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出门,都必须带着雨伞。
在福州生活多年,早已摸清了天气的脾性。
七八月份,是台风大驾光临的季节,风雨大作时,接连不断的雨点织成帘幕,在风的驱使下,平等地冲刷这每个角落。
没有台风的日子,白天常是烈日晴空,唱着白脸,但傍晚却又瞬间翻出黑脸,毫无征兆地下起雨来。
日间赤裸裸地经受过炙烤的柏油路,被大雨一浇,又将积蓄的热气尽数返还给地面上的人们。
整座城市就这样蒸起桑拿,空气又湿又闷,粘腻不堪。
昨晚在茶室拆了一袋梅干,一时疏忽,密封袋口没有捏紧,今早一看,已经变成湿润润的梅子蜜饯了。
雨季的湿气,就是这般无孔不入,见缝就钻。
这种时候,存茶更要分外注意,稍不留神,茶叶就可能步了梅干的后尘。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台风天存茶,最好筑起下面四道防线。
《2》
第一道防线:三层包装,密封与避光很重要。
对付台风天的高温高湿,首先要为茶叶做好密封和避光,这是基础要求。
台风天存茶,最大的敌人就是无处不在的水汽。
偏偏茶叶又是吸附性很强的东西,一旦接触到湿润的空气,内部就容易被水汽填满。
水汽入侵茶叶,轻则香气减弱,重则发霉变质,整箱茶叶都废掉。
因此,无论何时,密封都是茶叶储存的关键。
要隔绝湿气,普通的茶叶罐、塑料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用三层包装法。
用食品级铝袋、食品级塑料袋,以及五层的瓦楞纸箱,将茶叶层层密封,既能有效隔开水汽与茶叶,还能隔绝一定的光线。
为什么连光线也要隔绝?虽说台风天多阴雨,但茶友们可别忘了,正值夏季,天气晴朗时,阳光依旧强烈。
强烈的光线照射在茶叶上,会大大加快茶叶内部的氧化反应,茶叶内部的物质会迅速分解、散失。
光线带来的温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茶叶品质。
时间一长,茶香就淡了,茶味就薄了,干茶的颜色也变得暗淡无光。
所以,夏天存茶,茶叶一定要放在避光的地方,尽量避开窗边、阳台这类光线强的地方。
《3》
第二道防线:隔墙离地,外部环境不能随便。
为茶叶穿上三层包装后,还得给它找个安稳的去处。
地下室、卫生间、厨房等等,通常是家里湿度最高,也最容易产生异味的地方。
近朱者赤,茶叶显然不适合存放在这些地方。
三层包装法虽然严密,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存茶风险依旧很高。
干燥、通风、无异味的房间,才是存茶的首选。
此处的无异味,要求没有任何特殊气味,香水、樟脑丸之类的味道也不能出现。
在合适的房间中,要将茶叶隔墙离地存放,茶叶与墙面、地面的间隔距离最少10厘米。
即便在相对干燥的房间,墙壁和地面也是容易聚集湿气的地方,空气湿度增大时,水汽会重点聚集在这两处。
如果贴墙贴地存放茶箱,纸箱吸收水汽后,很有可能发霉、损坏、生出异味,甚至影响到内部茶叶。
故而,存放茶箱时,与墙面、地面保持一定距离,也是对茶叶的一种保护。
另外,潮湿天气存茶,记得关好房间门窗,以防外界湿气进入室内。
《4》
第三道防线:提前分装,非必要不开箱。
已经包装好的茶叶,在台风天、回南天这类极端潮湿的天气,就不要轻易开箱了。
打开外层纸箱,甚至内层的铝袋,空气进入茶箱的一瞬间,外部的空气便会裹挟着水汽疯狂涌入茶箱内部。
即便只是开箱看一眼,无孔不入的潮湿空气都能轻易将干燥的内部环境摧毁。
开箱后再密封,还会将这些湿气锁在箱内,严重影响茶叶的陈化。
满足台风天的喝茶需求,除了开箱取茶外,还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提前分装。
气密性好的小铁罐套上两层塑料袋,或是厚实的食品级密封袋,就是短期存茶不错的选择。
这样存茶,在做好密封的前提下,能存一两个月。
这个时间段内,就不用再开大箱取茶了。
提前分装茶叶,既能随时喝到茶,日常取用方便,又不用频繁开箱,一举多得。
《5》
第四道防线:适当抽湿,茶叶品质有保障。
对于南方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州这样台风频繁、湿度常年偏高的地方,光靠前面三道防线可能还不够。
这时候,可以适当借助专业工具的帮助。
如果条件允许,家里存茶量又比较大的,添置一台抽湿机更安心。
在存茶的房间开启抽湿机,空气中的水汽会直接被抽走,高效地降低室内湿度,台风天开启,效果更显著。
待在开了抽湿机的房间里,身体也感觉轻松不少。
如果暂时没有条件添置抽湿机,家用空调的抽湿/除湿模式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虽然它的效果可能没有抽湿机那么显著,但在潮湿严重时,也是不错的替代方案。
《6》
八月初,台风没有要退去的意思。
在家存了茶的茶友,仍需多加注意。
不过,存茶本就需要恒久的细心与耐心,即便没有台风天和梅雨季,细节也不能忽视。
村姑陈存茶的仓库,一年365天,无论晴雨寒暑,抽湿机和空调都开着。
恒温恒湿的环境,才有利于白茶的陈化。
年复一年的守候,才能成就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