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在中国》新书分享会亮相上海书展
创始人
2025-08-16 17:37:28
0

8月13日晚,上海展览中心书香弥漫,由译林出版社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新书分享会在此举行。会议以图书为媒介,重温了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这一现象级文化事件的幕后故事,探讨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代意义。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编辑徐海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该书的出版价值:“这本书不仅完整记录了这场全球现象级的特展,更以详实的图文资料,将四年来的策展构思、实施过程、创作艰辛以及每一个精彩细节都生动地呈现给广大观众和全国读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在发言中表示:“《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一书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完整呈现了这场文化盛事的全貌。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鲜活的文字和大量首次公开的一手资料,生动还原了从国际谈判到展览落地的全过程。读者仿佛能够亲身参与到这场文明交流的盛事中,真切感受到文博工作者以专业精神搭建文明对话桥梁的使命担当。”

分享会现场披露的一组展览数据引发热烈反响:13个月展期、788件文物、500万美元借展费、7亿元总收入、超270万参观人次——这些数字勾勒出中国博物馆史上最成功的国际特展之一。书中首次公开的细节更让读者惊叹:2.4米高的美内普塔法老雕像如何跨越重洋;中国专家如何发现“绿脸棺”;395个日夜中,上海博物馆团队如何以“卷王”精神完成这场“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在对谈环节中,褚晓波馆长揭秘了展览背后的决策内幕:“500万美元借展费看似冒险,实则是基于‘大博物馆计划’的战略考量。我们要证明,中国观众值得世界顶级文化盛宴,而这样的文化投入必将创造多重价值回报。”他强调,此次特展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上海博物馆的综合实力和国际视野。

本书作者、新华社记者孙丽萍分享了创作心得:“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好奇和感动。好奇的地方在于,是什么让上海博物馆的这场文博大展,成为我们的时代最高光的部分之一,为什么所有人都奔赴它,超级大展怎样才能复制。感动则在于,我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上博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全力以赴’。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全力以赴,突破自己的极限,在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念跟热爱,还有职业的骄傲感的带领下,向一个方向突破自己的极限,不断突破,才造就了这样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迹。”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透露,该书从立项到出版仅用时7个月,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打造出一部内容翔实、品质卓越的出版物,对作者、上海博物馆的创作者以及出版社而言,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张遇说,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整个展览背后的精彩故事,更能真切感受到上博团队倾注的心血与热情。中国的博物馆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成为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力量,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见证。

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从学术视角评价此次展览:“一个好的展览不仅能呈现文物之美,更能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而今上博的埃及展让我们真正成为文明对话的参与者——通过精心策划的文物展示,既让中国观众深入理解古埃及文明,也向世界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软实力,更彰显了上海博物馆作为国际一流博物馆的策展实力与文化担当。”(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范瑞婷:方舟远去 遗泽后昆 人物名片 范瑞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记忆规划协调组副组长,《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访谈...
万里山河路丨在这里,我们竟然找...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法兴寺内宋代彩塑。 海报新闻记者 赵鹏程 山西长治报道 作者:冯宗本。这是一个普通...
原创 张... 综述 作为近代爱国名将,张学良的一生跌宕起伏,身为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被重点培养,作为蒋介石...
原创 5... “感谢,太感谢您了首长!我一定做出成绩,报答您的救命之恩!” 这个男人一下跪倒在陈赓面前,一把鼻涕一...
原创 道... 道光皇帝才是清朝灭亡的真凶,曾先后两次犯了决策性错误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清朝的衰落犹如一场缓慢...
原创 隋... 隋炀帝墓中,出土一“土疙瘩”,专家研究863天后惊艳众人 导语:中国文化深厚,对于很多人来说,历史距...
山洞古墓挖出秦简,陈胜吴广真实... 我们自幼在课本中获得这样一个知识点: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大修长城、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天下苦秦已久,陈...
原创 回... 1949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自然灾害和常年征战,朝鲜境内兵力严重不足,仅剩的5个师缺乏作战经验,不...
原创 陈... 1995年年底,粟裕机要秘书徐玉田在阅读完陈士榘回忆录中的序文部分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徐玉田带着...
东西问|马麟:历经六百载,南京... 中新社南京12月18日电 题:历经六百载,南京明城墙何以联通东西? ——专访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