拿下来,因为你只有拥有它,你才能仔细研究。这玩意不是你的,你不能一宿一宿的看就是不给人问价吧?就算买回来是新的,研究透了,这学费就没白花。
所以我总是讲,你要真是喜欢收藏瓷器,并不是抱着投机态度想买进卖出的,你就关注老林,咱们交个朋友。水平高低,东西好坏不重要,有共同话题,有共同爱好,咱们这友,交得久!大家探讨,争论,学习,进步。别说什么为国藏宝,也别说什么砖家无能,跟咱们无关。自己喜欢了,买下来,玩了十年,让给后来的玩家,肯定比你当初拿这个钱去抽烟喝酒吃肉强。
谢谢你的耐心,看到这里,进入正题。说说成化青花瓷器鉴定。成化瓷器名动天下,一般来说到成化,很多人一联想到的就是成化的斗彩鸡缸杯。成化斗彩虽然有名,但还有一种青花文物,论精致程度更过于永乐宣德,存世数量也更为稀少。按照物以稀为贵,物以精为贵的收藏理论而言,应该市场价值更高于永乐宣德青花,但却名气不大,认知度极低。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成化青花瓷。明青花瓷,首重宣德,其次为永乐。成化青花改变了永宣时期浓墨重彩酣畅淋漓的用青方式,发色淡雅,宁静肃穆。虽然重要原因是因为苏麻离青进口料绝迹,但成化皇帝本人,已经从永乐宣德皇帝好大喜功的审美倾向转向文人化慎独,是有很大关系的。成化青花瓷器鉴定交易咨询下图 珠山老师。
如果说成化年间的斗彩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负盛名的瓷器品种,那么如果论工艺技术和艺术成就,成化年间的青花也在伯仲之间,甚至更为出色。成化青花以清丽淡雅、烂漫天真,与雄浑浓重的永宣青花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而成化瓷器一改永宣的大器为小器,其根本原因在于成化皇帝的个人喜好和文人化倾向。所以成化器物凡超过20厘米,厚重的一般都不是成化本朝真品。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几点我自身常用的一些鉴定方法!
1,胎釉
胎质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好,多薄胎,修胎规整,胎体普遍偏轻,有的近似于脱胎,半透明度很高,迎光透视胎体呈淡淡的肉红色,圈足较直。釉有两种,一种是白中泛青,另一种是洁白釉,前者居多,多数釉色呈淡淡的湖水青,釉面细润,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如脂似乳。釉中有密集的细小气泡,圈足的底部。轴面不平整往往有波浪状,个别盘子的底心下塌。典型明代特征,器物底部有釉底与砂底两种,小件器物多是釉底,有的细砂底盘子,底呈“糊米粑”状,人们习惯上称为成化“糊米底”,用手抚摸十分光滑。
2:青料
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笔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笔触,其青花发色浓重,有浓淡层次和黑褐色结晶斑,与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中晚期主要使用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色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
3:绘画技法
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 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着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4:火石红
现代做火石很容易,现代的仿品关于火石红早就攻克了,不过就是胎和釉都不要让它干,就到窑里面烧制,烧了以后,任何的胎和釉里面都会含铁,铁跑出来,在釉上面又跑不出去,只有在胎和釉交接的地方跑出来,形成一圈火石红。不过真的火石红是深浅不一致,粗细不一致,而现代仿的火石红深浅和粗细都是一致的。”
5:釉色
“三釉一色”。意思是说一个器物,比如说一个碗,碗里的釉和碗外的釉和碗底的釉是一种颜色的叫“三釉一色”。但如果三釉不一色的话,这件东西也可能是成化的。但如果是“三釉一色”就一定是成化的,在其他时代是没有的。
6:款识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