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者面对面”冯俊教授专场暨《哲学源于对话》新书研讨会在京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实学研究会等联合主办。
新书研讨会现场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表示,《哲学源于对话》这部随笔集围绕“哲学源于对话”这一根本命题,清晰阐明了对话作为哲学本质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构建起对话哲学的理论体系,是一部在中西马对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力作。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叶军介绍,《哲学源于对话》全书共分5大板块,包含36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连缀织就成一本珍贵、鲜活的学术档案。书中既有学理、哲理与情感,又有高度、深度与温度,不仅展现了一位学者深刻的学术哲思,更传递出一位学者对学术、事业和生活的饱满热情。
《哲学源于对话》作者冯俊作题为“中、西、马哲学对话”的主旨演讲。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作为不同的二级学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当今中国哲学界学科发展特有的学术生态。三者间的对话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哲学界产生的一种特殊学术现象。我们应在融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李红认为,《哲学源于对话》全书彰显了一个重要观点:哲学的本质是对话,当代哲学建构需要对话精神,包括与哲学史上经典哲学家的对话、与社会实践的对话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对话精神强调思想资源的会通与创新,强调哲学要深入现实问题和社会现实。在当代哲学发展中提出对话精神尤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彭永捷认为,《哲学源于对话》书名直接道出了哲学的本性。对话的目的在于探寻事物的本性,追求真理、美德和正义。从反思的角度看,这本著作体现了哲学自身的本性——怀疑、否定、超越,不断反思和质疑已有的前提、结论、话语、思维和范式。
在互动交流阶段,冯俊与读者代表就他们关心的问题作探讨交流。(来源:中国实学研究会)
下一篇:新书推介|莫砺锋:《白居易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