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降雨没有预报的那么大?气象专家:宁可防空,也不能破防
创始人
2025-08-05 16:00:44
0

很多北京市民早上起来,发现雨没有昨天预报里的那么大。8月4日13时至5日7时全市平均降水量25.6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密云上甸子182.8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平谷挂甲峪,8月5日4时-5时降水66.5毫米,目前强降雨云团已移出北京。全市平均25.6毫米降水确实与预报有一定差距,但密云个别点位的降水量仍然达到了大暴雨级别。

为什么暴雨雨量预报会有这么大的偏差?据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在微博中介绍,此次降雨的成因主要是暖区对流,这样性质的降雨,往往时空分布不均,难以把握。但对于重大天气,宁可小题大做,也不能心存侥幸;宁可防空,也不能破防。

降雨的形成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水汽和动力抬升。水气条件的预报有迹可循,气象工作者可以通过卫星云图等资料模拟计算出水汽的含量和运行轨迹。但动力抬升的预报就十分困难了,尤其是在汛期,在能量还有水汽等各种条件都到位的条件下,一个小小的动力抬升就可以形成一场暴雨。

比如说暖区降雨是由近地面潮湿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降雨,但是空气受热是不均匀的,降雨的时间和地点就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雨落下来之后,地面温度下降,空气上升能力又会受到影响,所以这种雨一般都是来去匆匆,随机性偶然性都特别大。

而相比暖区降雨的不确定性,锋面降雨的预测相对更容易。它是由冷暖空气相遇,暖湿空气整体被抬升形成的。这种大尺度稳定性的降雨时间长范围广,预报起来更像做一道计算题,大概率是不会算错的。而汛期降水很多时候都是暖区降雨和锋面降雨相继出现,所以预报难度非常大。

尽管暴雨预测没办法十分准确,但对于灾害的防御开不得玩笑。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正不断地增加,每一次气象预警的发布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希望大家能给天气预报更大的宽容和信任,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保护好自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唐太宗和康熙都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被冠以“明君”头衔的皇帝,能够被后世视作明君这绝非易事,毕竟历史上当皇...
原创 妲... 前言: 相信大家在小的时候,肯定看过一部叫作《哪咤传奇》的动画作品,当时哪吒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原创 刘...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考古发现如同一扇扇神秘的门扉,缓缓开启着尘封的岁月。满城汉墓,便是这样一处令...
原创 1... 1969年,原本计划派4路大军入侵我国的苏联,最后为什么不敢打了呢?点关注不迷路,方便查看往期精彩文...
原创 多... 相比较于刘备、曹操,孙权的存在感是要低很多。在三足鼎立的乱世之中,不管孙权倒向哪一方,都会对另一方造...
原创 故... 相信不管是五一还是十一这种假期,很多出去旅游的人都会选择去北京游玩,这不光光是因为北京是现在的首都,...
原创 朝... 朝鲜战争胜利,消息传到功德林,此人转变非常大,后被第一批特赦 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
原创 中... 1946年6月,蒋军调动11个军26个师和湖北、河南保安团,共38万人,将中原军区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
原创 叶... 叶升是明朝开国功臣,出生在庐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合肥。当元末大起义爆发之后,同为庐州人的左君弼聚众数...
原创 只... 本文共3016字,阅读时长大约10分钟 前言 在古代,许多皇帝都是爱美之徒,他们喜欢用奢华的珠宝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