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撞飞”卡车:一场充满铜臭味的行为艺术?丨壹观察
创始人
2025-08-05 20:31:00
0

理想i8的“卡车对撞”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近日,理想汽车在其新品理想i8发布会上,播放了一段引人关注的碰撞安全测试视频。一辆理想i8与一辆卡车正面对撞,结果重达约8吨的卡车被撞到“四轮离地”,驾驶室与货箱分离倾覆,而理想i8车身结构看上去无明显结构性变形。

这一画面显然不符合大众的常识,也让测试本身的专业性与公平性受到质疑。随后有网友发现,测试所用卡车为东风旗下“乘龙卡车”,并有网友直接“冲进”乘龙卡车社交媒体评论区,质疑该公司产品安全性。很快,该公司也发表声明表达了不满。

8 月 3 日晚,理想汽车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先后发布公告回应。然而,从公开信息看,这些回应并未完全解除外界疑问。

回应避重就轻,核心疑点仍未解答

从双方回应与发布会视频可见,若干关键问题仍待厘清。

有关卡车车头是否正确锁止这一问题,双方均未回应。视频中可见,卡车驾驶室几乎在碰撞瞬间即剧烈前倾并与底盘分离。就常见设计而言,卡车驾驶室多为可翻转结构以便于维修,行驶状态下通常由锁止机构可靠锁止,避免在事故中自发翻转。

除非为极端工况(例如重货侵入、结构性失效),一般不会在正面碰撞的第一时间出现驾驶室与车架的明显分离。当前,理想与中国汽研的对外回应均未明确披露锁止机构的状态及验证方法,这一关键点既关系到乘龙品牌的声誉,更直接影响测试的解释框架与结果公允性。

在驾驶室未有效锁止的前提下,卡车驾驶室可相对车架发生前翻,碰撞接触面迅速由近水平变为向下倾斜。此时理想i8对卡车的作用力不再纯粹沿车辆纵向,而是分解为水平分量与向上分量;且该合力的作用线往往高于卡车整车的质心高度。

由此产生的力矩满足近似关系 τ ≈ F·h(F为接触合力、h为作用线相对质心的高度臂),从侧面观察表现为逆时针旋转趋势:卡车前桥快速卸载、法向力下降、摩擦力随之减小,整车更容易获得向上的竖直动量与角速度,令8吨的卡车腾空也并不稀奇。

从能量与动量分配看,未锁止的车头相当于在碰撞体系中多了一个自由度,部分本应通过双车吸能构件耗散的动能,被转化为卡车的转动能与重力势能,这会降低等效纵向刚度与峰值减速度,减轻碰撞的强度。

因此,单纯从力学角度推论,车头是否正确锁止,不仅影响“视觉效果”,更是影响本次测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同时,从双方回应来看,在碰撞速度上也不太“寻常”。通常来说,国际及国内的新车碰撞测试很少进行乘用车与重卡正面相撞,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权威标准,但若类比C-NCAP等机构的乘用车对撞测试,一般设定双方车辆各以50 km/h速度对冲。

此次理想i8与卡车对撞,据理想官方介绍相对速度同样约为100 km/h,但速度分配并非对等,而是理想i8约60 km/h、卡车约40 km/h。从物理角度上来看,这种碰撞总动能总量虽然相当——也就是对结果上影响并不大,但对“视觉效果”有所影响。

通常来说,两车相同速度下,8吨卡车在碰撞质量低数倍的乘用车后,乘用车会在碰撞后向相反方向“弹开”。但在理想i8速度更快的情况下,会携带更多撞击后残余动量,从而在碰撞后不会后退太多。

这种碰撞总动能总量虽然相当,但动量分布有所不同。质量悬殊的双方中,速度更快的一方会携带更多撞击后残余动量,从而在碰撞后将另一方推离原位,造成更夸张的视觉效果。

此外,此次测试所用卡车是一辆采购的二手车,虽然官方称其仅作为移动壁障,但由于二手车的状态并不明确,作为专业机构的一次测试来说显得并不严谨。

更为关键的是,在测试视频中卡车品牌LOGO未作遮挡,在发布会现场播放的视频中,通过卡车方向盘上的LOGO清晰可见,也造成了当时不少网友便冲进乘龙卡车的社交媒体账号,质疑其产品安全性,导致乘龙卡车品牌直接卷入舆论旋涡。

而在双方的回应中,均未看到对于声誉受损的乘龙卡车的歉意。

被质疑的不止理想,还有中国汽研

此次事件让执行方中国汽研成为关注焦点。从简称来看,中国汽研与中汽研、中汽中心事实上均为不同单位。中国汽研是一家由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目前其第一大股东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简称“中国中检”)。

也就是说,中国汽研虽为央企背景,但公司本质上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

据其公开财报数据,2024年,中国汽研实现营业收入约46.97亿元,同比增长14.65%;归母净利润9.08亿元,同比增长8.56%。其中,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7.82%,毛利率约48%。也就是说,车辆测试、认证、研发等技术服务是中国汽研的主营业务和利润支柱。

2023年,中国汽研启动了名为“SUPER CRASH超级试验”的极限事故模拟平台,不少车型均参与了该测试中的卡车挑战。国内其他机构也有类似的商业测试项目。这类项目常以极端场景吸引关注,并由第三方出具结果,为车企宣传提供“第三方背书”。这些测试,如今已经成了不少发布会上,对汽车安全宣传的“固定环节”。

在市场化导向下,“测什么、怎么测”往往带有“定制色彩”。企业提出诉求与预算,机构据此设计方案与工况。其合理性在于满足企业验证与传播的需求,但风险在于,若缺乏统一标准与透明披露,测试将难以具备横向可比性与外部公信力。

这也令人联想到财务审计行业出现的老问题。审计公司由被审计企业付费,可能滋生利益冲突甚至造假风险。在审计领域,还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和独立准则约束,而对于这类汽车安全测试来说,由于本身就不是强制性测试或标准测试,因此只要一句“模拟真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便能击退一切质疑。

在这种环境下,测试本身还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令人心生疑问。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第三方测试机构想要生存发展,少不了一套有效的商业模式,而车企需要有人验证自身安全性,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也合情合理。为了迎合宣传,那些“花样”测试也有存在的市场价值。

但从测试本身来看,该遵守的底线与严谨性也必不可少。回到理想i8碰撞事件来看,关于驾驶室锁止状态、二手车车辆状态等关键问题,在回应中均未得到足够清晰的解答,而未遮盖他品牌标识、将8吨卡车归为“重卡”(实际为中卡)等细节也暴露了流程控制的松散。无疑,种种行为必将伤害到测试机构的公信力。

写在最后:

在常规的安全演示中,卡车品牌多被当作“绿叶”出现。只要不出现品牌信息、不对其产品形成直接负面营销,考虑到彼此并无直接竞争关系,卡车企业通常也不会主动介入。

此次乘龙卡车被动“出镜”并陷入争议,反而加速了事件发酵,也让公众与行业清晰地看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安全测试与宣传之间,存在着模糊的边界并缺乏规范。

而普遍强调“单次测试只是对某一可遇场景的模拟”,也同样存在问题。若沿此逻辑推演,也意味着测试结论的只针对该测试有效,当变量发生改变,结果还是可能发生偏移。但从现实来看,极端场景没有上限,甚至通过巧妙地设计,还能营造出更加惊险与震撼的场景。

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全测试更容易变成一场“安全秀”,而不是对主流、高发、可复现、与真实事故分布相匹配的安全能力进行验证。

把注意力从“极限画面”转回到“可验证的常态安全”,以公开、可复核的数据和可复现试验来建立信任,这才是长期主义的安全承诺,也是走出争议的唯一可靠路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汉朝飞将军李广,怎么成了这些胡... 全文共3058字 | 阅读需7分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李广...
首次向公众开放明十三陵永陵、思...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元... 前言 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分崩离析。这就是元朝的命运。从1271年建立到...
朱襄氏:炎帝的别名,又被称为“... 朱襄氏是燧人氏风姓后裔的一个重要支脉,也是大伏羲氏的一个较大的部落,其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今河南南阳市...
原创 阿... 阿里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五位哈里发,也是最后一位正统哈里发。在他之前,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产生方式为贵族协...
原创 董... 文 / 子玉 人的认知、能力和行为应该随着地位的上升而不断提高,如果停止更新,那么,突然涌来的名利对...
原创 美... 你知道美国现在有多少中国人吗?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移民美国的中国人远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数...
原创 按... 副标题:一场辛酉政变,彻底将中国近代史推向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
始建于明代的大慧寺将于近期启动...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12月13日,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举办大慧寺文化遗产焕活研讨会,记者从海淀区获悉,大...
原创 如...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提问者将必然性和偶然性浑为了一坛,认为如果这个词可以对一个君王任意使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